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的识字写字教学罗火金(广西区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笛口小学)识字写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
我认为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教师应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短、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设计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游戏、字谜、儿歌、直观形象去识记生字,同时采取多鼓励多表扬手段,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一、采用活泼丰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低年级的学生是7-8岁的儿童,年龄小、好奇心强,而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
因此,在课堂中应该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手段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
1、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身的控制力不稳定、时间短,往往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的,这时教师不能恐吓他们,发号施令,会压制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所以教师必须保持慈爱亲善的心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
2、设计多种活动方式识字。
(1)在游戏中识字。
好奇、好玩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游戏对孩子们是喜闻见乐的活动方式。
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中,会收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像“找朋友”、“识字大闯关”、“走迷宫”等游戏,孩子特别喜欢,百做不厌。
如“找朋友”,让一部分学生手举音节卡,一部分手拿汉字卡,相互寻找拼成生字来认读,这样使枯燥的识字过程演变成活泼有趣的活动过程,是孩子们乐而所为的。
(2)用字谜、儿歌识字。
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可以利用字谜、编儿歌来识记生字。
如:教学“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美”字: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喜“字:上村十一口,下村二十口,两村合一起,欢乐不发愁;“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
“月亮’’: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这一类的游戏激活孩子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既能展现课文的趣味,活跃课堂气氛,有提高识字效果。
(3)采用直观形象识记字。
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差,单凭教师的讲述或学生的想象,很难对某个字产生深刻的印象。
遵循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具,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比较简单、明确和具体。
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还能很快领悟字词的意思,因而形成的印象就更为深刻。
如学习“众”字时,教师可以出示画有三个小朋友的图片,学生通过最形象的思考到“三个人在一起,就是众字”,同时知道“众”字就是表示人多的意思。
(4)多鼓励多表扬。
低年级学生思维单纯,爱听好话,只要教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有出色的表现;而受到批评委屈就会精神不振,注意力分散。
特级教师高林生说过:“对新世纪娇生惯养的孩子,教师要学会‘哄’,要准备一百顶高帽给学生戴,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嘴边要不厌烦地给予“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有进步了,老师真为你高兴!”??同时给予响亮的掌声,于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更浓了。
二、掌握汉字的规律,正确地书写汉字。
学生的兴趣有了,还得把字正确地书写出来。
低年级的学生随意性强,而汉字也非常讲究结构、笔画,学生在书写时往往会有多一点、少一点、多一撇、少一撇之类的笔画错误,出现了错别字。
这就要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规律,提高书写的正确度。
(1)挖掘形声字的规律。
汉字中的形声字约占七成,我市各小学现在使用的苏教版语文教材的2500个常用字中,形声字就占了2100个。
因此,教师善于利用这规律就会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率。
汉字中的形声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构成,而形旁、声旁都是原来就有的单字。
1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了形声字的规律,使学生容易记住字的结构,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如在教学“示”和“衣”为偏旁的汉字时,教师出示“祖、神、福、礼、祈”和“衫、裤、裙、袜、衬”等字,让学生观察、思考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
这样学生就会发现,“祖、神、福、祈”字都是“示”字旁,与祝愿、崇拜、鬼神有关;而“衫、裤、裙、袜、衬”字都是“衣”字旁,与衣服相关。
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理解到:“木”字旁的汉字一般与木头有关,而“目”旁的汉字一般与眼睛有关。
又如,“清、请、晴、情、蜻”一组形声字,通过观察就会发现:有水方说“清”,有目是眼“睛”,有日天气“晴”,有心“情”意浓,有虫是“蜻蜒”。
这样学生对形声字有了规律性的认识,就能正确地书写汉字,避免错别字。
(2)辨别形近字的字形。
形近字是指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在汉字中占有很大的分量。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汉字字形、结构的特点,让学生感受汉字蕴涵的文化与趣味,从而正确地辨别形近字。
如教学“己、已、巳”,字形相近,书写时往往会写错,教师让学生观察,并得出“巳”满框,“已”一半,“己”空荡荡;又如“浇、绕、烧、晓、饶”——用水浇,用线绕,用火烧,太阳出来晓,有了食物就富饶。
以这种形式让学生生动活泼地识记字形,深入辨别形近字的细微差别,从而达到正确书写的目的。
在辨别形近字时还可以借助图画来分析。
如“辩、辫、辨”三个字,不仅字形相近,而且读音也相同,学生经常会认写错。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为这些字配画,用形象直观的图画来帮助理解,加深印象,加强记忆。
“辨”是辩论的,“辩”,辩论是要用语言的,可以在这个字的边上画一个大大的嘴巴;“辫”是辫子的“辫”,中间的绞丝就像小女孩的辫子一样,可以在这个字的边上画一个小女孩的麻花辫;“辨”是“辨别、辨认”的“辨”,中间的一点一长撇好象一把长刀,可以在这个字的边上画一把弯弯的长刀。
给字配上一幅画后,字的意思便生动形象地跃然纸上,教师不用多讲,孩子们已经烂熟于心了。
(3)发挥想象理解字义。
由于汉字数量很多,而构成汉字的笔画、结构都十分有限,所以,如果儿童对汉字的字形特征及结构规律掌握得不牢固、不稳定、在写字时稍不留意就会出现丢笔缺笔、添笔多笔、笔画间的相对位置不准确,笔画走向错误,偏旁移位等现象,形成大量的错别字。
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汉字的感知特点,发挥他们想象,让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展开想象,从而加深记忆。
如在教学“鸟”字时,先出示一张小鸟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出示“鸟”的象形字,使学生了解到“鸟”字是根据鸟的形状演变而来的。
最后出示“鸟”字,并对其进行分析(羽毛、鸟头、眼睛、身子、尾巴、爪),让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识记字形。
学完“鸟”字后,教师再把“鸟”字的一点擦去,并告诉学生:没有了眼睛,鸟就看不见了,所以“鸟”就变成“乌黑”的“乌”字了。
乌鸦全身羽毛乌黑,连眼睛也看不出来了,所以“乌鸦”的“乌”与“乌黑”的“乌”是同一个字。
这样学生既学习了“鸟”字,又认识了“乌”字,并形义结合地区分了“鸟”与“乌”这两个容易混淆的字。
通过图文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将汉字与实物联系起来想象,这样学生对汉字便有了形象、生动的记忆,就不容易遗忘了。
总之,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教育资源,灵活开展各类活动,引导学生自立识字,提高识字能力,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识字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
培养识字能力,能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低年级大容量的识字写字,使识字写字教学的研究成为焦点。
如何提高识字写字教学实效?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有效的策略。
一、注重“双姿”,培养习惯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又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
良好的写字习惯是写好字的前提和基础。
“坐姿”和“握姿”这“双姿”是写字习惯最重要的因素。
教师要时时给予关注,强调指导,我想,这也是对学生倾注爱心和对学生负责任的一种体现吧。
如:我在教学《飞、马、鸟》时,我先设计热身操,用课中活动营造氛围,放松身体,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接着,我问:你们知道想要写好字,首先要怎样坐?你们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写字姿势吗?再出示课件:正确的写字姿势图,小结出正确的写字姿势的“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最后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同桌互相检查一下“双姿”。
我作最后总结:我们平时写字都要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你的字才会写得好看!写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
要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
通过课件回顾、总结写字的“三个一”,让正确的写字姿势伴随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直到示范、提示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创设情境,趣中识记“趣”字当头。
兴趣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兴趣,才有动力,因此,我们要多研究、多思考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形式来提高识字写字教学《识字写字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4月20日,参加了二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研讨会,感受颇深。
深刻的感受到中国方块汉字的博大精深,更深刻的体会到:要上好低年级的识字写字课,让我们的孩子扎扎实实学会、写好汉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小学这种“创设情境——探寻规律——识用结合”的模式是很成功的,值得我们借鉴。
高老师进行了详细而深刻的阐述和归纳。
从学习习惯,孩子的认知特点,教法等多角度深刻挖掘,形成了较强的体系,让我们一目了然,受益匪浅。
曲老师和孙老师的两节课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范例,在教学中,教师把握住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识字、写字,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将这些任务落在实处。
其中,最突出的有三点。
1、识字教学体现层次性,运用多种方式复现生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
”因此,识字教学要根据儿童识字的这一特点,对生字的认记要采取多种方式,反复认记。
这两堂课,教师都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去掉拼音识字,在游戏中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
2、注重引导发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
识字教学不仅仅只是把教科书上规定的那几个字教给孩子,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识字。
老师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识字教学的这一目的,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的方法。
如,孙老师利用形声字识记法不但教了课内生字,而且延伸了“嚷”等带口字旁的字。
又如曲老师在学生认识了“蝴蝶”后,引导学生发现借助形声特点识字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昆虫类一般都带虫字旁。
在整个识字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中,教师还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在读儿歌前,问学生,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