慢性心衰患者心脏超声诊断参数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患者心脏超声诊断参数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30例心功能正常的人作为对照组。
通过超声诊断来观察两组的参数情况。
结果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衰超声指数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且心衰超声指数值随着纽约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NP与左室射血分数、D/S、左房内径和瓣膜反流有线性回归关系。
结论心脏超声检查能够客观、全面及量化评价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慢性心衰患者;心脏超声诊断;参数;价值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危重证,是由于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而使得左心室充盈和射血分数降低导致的疾病。
较为常见的原因是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型心肌病。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各种心脏病的发生率均有所增高,尤其是慢性心力衰竭-各种心脏病的终末阶段的发病率急剧增加。
而且这种疾病是一种进行性疾病,一旦开始,即使心肌没有发现新的损害,仍会不断的发展[1-2]。
因此对此病能够准确诊断极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对慢性心衰患者的诊断及评价心脏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有许多的方法,本次研究采用超声心动图的检查指标、B型利钠肽(BNP)指标和心功能分级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30例心功能正常的人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男50例,女30例;年龄51~88岁,平均年龄(67.9±14.7)岁;基础心脏病:高血压36例,冠心病20例,扩张型心肌病14例,肥厚性心肌病10例;纽约心功能分级:Ⅰ级10例,Ⅱ级16例,Ⅲ级34例,Ⅳ级20例。
以上有症状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表现;静息时有心功能不正常的客观的证据。
(欧洲心脏病学会提出的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
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5~89岁,平均年龄(64.9±16.4)岁。
以上所有患者均无其他重要脏器的严重疾病,对本次研究都知情同意,且签有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在患者入院24 h内进行各项检查。
首先利用PhilipsIE33型超声仪,S5-1经胸探头,融合频率2-4兆赫兹在标准胸骨旁长轴切面测量心脏。
以上所有的超声心动图测量均由专人操作,且重复测量三次,取其均值。
同时记录各个测量指标以便比较。
其次,在患者入院后第2日早晨,静息状态下空腹抽取全血3 mL来检测血浆BNP,同时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医师依据患者的情况作出合适的纽约心功能分级。
将以上的信息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从而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正态资料应用Spearman 法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非正态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衰超声指数值和纽约心功能分级的关系
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衰超声指数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且心衰超声指数值随着纽约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
相关分析表明他们之间呈正相关(r=0.78,P<0.05)。
2.2 超声参数与BNP的关系
左室射血分数、D/S、肺动脉压力、左房内径和瓣膜反流与BNP的水平相关性较大。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NP与左室射血分数、D/S、左房内径和瓣膜反流有线性回归关系。
3 讨论
心脏超声是现阶段一种能够全面提供心脏功能和运行情况的检查手段,其可对心脏各个瓣膜的开关情况、心脏收缩和舒张情况、心脏的射血情况等提供详细的信息,同时能够之间观看心脏运动的图像。
通过这种方法来进行冠心病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血浆BNP[3]和纽约心功能分级虽然在临床上常用来判断心功能,但是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他们特异性较差,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且价格较为贵,给家庭困难的患者会带来经济上的负担。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超聲参数和纽约心功能分级以及BNP指标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其诊断价值。
我们研究发现,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衰超声指数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且心衰超声指数值随着纽约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增加。
相关分析表明他们之间呈正相关,(r=0.78,P<0.05)。
左室射血分数、D/S、肺动脉压力、左房内径和瓣膜反流与BNP的水平相关性较大。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NP与左室射血分数、D/S、左房内径和瓣膜反流有线性回归关系。
这可知心脏超声参数与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有一定的联系。
同时超声心动图检查成本低,简单、安全且快捷有效,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可以使医生准确了解患者心脏的情况,做出最恰当的治疗[4]。
综上所述,心脏超声检查能够客观、全面及量化评价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脏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沈安娜,杜智勇,王鹏,等.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生物能量消耗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3):209-214.
[2] 李霞,陈欣,薛金红.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利钠肽水平变化的研究[J].天津医药,2011,39(5):465-466.
[3] 赵庆彦,于胜波,崔红营,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心房颤动发生的关系及预测价值[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2,16(3):201-205.
[4] 洪冰,王连环,林祥灿.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3,53(32):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