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程的观察与处理讲解

产程的观察与处理讲解

解。

(二)上腹轻松感 初产妇多有上腹轻松感,进食增多,呼吸轻快,系因胎先露进入骨盆入口,使子宫底下降 的缘故。

(三)血性分泌物 称为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的一个比较可靠的征象。一旦阴道流血多于月经量要警 惕病理性产科。 临产: 临产开始的重要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以上,间歇5~6分钟左右, 同时伴随进行性子宫颈管展平、子宫颈口扩张和先露部下降。临产的判定比较困难、且有歧义。 宫缩特点:a规律的宫缩b宫缩间隔逐渐缩短c宫缩强度逐渐增加d背和腹部不适e宫颈扩张f用镇静剂后, 不适仍不停止。
第一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护理书写: ①临产、血压、胎心、肛查、宫缩记录字迹 清楚整齐。 ②分娩记录用医学术语,内容简略,正确反 应分娩过程,字迹清楚。 ③各种填写项目齐全。
临床表现
1.规律宫缩 2. 宫颈扩张。 3.胎头下降 4. 破膜 自然破膜多发生在活跃期。破膜多发 生在子宫颈口近开全时,多发生活跃期内宫 口开大近8cm。
2.产程观察 潜伏期:规律宫缩至宫口开大3cm,正常需要8~16h。超过16h为潜伏期延长,头盆
产程分期
分娩全过程是从规律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为止,简称总产程。临床上一般分三个阶段。 (一)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 指从间歇5~6分钟的规律宫缩开始,到子宫颈口开全。初产妇的子宫颈较 紧,扩张较慢,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的子宫颈松,扩张较快,约需6~8小时。 (二)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 指从子宫颈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约需1~2小时,经产妇一般数分钟 即可完成,但也有长达1小时者。 (三)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 指从胎儿娩出后到胎盘娩出。约需5~15分钟,通常不超过30分钟。 (四)“第四”产程 分娩后2~4小时,妊娠合并症、突发的意外及处理不当的高危常在此阶段发生。检查 胎盘胎膜和脐带的完整性,产后出血也常发生。
枕先露分娩机制
衔接 下降 俯屈 内旋转 仰伸 复位及外旋转 胎儿娩出
必须指出:分娩机制各动作虽分别介绍,却是连续进行,下降动作始终贯穿于分娩全过 程。
备产期的观察:
条件:孕足月、假宫缩、见红,肛查宫口开大≤0.5cm(一指尖) 待产记录:胎心率、宫高、腹围、血压、水肿等情况。肛查宫口大小,记录
胎儿因素
胎儿大小:
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纵产式(头先露或臀先露),胎体纵轴与骨 盆轴相一致,容易通过产道
横产式:足月活胎不能通过产道 肩先露
精神心理因素
分娩是生理现象,又是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 产妇情绪改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
气体交换不足→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 产妇体力消耗过多,神经内分泌发生变化→ 胎儿窘迫 耐心安慰,鼓励孕妇进食 教会孕妇掌握分娩时必要的呼吸技术和躯体 放松技术 开展陪伴分娩
产前护理
①会阴备皮符合要求。 ②掌握腹部四步确诊步骤方法。
③正确描绘产程图。 ④做好心理护理,介绍分娩过程,消除恐惧紧张情 绪。 ⑤细致观察产程,掌握胎心异常原因及处理方法, 观察宫缩破膜等情况,并及时记录。 ⑥⑥ 了解肛查的目的,掌握产程。
分娩先兆
(一)不规律宫缩 特点: a宫缩间隔不规律 b宫缩间隔长c宫缩强度无变化d不适主要在下
精神
产力
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 量
包括:
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统称腹压) 肛提肌收缩力
产道
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
骨产道(真骨盆) 软产道两部分
骨产道的大小、形态和分娩直接相关,分娩 过程中几乎无变化,
软产道是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和盆底软组 织构成的弯曲通道
有无宫缩,阴道流水,流血等,有无跨耻征阳性(临产后诊断),一旦有要 警惕试产过程进展情况。宫颈评分,6分以下可促宫颈成熟,6分以上可用缩 宫素、米索、灌肠等引产(初产妇宫颈扩张不足4cm,经产妇宫口扩张不足 2cm,应给予肥皂水灌肠,避免在分娩时排便污染,灌肠又能通过反射作用 刺激宫缩,加速产程进展。但胎膜早破、阴道流血、肠炎、痢疾、疑前置胎 盘、先露部未衔接、胎位异常、有剖宫产史、宫缩很强、短时间即将分娩及 心脏病患者等均不宜灌肠)。一旦破水立即听胎心,确定胎位,做内诊检查, 除外脐带脱垂;头位脐带先露比臀位脐带先露危险地多。若羊水清亮而胎头 浮动未入骨盆者,需卧床并将孕妇臀部抬高,预防脐带垂脱。破膜超过12小 时尚未分娩者,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意见不一)。观察期间禁止孕妇外 出,消除紧恐惧情绪,适当镇静,药物:度冷丁,安定。若宫颈管展平,宫 口开大2cm并出现规律宫缩应转入产程图时期。
产程的观察与处理
正常分娩定义与分类
定义:
妊娠满28周(196天)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 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分类
早产:28~ 36周末 足月产:37周 ~ 41周末 过期产:满42周及以上
决定分娩的因素
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 量
产道:胎儿娩出的通道 胎儿:胎儿大小、胎位及有无畸形 精神心理因素:分娩是持续而强烈的应激
观察产程进展及处理
1.一般处理: (1) 血压 第一产程,宫缩时血压常升高0.65~1.3KPa(5~10mmHg),间歇期恢复。应每4~ 6小时测量一次。出现血压增高,应增加测量次数,并给予相应处理。 (2) 排便 临产后,应鼓励产妇每2~4小时排尿一次,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及胎头下 降。因胎头压迫引起排尿困难者必要时予以导尿。 (3) 饮食 分娩消耗体力较大,鼓励产妇少量多次进高热量、易于消化的食物(如巧克力), 并注意摄入足够水份。不能进食者必要时静脉输液。 (4) 活动与休息 临产后,宫缩不强,未破膜,可在室内活动,能促进产程进展。若初产妇 宫口近开全,经产妇宫口开大4cm,应卧床待产。可左侧卧位。如产程长,产妇休息不佳, 应给镇静剂,以保证充沛精力和体力。 (5) 清洁外阴 剃净阴毛。胎膜早破者常规备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