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五升六语文检测卷(参考答案)

小学五升六语文检测卷(参考答案)

小学五升六语文科检测卷(参考答案)(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二、积累与运用(35分) 1、我能将下面的句子工整地抄下来,并且牢牢地记住它。

(2分)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2第16届亚运会在hu ā tu án j ǐn c ù ( 花团锦簇 )的广州拉开序幕。

运动员精神d ǒu s ǒu ( 抖擞 ),战绩辉煌。

亚运会真是亚洲各国y ǒu y ì ( 友谊 )的桥梁。

3、我会填。

(4分) 雪中送( 炭 ) 入( 木 )三分 同心( 协 )力 ( 垂 )头丧气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4分) 观察 视察 愿望 希望 (1)温家宝总理在玉树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就来到玉树( 视察 ),了解灾情。

(2)救灾抢险时,我们要注意( 观察 )周围的情况,不能造成二次人员伤亡。

(3)我有个小小的( 愿望 ),那就是( 希望 )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名画家。

5、把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5分) (1)“有志不在年高, 无志空长百岁 。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有 志向 。

(2)“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 , 年年暮暮朝朝 这是对联中的 叠字 联。

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2+6=12分) (1)按原文填空。

水面上渐渐 沉寂 ,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 摇晃 。

高大的石头建筑 耸立 在河边,古老的桥梁 横 在水上。

(2)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下列人物的性格特点。

蔺相如: 顾全大局 廉颇: 知错就改 诸葛亮: 足智多谋 周瑜:心胸狭窄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3)仿照例子,补充下面的句子。

例: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随地想去就去的地方。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香茗,也是一处幽静的世外桃源。

例: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院子里响起一阵噼里啪啦(意思对即可)的鞭炮声。

7、我爱读书,我的知识丰富。

(4分)(1) 《必背古诗词》填空(2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我看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书中有许多家喻户晓的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等。

(2分)(答案不唯一,写出四个即可)三、阅读(33分)(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10分)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我会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2分)①心中充满了极大的愤怒。

(满腔怒火)②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

(横七竖八)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诱敌上山(2分)2、读下面的句子,指出句子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2分)①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动作描写)②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神态描写)3、这段文字写出了壮士们对敌人的仇恨,表现了壮士们宁死不屈精神。

(2分)4、用下面的词语写一句话。

(2分)全神贯注:。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3分)(一)一条项链①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经百事,但留有印象的并不多。

现在想起来,有一件往事却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②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

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

我猜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

我下意识地想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心生厌恶地挥挥手。

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③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进来搬报纸。

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抢着搬报纸。

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在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有意少要了10元钱,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④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狗叫的声音。

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了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

没等他们开口,我便不耐烦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少要了,你们还来干什么?”⑤那位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项链。

我不禁一怔,细细看去,正是我遗失的那条项链。

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捧回了我的爱。

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十二周年的纪念品。

⑥这时中年妇女轻轻说:“项链是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我快快的送回来。

”⑦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拿出100元塞到小孩手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⑧母子俩谢绝了。

夕阳下,我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不速之客”的“速”的意思是C。

(1+2=3分)A.迅速,快;B.速度;C.邀请。

短文中的“不速之客”是指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个小男孩。

2、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在短文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句子。

(3分)3、“我”第一次少要了10元钱,是因为“我”看到小男孩脸色蜡黄,看出他们生活条件不好,经济比较困难,可怜他们。

;(3分)“我”第二次掏出100元给孩子,是因为“我”对他们归还项链表示感谢,对自己之前的态度表示歉意。

(3分)(二)手有一个小男孩在大街上玩耍时,被一辆汽车撞倒,虽然抢救及时,但是他的双手和胳膊都被截掉了。

当时只有五岁多的小男孩,后来到了读书的年龄,却不能用手像同学们那样灵活的翻书写字。

一天早晨,男孩十分伤心地问妈妈:“我没有手,怎么办呀?”妈妈怜爱地抚摸着孩子的头说:“孩子,不要紧的,只要你坚持锻炼,你的手还会再长出来的。

”小男孩露出灿烂的笑容,于是在妈妈的帮助和指导下,他天天刻苦锻炼,学着用脚洗脸、吃饭、写字,力所能及的事情从不让妈妈帮忙。

男孩满怀憧憬,他坚信只要努力学习,手会再长出来,妈妈还会骗自己吗?他一直牢记着妈妈的话。

好几年过去了,练了这么久,小男孩发现手还是没有长出来。

他有些不甘心地问妈妈:“我的手怎么还没有长出来呢?是不是我练得不够刻苦?”这一次,妈妈很认真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说:“傻孩子,现在你看着别人用手做的事情,你什么不会做呀!”“是的,我的脚都会做,比伙伴们的手做得还要好呢!”小男孩(骄傲)地说。

“那你说你的手长出来没有?记着,孩子,每个人都有一双强有力的手。

“而这双手就在你的心里,只要你愿意,他就能帮助你战胜一切困难和不幸。

””男孩终于明白了,妈妈的确没有骗他,经过千锤百炼的手永远也不会断的!从此,男孩更加刻苦努力,那双再生的手帮他一次次克服困难,在大学里他也是最优秀的学生。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灵活(灵巧)坚信(相信)2、在第一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分)3、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2分)骄傲自满自大4、第七自然段中“那双再生的手”指的是什么?(3分)指的是能够帮助人们战胜一切困难和不幸的毅力和信心。

5、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2分)四、习作(30分)请根据上面的短文《手》写一篇读后感。

注意把观点表达明确,并能联系实际(如自己的想法、所见,所闻等等)加以述说,有真情实感,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习作(30分)习作评分标准一类(27-30分):主题鲜明,能联系生活实际,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语句通顺,感情真实,很少错别字。

二类(22-26分):主题鲜明,能联系生活实际,内容较充实,有一定的条理,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书写工整。

三类(18-21分):基本按要求写,内容较充实,语句还算通顺,有错别字。

四类(12-17分):内容较空洞,条理不大清晰,语言不大通顺。

五类(11分以下):文不对题、结构散乱或语言表达能力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