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业务基础知识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贷款对象、条件与贷款分类
• 一、贷款对象
• 贷款对象是指银行贷款所要投向或已经投向的部门、企业、单位及个 人, 即借款客户应当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 核准登记的 企(事) 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 从银行业务角度讲, 贷款对象应能够偿还贷款本息, 这就要求其必须具 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来源, 具备偿债意愿和偿债能力。 同时, 银行也要 具有资金供应能力, 即有无相应规模、期限的存款以满足对方的要求 。
第四章 贷款业务基础知识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第六节 • 第七节
贷款原则与政策 贷款对象、 条件与贷款分类 贷款期限与利率 贷款程序 对借款人的信用分析与信用等级评定 贷款管理制度与贷款定价 贷款风险管理与不良贷款盘活
返回
第一节 贷款原则与政策
• 一、贷款原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贷款原则与政策
• 制定利率政策是在国家和金融监管当局规定的利率波动范围内, 按照 支持和限制的需要, 规定利率的种类、差别、档次、管理和执行的权 限, 以充分发挥其调节资金供求的作用。 制定各项贷款管理措施主要 是围绕贷款原则、投向、规模及利率政策的贯彻落实而加以具体化。
然必须贯彻、遵循这一原则。 从广义上讲, 这也是企业及其他借款人 使用贷款资金时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贷款原则与政策
• 3.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 • 平等原则是指借款人和贷款人在借贷行为中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和
承担民事义务, 不允许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或者只承担义务而不 享有权利的现象存在。 • 自愿原则是指借款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是否向银行借款以及借款的金 额、期限和用途,贷款人有权自主决定贷与不贷、贷款的金额、期限 和利率等。 • 公平原则要求借款人和贷款人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上对等, 承担责 任上要合理; 要求贷款人对借款人一视同仁, 不得因借款人“身份” 不同而在贷款条件、金额、利率及期限等方面有所优惠或歧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贷款原则与政策
• 具体地讲, 制定投向政策必须根据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协调发展的要 求与已经出台的产业政策, 针对已经出现的结构失调现象, 结合长远发 展规划, 明确规定应该支持和限制的对象, 以及支持和限制的方法。 制定总量政策的主要依据为: 根据经济增长速度、物价变动状况等确 定贷款增长的指导性计划; 按市场供求关系变动和现实货币流通状况, 确定银根松紧的方针政策; 按经济发展的实际、地区特殊要求及季节 性规律等, 制定灵活调节贷款供应的政策; 按银行自身的资金来源确 定贷款规模。
• 贷款原则是银行借贷行为规范的总体性准则, 是制定各项贷款业务规 则的基础,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1.依法贷款原则 • 依法贷款原则是指贷款的发放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
、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规章与办法。 • 2.遵循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相结合原则 • 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总原则, 贷款业务当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贷款原则与政策
• 贷款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心内涵是指中央银行根据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要求, 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 对 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和投向实施引导、调控和监督, 以此来优化贷款投 向, 实现信贷资金优化配置, 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贷款政策的基本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投向政策, 它规定银行贷款 应支持什么, 限制什么, 明确指出哪些可以贷款, 哪些不能贷款; 二是 总量政策, 它规定贷款增长的指导性计划, 以及银根松紧度如何调节掌 握; 三是利率政策, 它规定利率的水平、差别、执行权限以及如何运 用利率杠杆; 四是贷款管理的具体措施。
息和到期信用已清偿或落实了经银行认可的还款计划。 • (3) 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 自愿接受银行信贷监督和结算监督。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贷款对象、条件与贷款分类
• (4)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股本权益性投资符合国家有关 规定比例; 实行公司制的企业法人申请信用必须符合公司章程, 或具 有董事会授权或决议。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贷款对象、条件与贷款分类
• 从国民经济宏观角度讲, 贷款对象应适应经济体制发展和改革的要求, 符合一定时期内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 二、贷款条件
• 贷款对象向银行申请贷款业务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 (1) 从事的经营活动合规合法,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社会发展规划要
求。 • (2) 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良好的信用记录, 能按期偿还本息; 原应付利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贷款原则与政策
• 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借贷双方进行借贷活动时必须诚实、善意、讲信誉 和守合同, 不隐瞒真实情况, 不得规避法律和合同, 不得逃避应该承担 的义务。 借款人不得为取得贷款而采取欺骗的手段, 不得隐瞒或谎报 自己的财务、经营及盈利状况以及贷款用途, 贷款后必须按时足额归 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贷款人应及时按照合同约定向借款人发放贷 款。
• 4.遵循公平竞争与密切协作原则 • 公平竞争原则要求在进行贷款业务时, 贷款人之间的竞争必须是正当
的, 不得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来招揽客户, 如违反中央银行利率方面的相 关规定而私自直接或变相降低贷款利率和贷款条件, 减少贷款担保甚 至不要求任何担保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贷款原则与政策
• 密切协作原则要求商业银行之间要互通信息, 特别是有关借款人的信 用情况和以往贷款记录的资料, 在银团贷款发放上要做到业务共担、 利润共享。
• 二、贷款政策
• 贷款政策是指导贷款决策行为的具体行为准则。 中央政府、中央银 行及各商业银行都可以制定贷款政策, 所以, 既有全局性的贷款政策, 又有结合各行实际的政策。 贷款政策与贷款原则不同, 原则具有一般 性, 全局统一, 相对稳定; 而政策则相对具体, 差异性、时效性明显, 随 经济发展和形势变化做相应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