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具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模具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模具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模具是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特殊基础装备,主要用于高效大批量生产工业产品中的有关零部件和制件,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关联度高,技术、资金密集,是制造业各有关行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之-O一、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制造业)中的作用与地位及行业现状1、作用与地位模具是工业生产中极其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特殊基础工艺装备,其生产过程集精密制造、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和绿色制造为一体,既是高新技术载体,又是高新技术产品。

由于使用模具批量生产制件具有的高生产效率、高一致性、低耗能耗材,以及有较高的精度和复杂程度,因此已越来越被国民经济各工业生产部门所重视,被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汽车、信息、航空、航天、轻工、军工、交通、建材、医疗、生物、能源等制造领域,在为我国经济发展、国防现代化和高端技术服务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也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节能降耗,做出了重要贡献。

模具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工业。

工业要发展,模具须先行。

没有高水平的模具就没有高水平的工业产品。

现在,模具工业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的工业产品保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之一。

2、行业特点与现状绝大多数模具都是针对特定用户而单件生产的,因此模具企业与一般工业产品企业相比,数量多、规模小,多为中小企业。

由于模具产品技术含量较高,活化劳动比重大,增值率高,生产周期较长,因而模具制造行业就有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均衡生产和企业管理难度大、对特定用户有特殊的依赖性、增值税负重、企业资金积累慢以及投资回收期长等许多特点。

由于模具产品品种繁多,大小十分悬殊,要求各异,因此模具企业发展适于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行业发展适合于集聚生产和集群式发展,以建立较强的协作配套体系。

这也是模具行业的重要特点之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过去长期依赖钳工、以钳工为核心的粗放型作坊式的生产管理模式,正逐渐被以技术为依托、以设计为中心的集约型现代化生产管理模式所替代;模具产品的传统概念也正被模具是高新技术产品的概念所替代。

目前全国共有模具生产企业(厂、点)约3万个,从业人员近100万人,2009年模具销售额约980亿元。

根据2008年我国工业普查资料,模具制造行业主营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全国共有2813个,从业人员41.22万人,工业总产值1178.35亿元(含模具及非模具产品),资产总计1206.34亿元,利税总额133.90亿元。

根据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共进口模具19.64亿美元,出口18.43 亿美元。

出口模具约占模具总销售额的12.8%。

从模具产需情况看,中低档模具已供过于求,而以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为主要代表的高技术含量模具白给率还较低,只有60%左右,有很大一部分依靠进口。

目前模具总销售额中塑料模具占比最大,约占45%;冲压模具约占37%;铸造模具约占9%;其他各类模具共计约9%。

从产业布局来看,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模具工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近来环渤海地区也在快速发展。

按省、市来说,广东是模具第一大省,浙江次之,上海和江苏的模具工业也相当发达,安徽发展也很快。

模具生产集聚地主要有深圳、宁波、台州、苏锡常地区、青岛和胶东地区、珠江下游地区、成渝地区、京津冀(泊头、黄骅)地区、合肥和芜湖地区以及大连、十堰等。

各地相继涌现出来的模具城、模具园区等,则是模具集聚生产最为突出的地方,具有一定规模的模具园区(模具城)全国已有20个左右。

从产业技术进步看,斗五”以来,在政府政策扶持和引导下,模具行业投入较大,企业装备水平和实力有了很大提高,生产技术长足进步,CAD/CAM技术已普及;热流道技术和多工位级进冲压技术已得到较好推广;CAE CAPR PLM、ERP等数字化技术已有一部分企业开始采用,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高速加工、并行工程、逆向工程、虚拟制造、无图生产和标准化生产已在一些重点骨干企业实施。

技术的进步,促使模具产品水平近年来也有了很大提高,向高端发展趋向较为明显。

一些模具产品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单套模具重量达到120吨的巨型模具、加工精度达到0.3〜0.5"的超精模具、使用寿命达到3亿〜4亿次的长寿命模具、能与2500次/分钟高速冲床配套的高速精密冲压模具、实现多料和多工序成形的多功能复合模具、能实现智能控制的复杂模具,等等。

当然,能生产高水平模具的企业在行业中还只占少数,综合来看,我国模具行业总体水平还比较低。

模具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行业重点骨干企业的形成,现在被中国模协认定和授牌的重点骨干模具企业已达110个。

行业骨干队伍的形成起到了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

当前,山东省正处于由模具工业大省向模具工业强省转变的关键阶段。

(1) 产业规模居国内前列。

截至2008年底,我省约有各类模具企业1100 多家,从业人员7万多人,全省模具产值约70亿元,产业总体规模居全国第五位。

(2) 广业基础较为完备。

我省模具工业广品涵盖冲压模具、铸造模具、塑料模具、锻压模具、橡胶模具、粉末冶金模具、拉丝模具、无机材料成形模具等10大类。

其中,塑料模具、冲压模具、橡胶轮胎模具、热锻模具、大型挤出模具产业规模较大,具备发展模具产业的基础。

(3) 总体技术水平较高。

我省模具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其中,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的精密塑料模具,龙口市丛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铝型材大型挤出模具、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午线轮胎活络模具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冲压模具、热锻模具等为国内先进水平。

(4) 技术装备基本齐全。

主要骨干企业拥有数控铳床、数控龙门镯铳床、数控龙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数控慢走丝电火花切割机、三座标测量机等国外进口先进工艺装备及检测设备,以及UG、Pro/E、Cimatron、DEFORM Dynaform、Moldflow 等进口CAD/CAE/CAM<件,具备发展模具工业的良好条件。

(5) 企业集团初具雏形。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山东潍坊福田模具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通裕集团有限公司、烟台爱开天隆模塑有限公司、龙口市丛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先后被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评定为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这些企业均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引导作用,具备发展成大型企业集团的基础。

(6) 品牌经济初显成效。

截至2008年底,我省模具工业先后有10多种产品被科技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20多种产品被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评定为精模奖”。

这些产品在国内外模具用户中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是我省模具行业的知名品牌,为我省模具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7) 人才培训体系基本完善。

目前,我省已有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10多所大学设立了模具专业。

山东劳动职业学院、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30多所职业院校培训模具制造工等职业技能人才,基本可以满足模具开发设计和制造需要。

虽然我省模具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着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水平不高、经济效益和人均劳动生产率低、配套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低、模具企业分布不平衡、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

4、行业企业的人才结构现状和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我们的调研工作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来开展:一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毕业生和毕业后从事的岗位群;二是完成这些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应具备哪些能力;三是模具制造加工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及对课程设谿的建议等。

进入21世纪以来,模具CAD技术逐步普及,企业对模具设计人才产生了从数量需求向质量需求的深刻转变,模具专业的毕业生从大多数从事模具设计到只有少数人才能从事模具设计工作,而更多的毕业生必须走向模具制造等操作型岗位。

由于数控加工技术在模具制造中快速发展,操作各类数控加工设备进行模具零件的制造成了模具专业毕业生重要的从业岗位。

因此,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从过去的以模具设计为主转变为只有少数人在模具设计岗位上,而更多的是在模具装配岗位、模具加工岗位、模具管理岗位和模具维修岗位等。

本次调查发现,对高职模具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基本能力是必须的。

高职模具专业人才的基本能力可以分解为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

(1) 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

强调在职业活动中对社会的适应性,重视从业者应具有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如白律、白我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对外交往能力;理解与应变能力;计划实施、安排及白我检验与评估能力等。

(2) 方法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强调在职业活动中运用这些方法的合理性、逻辑性和创新性。

如计算机操作能力,新技术捕捉与检查能力,数字运用能力,写作能力等。

(3) 专业能力是一种专门的独特的能力。

从工作过程角度分析,专业能力是专业技术能力和业务能力,强调对职业活动技术领域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在发生一些变化和调整,主要是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有所变化。

专业基础能力是该行业岗位群中各个专门化岗位所共同需要的能力。

如机械制图绘图和识读能力、确定热处理方法和选择金属材料的能力,使用机械设备及机械加工能力、强度校核能力、识别塑料材料及合理选择能力等,都属于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各类基层技术人员、数控加工人员、机加工人员所应具备的共同能力。

专业实践能力应该加强,如模具设计能力、模具装配能力及电加工能力、数控编程及模具加工能力、制品成型能力及使用冲压和塑压设备操作能力等。

通过调查统计,企业对学生在识图、加工工艺、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及模具基础知识方面的能力普遍具有较高的要求,其次是机械基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数控编程、电加工基础方面的能力要求,再次是对CAEX 3D软件使用能力的要求。

二、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1. 职业分析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行业的模具加工、装配、维修试模工作,也能参与一般模具制造行业的设计和试验工作,按专门化的培养方向分别可以担任一下岗位群的工作:(1) 模具制造的数控加工人员;(2) 模具制造的普通机床机加工人员;(3) 新产品开发中模具、工装夹具的开发设计人员;(4) 车间技术人员,车间工艺员;(5) 模具钳工;(6) 模具xx;(7) 冲压和塑压设备操作能力。

2. 教学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本专业毕业生应掌握模具制造工艺与设计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模具制造和维修能力,具有数控设备的编程、操作与维护技能,具有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工作创新精神,适应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