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关资料
民齐行动我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加一分 2、争创全国文
明城市做文明武汉可爱市民 3、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
美好家园 4、市文明委号召:我市争创2008年度全国文
明城市 5、武汉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6、做文明市民创礼
仪武汉 7、争创文明城市建设文明武汉 8、排队守秩序
文明又时尚 10、我排队我文明我礼让我快乐 11、武汉
城市精神: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崇尚文明、兼收并蓄
12、做当文明市民做创文明家庭争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排头兵 13、喜迎天下客满意在武汉 14、实践基本道德规
范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15、全面动员全民参与积极创建
全国文明城市 16、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树立良好文明形象
17、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 18、人人动手参与
创建个个争当文明市民
1、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由中央文明委授予一个城市的综合
性荣誉称号,它包含了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和
园林城市的一些基本指标和基本特征,体现的是一个城
市的整体文明水准,是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和城市品牌。
2、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城市的最高的荣誉,是指在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
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
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水准
较高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
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评选标准
3、全国文明城市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
4、思想教育深入细致,道德建设扎实有效;
5、创建活动蓬勃展开,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6、党政机关廉洁高效,社会风气健康向上;
7、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8、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秩序井然;
9、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优良;
10、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11、 3 评选内容
13、包括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
15、全国文明城市的基本指标涉及“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
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
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
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的生态环境”8个环境和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共9个测
评项目、36项测评指标、126条测评内容、369项测评
标准,分值为100分。
17、反映城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特色、城市整体形象。
共
有4个子项,分值为20分。
18、 4 申报条件
19、1、获得并保持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城区)
荣誉称号;
20、2、申报前连续两年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条
件不适用于文明城区);
21、3、申报前12个月内市委(区委)、市政府(区政府)
主要领导无严重违纪、违法犯罪;
22、4、申报前12个月内未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
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23、 5 发展途径
24、以弘扬实践“城市精神”为主线,努力打造“城市,让生活
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
城市精神是支配市民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心理导向
的精神力量,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城市的品位与魅力不
但仅表现在摩天大厦和繁华的街面,更在于它的文化、
历史和亲和力;弘扬和实践城市精神要有营造城市空间
的人文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建设理念;用人
文精神塑造社区,使之成为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
既保护个人利益的合法性,又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至上
性;既尊重个人的自由空间,又培育人际关系的亲和氛
围。
在弘扬实践城市精神的过程中,营造“城市,让生活
更美好”的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
25、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核心,全面规划市
民素质建设,培育市民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风格,精
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诚实守信、博采众长的风范,
培养市民顽强拼搏的奉献精神,知难而进的敬业精神,
扶贫帮困的关爱精神,崇尚节俭的奋斗精神,敢于创新
的科学精神。
在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规划
城市市民素质建设中,必须明确市民素质教育的目标和
任务,构建切实有效的市民素质教育体系,逐步推动市
民素质教育的实施:一是要把市民素质教育纳入城市建
设总体规划,制定详尽合理的实施步骤;二是市民素质
教育的实施要构建一个既有政府部门引导,又有民间组
织、社会组织参与的网状结构;三是根据不同行业、不
同阶层、不同群体的特点,以不同的载体,展开各种形
式的活动;四是展开市民素质教育活动要与为市民办实
事、办好事相结合,增强对群众吸引力;五是报纸、广
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要开设市民素质教育专
题、专栏,刊播相关市民素质教育的文章和评论,做好
对活动的动态报道。
通过大力宣传,充分发挥活动中的
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推动市民素质教育活动广
泛深入展开。
26、以社会公正公平的体制与机制建设为重点,促动文明社
会、和谐社会。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推动文明
城市创建,就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城市利益分
配的公正公平机制,缩小贫富差别,促动城市经济与社
会协调发展,促动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第一,从市场
经济和依法治国的理念出发,以“公正公平”作为我国城市
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团体的重要旗帜,为促动城市文明,
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第二,建立有
助于社会公正公平的法律制度体系,为推动城市文明、
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
重大意义
27、全国文明城市是含金量极大的城市品牌。
是十分重要的
无形资产和战略资源。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质上是在更
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城市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的具体实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构建和谐社会
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力;创建全
国文明城市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利民工程,实事工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