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

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小学生的优良心理素质已刻不容缓!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主要是培养小学生友好合作、谦让、为别人着想,讲礼貌等优良品质。

如在低年级开展“评、比、看”活动:
比不说脏话,看谁最有礼貌;
比出旗做操,看谁最守纪律;
比清洁卫生,看谁最爱整洁;
比上课听讲,看谁作业最好。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平时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对行为问题要具体分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
帮助学生学习走上轨道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生个性培养的关键一着。

如要求学生做的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
言,当天的功课独立完成等。

平时还要求学生多项生活学习。

常言:“生活处处皆学问”。

对不懂的地方,不能视而不见或冷漠视之,多想多问,结合课本上的知识,去探索思考,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如计算商品房的面积,怎样存款,怎样算利率等,做到学而有用。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人的一生中离不开书,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将受用一生。

在一年级下期就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如《格林童话选》、《三百六十五个故事》等,阅读时要求学生想想:他为什么会这样做?这样做好吗?有哪些可以值得学习的?在中高年级则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阅读内容。

在讨论中,老师欣慰地看到学生能一分为二地评价阅读作品,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这时,老师结合平时生活中、学习中的经历教育学生,使学生再次意识到生活中、学习中事事如意,次次成功是不可能的,要做好随时与困难进行斗争的精神准备,只有从小接受磨练才能养成敢于克服困难和善于困难的品质。

四、培养小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爱,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首先要教育学生热爱学校,关心同学,体贴父母。

要保持校园整洁,看见纸屑在地上马上捡起扔进垃圾箱;扫把倒了扶起放好;同学摔倒流血了刀上帮助;班上的课桌椅坏了积极主动修理;父母生病了在病床前问寒问暖,关心体贴父母等等。

在生活中教育学生学会关心,让关心与爱充溢心灵,在关心他人中找到自己的责任。

五、培养小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教育学生乐观、积极向上,保持良好的情绪
⑴要保持快乐的心态。

我告诉学生:曾经有个国王非常富有,可是他不去想已经拥有的,总想自己没有的,结果整日郁郁寡欢,这个富有的国王一点也不快乐。

快乐是一首歌,是一种心境。

课间与同学们听一支欢乐轻松的曲子,让学生感受快乐,与学生交谈严肃而不失幽默,学生也感到快乐,讲个故事,说说笑话,做做游戏……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愉快的情绪,在快乐中生活,快乐中学习。

⑵要有自信心。

有句名言说得好,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的一切都是通过自己劳动得到的。

教育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把劳动也当成快乐。

如看看自己整理好的房间,自己动手装配好的自行车,修理好的小家电、课桌椅等,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觉得:我能行!
⑶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教育学生自己去找快乐,体验快乐。

如帮助了同学,心里很高兴;对邻居老人做了好事,心里快乐;犯了错误勇于承认,得到老师的表扬,同时心里也轻松了;面对一大难题,埋头苦思,终于找到解题方法,更是快乐无比。

快乐是自找的,我曾出题给学生;有同学书包带子断了,在校门口愁眉苦脸地等父母接,另一种情况是自己抱着书包就近找摊修好了书包,高高兴兴地背书包回家了,你会怎么做呢?
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养成优良的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真正体现素质的本质内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