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系别:电气工程系
专业班级:09电科(一)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年09月25 日
郑州科技学院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
2课程设计的题目要求 (1)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1)
3.1实验设计的意义 (2)
3.2半双工对讲机实现方法 (2)
3.3 电路原理分析 (2)
3.4电子元件清单及选择 (3)
4总结 (3)
参考文献 (4)
摘要
无线对讲机是移动通信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应用非常广泛,无线电对讲机和其它无线通信工具(如手机)其市场定位各不相同,难以互相取代,还将长期使用下去。
本论文研究设计了一款调频无线对讲机。
首先介绍了调频无线对讲机的功能、性能指标和工作原理。
从工作原理出发,通过现代电子系统设计方法,深入行业现状寻找到低成本的器件MC3363、MC2833、LM386等,确立了完整具体的方案。
在具体的硬件设计实现上,分成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分别对各个功能模块以信号、控制为联系进行设计。
在硬件设计上,通过主要芯片将各功能模块有机地组织起来协
同完成系统需要的功能。
1课程设计目的
对讲机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
这次设计制作的对讲机简单实用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使用。
我们学习模拟电子技术重要的在于应用,通过这次实践,可以让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对我们已经学习知识的一次实际应用与巩固,更是一次升华!这对于以后学习其他知识奠定基础,我们知道学习模电就要将元件的特点,功能,使用方法等熟练掌握,组成一个合理,经济,实用的系统。
总而言之,这次实践是我受益匪浅。
2 课程设计的题目要求
本对讲机成本低廉,电路简单,可用于办公室不同房间对讲、婴儿室监听等。
通话距离可达2Km。
a.采用集成运放和集成功放及阻容元件等构成对讲机,实现甲、乙双方异地通话。
b.用扬声器用作话筒和喇叭,双方对讲、互不影响。
c.电源电压4.5~9.0v.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1半双工对讲机实验设计的意义
有线对讲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有线对讲机原理简单,设计方便,制作简易,成本低。
广泛用于医院病员呼叫机、门铃、室内电话等。
所以有线对讲机日益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我们了解了它的原理过程,正确使用操作它,可以提高我们知识的应用性。
本次试验既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又让磨砺了我们的意志以及团队意识。
更让我们对电子模拟更加感兴趣,为以后的研究道路
上做了很好的铺垫。
3.2半双工对讲机实现方法
方案一:半双工对讲机,在同一时间内只能工作在一种状态下(收,发)的对讲机。
即是说接受时不能发射,发射时不能接受;要实现这两种功能只能是通过开关来切换。
方案二:同时处于收发状态的对讲机称为双工对讲机。
也就是说像普通电话一样,两种状态同时进行,内部的收发电路同时工作。
经比较双工对讲机造价高,体积较大,电路复杂,耗电高;而半双工对讲机造价低,体积小,电路简单耗电低,所以本设计为半双工对讲机。
3.3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
BL2引出线最好采用双绞线,以减少干扰。
必要时可增加一只电源开关,以免不用时空耗电能,本电路的缺点是分机无法主呼主机。
3.2电路原理分析
电路原理:
该电路只能进行“半双工”对讲,即主机和分机之间只能一方说、另一方听,而不能双方同时听说。
听、说由开关S1转换,S1设在主机处。
图中所示S1位置可分机说、主机听;若S1拨向下方,就变为主机说、分机听。
分机方只设一只扬声器BL2,既当话筒又当听筒。
主机扬声器BL1也是如此。
LM386用作功放,由第③脚输入信号,第⑤脚输出信号,第①、⑧脚所接电容可调整电路增益,可不用。
电源电压从4.5-9V均可。
3.3电子元件清单及选择
4.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了对模电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动手能力。
设计过程中,每一元件都需要精心的计算,电路图的设计也需精心琢磨。
所有这一切培养了做学问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本次设计为今后学习甚至工作积累了经验。
在焊接过程中遇到了多多少少的问题,需要自己细心耐心解决。
因为搞设计的如果没有耐心和严谨的话,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
养成这样的习惯对自己以后的道路
很有帮助。
在本次设计实验中自己也暴露出不少缺点,其中包括电子电路基本知识不扎实、焊接技术不太熟练、对电子设计类软件和集成电子产品不了解等。
针对自身的不足,查漏补缺。
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多查阅电子学习资料,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夯实理论基础。
作为当代大学生,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加强素质,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