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1章施工组织设计 (8)1.1施工进度计划与保障措施 (8)1.1.1施工进度计划 (8)1.2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8)1.2.1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9)第2章施工总平面图 (26)2.1.1临时用地表 (26)2.1.2施工总平面图 (27)第3章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 (28)3.1质量目标 (28)3.2质量控制、保证指导原则 (28)3.3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29)3.3.1机构设立 (29)3.3.2质量职责 (29)3.3.3组织保证措施 (30)3.3.4公司总部对项目的服务控制 (30)3.4质量管理制度 (31)3.4.1目标管理 (31)3.4.2过程质量预控 (31)3.4.3加强过程控制 (33)3.5质量管理保证 (36)3.5.1行政管理保证 (36)3.6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框图 (38)3.6.1质量岗位职责 (39)3.6.2质量“三检制”管理 (40)3.6.3质量控制措施 (40)第4章劳动力计划、拟投入的主要施工设备和检测仪器的选用和进场计划 (44)4.1劳动力配置及保证措施 (44)4.1.1劳动力安排计划 (44)4.2劳动力投入保证措施 (45)4.2.1劳动力管理 (45)4.2.2劳动力的组织管理保证措施 (45)4.2.3劳动力的技术保证措施 (46)4.3施工机械的配备 (46)4.3.1拟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46)4.3.2机械设备的配备原则 (53)4.3.3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计划 (54)第5章安全和绿色施工保障措施 (55)5.1绿色文明施工目标计划 (55)5.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55)5.3安全检查制度 (56)5.4安全教育制度 (56)5.5安全生产岗位职责 (58)5.6安全技术措施 (60)5.6.1重点防护措施 (60)5.6.2施工机械安全 (61)5.6.3施工用电措施 (62)5.6.4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 (63)5.7绿色施工方案 (63)5.8文明施工检查 (66)5.9管理制度 (66)5.10文明施工措施 (66)5.11环境保护措施 (66)5.12安全教育 (68)5.12.1制订现场安全教育制度 (68)5.12.2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 (68)5.12.3新工人进场培训教育 (68)5.12.4适时安全教育 (69)5.13现场消防管理 (70)5.14建立防扰民措施 (70)5.14.1防止噪声污染的技术保证措施 (70)5.14.2防止大气污染的技术保证措施 (71)第6章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管理措施 (72)6.1成品保护措施 (72)6.2竣工收尾的配合和管理措施 (72)6.3工程保修的管理措施 (73)6.3.1售后服务体系管理措施 (73)6.3.2售后服务队伍管理措施 (73)6.3.3售后服务层面管理措施 (74)6.3.4维护反应时间管理措施 (74)6.3.5技术支持内容管理措施 (75)6.3.6技术故障应急策略管理措施 (76)6.3.7服务保障 (78)6.3.8备品备件 (78)第7章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预案以及抵抗风险的措施 (79)7.1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应急预案以及风险控制的措施 (79)7.1.1风险的分析 (79)7.1.2风险的管理 (80)7.2施工预案与技术措施 (81)7.3应急救援组织的培训和演练 (82)7.4潜在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评估 (83)第8章对BIM施工管理的认识以及管理服务方案 (86)8.1BIM及智能化系统概述 (86)8.2设计流程 (87)8.3准备工作 (87)8.4前期设计 (87)8.4.1点位布置:BIM的“快”和“准”的优势 (88)8.4.2过滤器 (88)8.4.3线槽绘制 (89)8.4.4碰撞检测 (90)8.4.5深化设计 (91)8.4.6最终出图 (91)第9章服务承诺(售后服务及培训计划等方面) (93)9.1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方案 (93)9.1.1产品保修期、保修内容说明 (93)9.2技术支持与服务体系说明 (93)9.2.1技术服务体系架构 (93)9.2.2技术服务质量保证 (94)9.2.3技术支持与服务原则 (94)9.2.4技术支持与服务目标 (95)9.2.5技术服务体系要素说明 (95)9.3针对本项目技术支持与服务内容 (97)9.3.1电话支持服务 (97)9.3.2定期巡检服务 (98)9.3.3现场支持服务 (98)9.3.4后期技术培训 (99)9.3.5针对本项目的其它服务承诺 (99)9.4服务力量综合实力说明 (100)9.4.1完整的备品备件库 (100)9.4.2维护队伍 (100)9.4.3技术服务说明 (100)9.4.4服务态度说明 (100)9.5项目技术培训方案 (101)9.5.1我公司提供的技术培训服务 (101)9.5.2保证措施 (101)第10章各主要系统深化方案及施工方案 (103)10.1综合布线系统 (103)10.1.1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 (103)10.1.2综合布线施工设计方案 (130)10.2程控交换机 (154)10.2.1系统概述 (154)10.2.2系统需求 (154)10.3无线对讲系统 (158)10.3.1系统概述 (158)10.3.2系统需求 (159)10.3.3系统点位布置 (160)10.3.4主要设备参数 (160)10.3.5程控电话系统设计图 (167)10.3.6施工方案 (168)10.4计算机网络系统 (177)10.4.1系统需求设计 (177)10.4.2办公网 (177)10.4.3设备网 (178)10.4.4主要设备参数 (179)10.4.5办公网核心交换机 (179)10.4.6系统拓扑图 (249)10.4.7网络设备连接调试与测试 (251)10.5公共广播系统 (257)10.5.1系统概述 (257)10.5.2系统需求 (257)10.5.3背景音乐系统拓扑图 (264)10.5.4背景音乐施工方案 (265)10.6信息发布系统 (271)10.6.1系统概述 (271)10.6.2系统需求 (272)10.6.3系统点位布置 (274)10.6.4主要设备参数 (275)10.6.5信息发布系统拓扑图 (281)10.6.6信息发布系统施工方案 (282)10.7时钟系统 (284)10.7.1系统概述 (284)10.7.2系统需求 (284)10.7.3系统点位布置 (285)10.7.4主要设备参数 (285)10.7.5时钟系统系统图 (289)10.7.6时钟系统方案 (290)10.7.7系统构成 (296)10.7.8时钟系统安装方式 (300)10.8楼宇自控系统 (301)10.8.1系统概述 (301)10.8.2系统需求 (301)点位布置 (303)10.8.3主要设备参数 (305)10.8.4楼宇自控系统图 (308)10.8.5楼宇自控设计方案 (310)10.9智慧档案综合管理系统 (347)10.9.1系统概述 (347)10.9.2系统需求 (347)10.9.3主要设备参数 (348)10.10智能照明系统(含办公智能控制) (351)10.10.1系统概述 (351)10.10.2系统需求 (351)10.10.3设备参数 (353)10.10.4智能照明系统设计方案 (355)10.11视频监控方案 (365)10.11.1项目概述 (365)10.11.2项目需求分析 (366)10.11.3设计依据,标准及设计原则 (369)10.11.4设计标准及规范 (369)10.11.5视频监控系统详细设计方案 (371)10.11.6设备选型 (379)10.11.7网络设计 (420)10.11.8存储系统详细设计方案 (431)10.11.9安全设计 (440)10.11.10视频监控系统图 (441)10.11.11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442)10.12出入口控制系统 (443)10.12.1系统概述 (443)10.12.2系统需求 (444)10.12.3点位布置 (445)10.12.4设备参数 (446)10.12.5出入口管理系统图 (447)10.12.6出入口管理设计方案 (451)10.13停车场管理及车位引导系统 (477)10.13.1系统概述 (477)10.13.2系统需求 (477)10.13.3点位布置 (477)10.13.4设备参数 (477)10.13.5停车场管理系统图 (487)10.13.6车辆管理系统介绍 (489)10.13.7智能停车场系统施工要点 (502)10.14访客及道闸系统 (507)10.14.1系统概述 (507)10.14.2系统需求 (507)10.14.3系统点位布置 (508)10.14.4主要设备参数 (508)10.14.5访客管理子系统 (509)10.15会议系统 (526)10.15.1系统概述 (526)10.15.2系统需求 (530)10.15.3会议系统设计方案 (542)10.16机房工程 (582)10.16.1机房概况 (582)10.16.2设计思想 (582)10.16.3设计原则 (583)10.16.4主要建设内容 (583)10.16.5计算机机房的总体技术要求 (584)10.16.6工程设计总体规划说明 (585)10.16.7机房工程设计方案 (653)10.17智慧楼宇综合管理平台 (684)10.17.1系统概述 (684)10.17.2系统需求 (684)10.17.3综合管理平台设计方案 (686)10.18综合管路系统 (736)10.18.1系统概述 (736)10.18.2弱电系统管路设计 (736)第1章施工组织设计1.1施工进度计划与保障措施1.1.1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计划总工期为120天。
1.2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施工进度网格图施工进场后,进行项目前期施工准备,明确该项目总体施工施工框架,落实项目进度计划及节点。
随后对该项目合同分析确定该项目采购计划逐批次,分批量采购设备、构配件、材料。
针对该项目合理优化现场施工方案,在管槽施工线缆敷设阶段,采用专业队流水施工,加快项目施工进度,并能够保质保量。
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调配资深工程师安装调试保证设备安装调试质量根据我公司的承包经验,在此时间内完成工程是切实可行的。
1.2.1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1.2.1.1组织措施(1) 我公司充分认识到本工程项目的重要性,特组建具有丰富现场管理经验的、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在项目经理的统一领导下,精心组织,精心安排,提倡前道工序为后道工序服务,与其他分包方互相协调的思想,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用下列措施来保证投标工期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