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方案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方案

1.工程概况1.1项目背景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项目于2007年1月31日开工,于2009年11月3日竣工,总工期1007天。

主塔楼地上103层,地下4层,建成时是华南地区第一高楼(现华南第一高楼为深圳京基金融中心)。

整个项目包括有3.5万平方米的商业、7万多平方米的酒店、5万多平方米的公寓和18万平方米的写字楼。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集办公、酒店、休闲娱乐为一体,矗立在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建成后将成为展示广州城市新形象的地标建筑。

建筑依中轴线而生,临珠江而立。

耗资60亿,楼高103层,身长440米,钢网交织,水晶加身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它鹤立于CBD 最核心的商务区。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设计方案,是经由广州市城市规划局于2004年组织的国际邀请竞赛征集的12个方案中选出的,其设计意念为“通透水晶”。

建筑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外筒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内筒的结构体系,在世界超高层建筑中是唯一的一例。

这座名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大厦,人们更愿意唤它的昵称“西塔”。

没有人怀疑它将是广州最新鲜的地标。

她修长而通透的水晶之身将为广州这座有2200年历史的岭南老城嵌入更多时尚的元素。

她不光是这个城市里夺目的风景,她还是被寄予了整个城市金融业希望的图腾。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一出生就风华正茂。

她甚至还没出生,就被幻想溢满。

她安静地立在广州中轴线的旁边,以其通透而修长名动四方。

它代表着广州城市的发展,设计要表达的是发展与进化的空间概念。

从南粤文化到现在的岭南文化,设计用生物细胞进化的方式诠释城市的进化,融入室内设计并贯穿其中。

优化空间和充分展示建筑美学是该设计的特点之一;打破传统的以筒灯为主的照明系统,尽量采用先进的照明光源与灯具是特点之二;以生物进化及细胞分裂为主题元素是设计特点之三;以三年后的设计思维坐未来的设计是该设计的特点之四1.2项目介绍主塔1-66层将建成符合国际领先标准的超甲级写字楼,超高水准的硬件设施将为入驻客户提供豪华、高效、安全、舒适、环保的办公环境。

首层挑空13.5米的写字楼大堂,超3米楼层净高实现开阔优化的空间格局及设计。

高速大容量的特色双轿厢穿梭电梯及高端品牌高速电梯组合,环保的双银LOW-E中空玻璃幕墙、领先光纤网络,智能化管理系统,三回路供电,双冷源供冷,充足的鲜风量,将确立国际化办公的新标准。

创新巨型斜交网格支撑体系和筒中筒结构体系,可确保建筑的安全。

1.3总体介绍建筑是人们用于记忆城市的主要元素,在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建起来前,作为广州中央商务区的珠江新城一直缺乏焦点。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已经矗立在珠江新城的宝瓶广场旁边,在广州城市天际线上勾勒出细长璀璨的水晶体造型。

这座曾经被简称为“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的超高层标志性建筑将承托起广州顶级国际商务交流和核心城市形象展示的平台。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占地面积约3.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楼高432米,加上直升机停机坪总高度达到440米,已经跻身全球十大顶尖超高层建筑之列,建成后将取代中信大厦成为广州最高的写字楼。

站在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脚下向上仰望,巨大的水晶体直插云霄,多达30根钢筋混凝土圆筒环绕在塔身四周,每根圆筒直径达1.8米,向上斜交搭建,编织出楼宇整齐的筋骨。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位于珠江新城的核心金融商务区,处于城市新中轴线上,项目东临珠江大道,西靠华夏路,南接华就路,北望花城大道,周边五星级酒店与高档写字楼林立,与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大剧院、广州图书馆和广州市第二少年宫构成珠江新城5大标志性建筑。

其独特的区域高度及功能组合成为广州城市一个最具魅力、最具商务能量的标志性建筑,为广州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1.4建设历史2003年1月22日,规划建双子塔2003年公布的《珠江新城规划检讨》将这对超高双子塔的位置从北面移至南面珠江边。

据说,这样的调整是为了呈现建筑天际线的一种韵律美,从中信大厦到天河体育中心,再到双子塔超高层建筑,新中轴线将呈现出一种波浪起伏的恢弘气势。

2004年11月9日,选中“通透水晶”方案。

参与双子塔竞标的设计方案一共有12种,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有精彩创意。

经过多轮评选和市民投票,英国威尔森•艾尔建筑师事务所的“通透水晶”方案最终胜出。

2005年9月20日,城建地产中标。

2005年的一场土地出让吸引了众人目光。

富力、恒大、城建、新世界、新鸿基和上海长峰六家地产巨头参与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竞逐,最终越秀投资和城建地产以总价10亿元,楼面地价2856元/平方米的报价将该地收入囊中。

2007年6月6日,广州IFC地上工程正式动工2007年6月6日,广州标志性建筑、中国内地第二“超高层地标”———珠江新城广州IFC项目地下室工程完工暨上部工程开工。

由此,103层的“水晶楼体将在人们的注视中一天天成长。

项目总工期预计为1007个日历天,实现了“两天一层”的世界新速度。

2008年12月31日,广州IFC顺利封顶。

2008年5月29日安装第一块玻璃幕墙。

为了实现通透水晶造型,1万多块隐框玻璃幕墙为主塔穿上了精致的外衣。

2008年12月31日珠江新城广州IFC顺利封顶,广州市长张广宁在这一天乘坐工程电梯历时7分半登临广州IFC楼顶,他亲自为广州IFC最后灌装的混凝土挥动铁铲。

全部施工计划耗时1007天,预计将于2010年竣工投入使用。

2012年9月26日,广州IFC全面开业。

2.建筑简介2.1楼层介绍·主塔楼1—65层为智能化超甲级写字楼· 69—100层为白金五星级酒店(四季酒店),设388间客房· 12、13、30、31、48、49、66、67、68、81层为避难层或设备层· 101—103层为设备及观光层·屋顶设直升机平台酒店式公寓分为南北两翼,设于裙楼上部7—28层,共286户,建筑高度99.4m。

裙楼地上5层,北侧设超高档商场(国际名牌旗舰店),南侧为多功能会议展览厅。

裙楼完成面标高25.0m,结构标高24.0m。

地下室4层,除地下一层北侧有一部分商业用房及大型餐厅外,其余为设备机房和地下停车库,停车位1747个。

2.2功能介绍广州国金中心主塔楼三分之二的楼层(1-66层),将建成符合国际领先标准的超甲级写字楼,是为全球知名企业打造的全球企业总部。

首层为挑空13.5米的写字楼大堂,现代高雅,大堂的视像媒体每天同步直播国际最新动向,最新资讯即时全面接收。

净高超过3米的办公楼层空间,媲美世界顶尖写字楼。

在物业管理方面,广州城建地产与世邦魏理仕签订了国际金融中心写字楼首席租赁代理合同。

世邦魏理仕是全球最大商业地产服务公司,也是世界500强中唯一的物业管理公司。

写字楼部分招租情况良好,项目超甲级。

自2009年8月正式启动全球招商以来,第一期面积已被预租一空,租出面积现超过3万平方米,数十家全球知名企业包括500强企业已进驻其中,现已推出第二期单元。

项目于2010年10月15日进入试运营阶段以来后,前来参观咨询的企业更是络绎不绝。

楼高432米的广州国际金融中心,是独具特色的世界顶尖综合商务体,包括超甲级写字楼外、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式服务公寓、超豪华五星级酒店、高档商场、高级餐厅、地下停车库等。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国金中心项目裙楼近5.3万平方米的商业部分已引进广州友谊百货在沿袭广州友谊商店高端百货定位的基础上提升档次,致力打造广州最高端的友谊品牌,以国际顶尖品牌为核心,国际一二线品牌为主力,着力打造一个代表广州、代表华南地区消费水平和文化品位的商场,辐射、影响珠江新城CBD高端商务需求。

而香港兰桂坊集团将领衔运营珠江新城核心区中央广场及地下空间项目。

这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地下空间立体开发项目之一,拟打造成集百货零售、文体休闲、餐饮等商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级、园林式和景区式购物中心。

花城广场成写字楼“后花园”而站立在广州国金中心之上,让人感觉最为震撼的则是其景观。

因为是独特的筒中筒建筑结构,项目的景观可谓是270度环绕无敌景观。

在示范单位,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东、南两面的景观。

而在项目的南面,是电视塔,紧邻项目东面的是已建成的中轴线广场——花城广场,而花城广场再往东,则是东塔地块。

把视线再往外看去,珠江新城CBD的一系列景观尽收眼底,五大标志性建筑以及众多高低不同建筑物的城市景观。

这里有几百亿元甚至更多的市政投入,也是广州至贵的城市景观。

此处值得大书特书的是总规划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的“花城广场”,可被视为广州国金中心的“后花园”。

花城广场位于城市新中轴线珠江新城核心节点,此前也被称为新中轴线广场,被誉为广州的“城市客厅”,是广州一次性建成规模至大的综合性地下空间开发项目,相当于10个人民公园大小。

有出入口直接通往地铁三、五号线除了建筑方面的先进性,广州国金中心的交通充分体现了其地标性集聚效应,入驻企业尽享交通之便利。

广州国金中心位于珠江新城西南部核心金融商务区,东临珠江大道,西靠华厦路,南接华就路,北望花城大道,处于新城市中心的中轴线上,得天独厚地坐享珠江新城核心区的立体交通优势:地铁三、五号线唯一交汇站、城市轻轨、多个公交车站、的士站及地下旅客捷运系统等汇聚,快速贯通广州三大核心经济商务圈,直达体育中心及广州火车东站,实现快捷商务办公,成为立体交通华南枢纽。

西塔将是珠江新城交通枢纽,不仅地铁三号线、五号线、从广州火车东站到电视塔捷运系统接驳,地下空间还与珠江新城CBD写字楼以及少年宫等标志性建筑连接。

在广州国金中心友谊百货门口处,有出入口直接与地铁三、五号线相连。

可以说,广州国金中心是一座交通便利的地铁上盖物业。

此外,广州国金中心拥有充裕的地下空间,在东、西双塔的地下空间连通后,不但规模更为庞大,而且是未来广州轨道交通网络中最大的枢纽站之一,将地铁网络与轻轨交通有机地结合起来,无论在资金流、人流和物流等各方面均具备空前卓越的经营空间。

依托这一枢纽地位,广州国金中心地下空间的功能主要包括:商业功能、商务服务功能、金融服务等功能。

广州国金中心的设计方案,是经由广州市城规划局于2004年组织的国际邀请竞赛征集的12个方案中选出的,其设计理念为“通透水晶”,其目标就是使之成为一座造型优美体量雅致的建筑,从而发挥其在勾勒城市空中轮廓方面的重要作用。

如今,这个建筑物屹立在广州中轴线上。

站在广州国金中心下面抬头仰望,整个项目身形巨大,巍峨磅礴,连通身旁的附楼,共同成为中轴线上至雄伟的建筑群,并和珠江对岸被广州市民亲切称为“小蛮腰”的广州塔形成了互相辉映之势。

广州国金中心配备有完善的消防报警设施,包括先进的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分布光纤感温报警系统、智能应急疏散指示系统、智能应急广播系统。

这个国内领先的火灾报警系统,不仅可以光纤感温,电气主干电缆的运行温度还可对电气设备进行漏电火灾报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