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联考l历史学科质量分析

高三联考l历史学科质量分析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5月市统测质量分析
年级:高三年级学科:历史
考试时间:2020年5月任课老师:
所带班级:文科5.6班
一、总体分析
本次考试时间为5月4、5号,由商洛市统一组织的联考。

文综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300分,历史学科占100分,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第一题为选择题共12个小题共48分,第二题为非选择题,共5道材料分析题,两道必选题,三道选做题,从三道中选一题,共52分。

试题总体题量适中,难度较大。

总体来看,题目的综合性很强,选择题的难度适中,材料题的难度稍大。

本次考试5班平均分是62.62,6班是57.32分,两个文科班的平均成绩是60分,位居商洛市第一,但是仅比第二名镇安慧源中学高0.76分,相比于上学期末市统测的成绩,优势下降。

二、与同类学校对比分析
1.校内班级对比:
通过表格对比发现,文科班宏志班和志强班成绩差距逐渐缩小,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距也不断变小,宏志班比志强班成绩高5分,题目难度较大,区分度不好,不再直接考察知识,更多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符合高三历史的特点.
这次考试班级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大,通过折线来看历次考试基本上各班的成绩对比变动较大,差的依然差,成绩好的依然好。

文科两个班的差距比较小,文科志强班的进步较大,文科宏志班退步,优秀学生人数减少,低分段人数增加,以后应该加强培优和帮困工作。

2.全市成绩比较
从总体成绩来看,我校仍然位居商洛市第一,但是仅比第二名镇安慧源中学高0.76分,相比于上学期末市统测的成绩,优势下降。

3.我校各小题得分及排名
从各题得分来看,41(2)主要考察英国与中国扶贫的相关内容,题目综合性很高,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概括总结能力,难度比较大。

41.1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学生只是内容的罗列,没有归纳。

第42道材料题主要考察宋代文化的发展情况,对学生能力要求很高,很多知识是需要通过材料内容归纳总结,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较差,导致错误率很高。

从各小题平均分在全市的排名来看,41(1)(2)得分率在全市排名靠后,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较差,思维不活跃,导致得分点不多。

4.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学生:
(1)网课期间大部分学生教材和资料有没有,影响学习的效果。

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习惯了学校的高压政策,网课期间学生面对电脑,老师不能时时关注学生,部分学生思想松懈,导致能力下滑。

(2)部分学生不能做到规范答题。

文综题量较大,学生答题时间紧张,个别学生总是在快要交卷子是才填涂选择题,导致部分选择题错涂,漏涂,多涂,本次考试有四个学生存在选择题填涂错误的问题。

还有个别学生(夏言)粗心大意,导致选修忘记涂题号,选修没有得分。

(3)本次考试全市最高85分,第二名80分,我们学校最高分是寇飞77分,张艳只考了75分。

张艳的基础比较好,但是思维不够活跃,平时教学中在知识扩张方面可能还没有做好。

(4)文综合卷,时间比较紧张,历史排在最后,分给历史的时间更少,加上平时文综合卷练习的比较少,部分学生分配时间不合理,导致历史得分并不高。

(5)本次考试选择题和42题、选修题做得都不错,唯独41题答的比较差,临
近考试学生比较浮躁,不喜欢在材料题,平时在材料题做得不太认真。

(6)学生平时接触外界新知识的机会比较少对于新闻,社会热点了解很少,导致学生知识面、眼界狭窄,思维不够活跃。

教师:
(1)网课不能像课堂上课能够时时监控的每一个学生,有时候上课关注学生较少,导致部分学生网课学习不扎实。

(2)针对历史学科出高分较难的情况,在培优时也适当选取一些较难的试题练习,也针对张艳、张依倩、陈瑞的个人知识体系存在的问题,分别做了一些指导,但是效果似乎不好。

(3)老师每天忙于备课、做题等,疏于关注社会热点、新闻,在平时上课时渗透较少。

(4)教学方法过于保守,包办式的灌输较多,学生自我体会独立思考较少,平时多以自己讲解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5)平时在讲解习题时,给学生分析相对较少,有时仅仅是就题论题式的讲题,做题方法渗透较少。

三、以后教学改进措施
(1)在平时练习、检测中严格要求学生规范答题,避免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

(2)在培优方面,每周四培优时间,要求张艳等三人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精选的试题,对于疑难问题及时讲解,鉴于张依倩和陈瑞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情况,要求他们每天梳理比较生疏的知识点,课间及时指导。

针对张艳思维不够活跃的问题,在培优期间给打印热点知识、热门事件,扩张其知识面,活跃思维。

(3)针对学生41题材料题得分率较低的情况,平时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对待材料题,不能出现应付的现象。

每周二晚自习时间专门练习41题,限定半小时做完两道题,剩余十分钟讲题。

(4)注重学法指导和学生答题习惯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良好答题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及时复习、对比、归纳、梳理知识,让新学的知识迅速建构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并不时地强调并给予指出。

(5)平日讲课多注重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答题习惯,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注重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努力目标
1、抓住课堂,提高学生听课效率,提高文科宏志班和志强班的成绩。

如果下次考试题和这次考试题难度相当,争取五班的平均成绩能在67以上,6班的平均成绩在62以上。

2、提高五班的高分段人数,培养优等生,80分以上达到10%以上,6班及格率在75%以上。

3、将中等学生转化成优等生,关注差生,及格率达到80%。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这次考试之后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情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成绩肯定有所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