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模拟考试质量分析一、成绩二、题型三、计划 1、一、本次考试体现出四大特点:1、与学情摸底考试、xx 省适应性考试相比进步幅度较大。
2、与往年高三年级相比,潜力生多。
3、文理科相比,文科成绩突出。
4、与往年相比,普通班进入种子选手和潜力生的人数多。
二、下一步教学的三项要求:1、扎扎实实搞好三轮复习。
(1)最对本学期教学的三次模拟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和评估,看哪些问题是共性的,哪些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哪些问题是不能解决的,以便提高三轮复习针对性和实效性。
(2)制定好三轮模拟训练的计划。
从训练什么内容、解决什么问题、需要多长时间、采取什么方式等方面做出具体安排。
(3)抓住四项重点。
一是对已经做过的典型题型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训练;二是随时关注近期各种高考模拟试题中的新题型,连同答案印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必要时进行针对性讲评;三是对照近三年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推测高考方向,审视我们的不足,及时予以弥补;四是收集高考真题中的客观试题分类进行强化,以达到回归基础的目的。
(4)加强对学生后期复习的指导工作。
比如查阅错题本、反思模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记忆相关知识等。
2、提高试卷讲评的效度。
(1)两类问题必讲。
一类是教师认为的重点知识和典型题型;一类是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
(2)试卷讲评的基本原则:即讲答案,注重规范;讲问题,注重纠错;讲知识,注重强化落实;讲思路,注重培养能力。
(3)两类问题的讲评方法第一类问题的讲评方法:着重放在考了什么、怎么考的以及如何做答的三个方面。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或进行必要的变式训练,以达到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的目的。
第二类问题的讲评方法:第一种方法。
首先由教师指出问题所在,然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种方法。
先让存在问题的学生暴露思维过程,然后针对错误的思维过程进行剖析,从而澄清错误认识,从中吸取教训。
第三种方法。
教师先给出标准答案,然后让学生对照标准答案进行反思,最后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一、总体评价2011 学年高三语文市二模考试题较规范,没有偏题,试题的结构、考试内容分布、试题类型分布与《浙江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及《2011 年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基本相符,知识点全、覆盖面广,全面考查了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能力。
既体现了新课程高考的要求,也考虑了目前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能暴露出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能明确下阶段努力的方向。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原因分析(一)语言文字运用试卷抽样调查(以下各题抽样都来源于13个班级学生)题号 1 2 3 4 5 6 7 题型考点语音字形成语病句排序语言概括语言运用得分率0.49 0.24 0.60 0.34 0.34 0.55 0.561、语音题。
“着陆”“晕车”生活中常被误读,“刚愎自用”虽复习过,模拟卷中也经常出现,但实际运用不常见,所以这几个字的读音迷惑性大。
正确选项中学生又纠结于“穴位”徘徊于是第二声还是第四声,虽然这个字上一次考试刚考过。
2 、字形题。
“弥天大谎”与“丧失殆尽”有迷惑性,可 C 项“轰然”实在难以看不出,学生容易选错。
3 、成语题。
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成语的使用。
因不了解 B 项的“爽约”的语意和C项“闪烁其词”俗语的确切意义,最后导致失分,但难度适中。
4、病句题。
这次的试题 A 项的句式杂糅 D项的表意不明马上可以排除。
从试卷来看很多学生在 B、 C 之间摇摆。
B 项中中途易辙没有看出来,所以导致失分,失分情况严重。
5、排序题。
这道学生以做两次,本来难度不大,但失分严重。
要解答好这类题,有时语境中的指代词很关键,如果明确这道题中的“这些建筑形象”“这种形象”分别指代哪些具体内容,答案就容易出来。
6、语段内容的概括。
概括时没有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导致内容遗漏没找到要点。
7、图文转换语句题。
大部分的学生能拿到 3分。
学生失分的原因在于没有抓住题干提示“温州市水利机关服务品牌形标识”,不会读取图中信息,进行分析。
答题也缺乏条理性。
教学建议基础知识点的复习要落到实处,这部分内容已复习,但知识点的掌握不容乐观,基础知识选择题回答得好坏有时就决定语文成绩的高低,尤其要重视,需要老师的需掌握的知识做精细的梳理,以便学生识记,加强查漏补缺,特别要对病句题加强训练。
(二)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第8题难度值为 0.15 ,学生失分的原因 B 项和 C 项都不符合原文,导致学生摇摆不定,因错选 B 。
第9题难度值为 0.21 ,这道题难度很大,学生无法判别。
第 10题难度值为 0. 74,难度不大只要找到信息区文章最后一段就可以归纳出来。
文学类现代文阅读第11题第1、2小题难度值分别为 0. 31、0 . 53,部分学生对对文本理解不正确,没有回到文本去理解;答题不完整,也没用理解中心。
第 12题难度值为 0.39 ,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贵”这个词语与下文的“三岁孩童的杰作”这个词语进行对照理解。
部分学生答题没有联系上下文,没有抓住语句中的重点词语,没有抓住中心,以致答题较空泛,失分较大。
第13题难度值为0.37 ,概括画家形象,没有具体答出前后两个方面的要点,学生没有真正把握主旨。
第14题难度值为0.53 ,学生不会很好地根据情节内容、人物形象理解主题,有些学生理解为画家后来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主题,甚至语多臆断。
教学建议1、培养学生细读文本习惯,加强阅读技巧训练,让学生较好把握文章内容与中心;2、要训练答题的角度意识(从内容、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中心主旨等);3、加强答题步骤的训练,使学生答题更规范。
(三)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第 16题难度值为 0.74 ,这道题没有难度。
第 17题难度值为 0.49 ,这道题学生主要在 A 和 B选项中徘徊,因为课内文句掌握不好,学生要加强文言课内文句理解。
第19题的平均分为0.25 ,得分率较低,学生还不能理解句子意思,也没有很好掌握断句技巧,断句要求也较高,一扣一分。
第 20翻。
学生无法文章内容及文中内在第1小度0.46 ,属于度一般翻的句子。
学生能系其他目里的暗示,几个采分不很得分。
一个“唯”,一个“ ”,和一判断句式,学生都能出来。
另一个“ ”,学生造成了障碍。
第2小度 0.43 ,句式“非⋯⋯而⋯⋯”学生有困,其他几个采分点在翻各方面互有得失。
教学建文言知点的复要落到,部分内容已复,但知点的掌握好,尤其要重,需要老的需掌握的知做精的梳理,以便学生,加漏缺,特要断句与翻加,学生掌握技巧。
歌次考的歌内容是柳宗元的《舍弟宗一》。
第 21:考的是歌行字,度 0.43 。
目得非常明确。
大部分同学都能抓住“一身”,“万死”两相比,“六千里”“十二年”两相比,来回答。
但是班中个同学写得不全面,只是两方面内容中的一个方面来分析,只得了 2分,由于理解全面,致失分。
第 22:考的是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度 0.42 。
大部分同学都能用的言概括情感的化,但表达情感的把握不准确。
主要原因是不真,未能抓住干中的二字行具体的分析,反而把凄、哀而惆的情感分析得很致。
《》从度来看并不算,考《》思想的基本掌握。
但是从得分来看,学生《》掌握得很不扎。
第23关于孔子治国思想的解度0.47 ,亮点在于能正确懂文意,概括用明扼要。
不足之在于不懂文本,胡乱解答,学生没有掌握好解方法。
第 24关于孔子的不同回答原因的解度0.48 ,亮点在于能懂干,不足之在于非子“ 利”不理解,不能明确答,没有文中具体点行分析。
古文默写第 25默写度0.69 ,体来大部分学生能背卷上要求的句。
但是真正拿到分也不多,原因在于不会背和写字。
教学建学生背的内容又开始生疏,要加背与默写,特多行默写限。
(四)作文部分此次作文是材料加,没有度,写作内容广泛,但写作向非常明确。
存在的:1、材泛而不深入。
大多数学生得容易,要写的内容很多,忽了材料的精心,得泛泛而;没有真正的感悟和真情感,得无病呻吟。
不符合“要表达真情感”的要求。
2、立意角度不好。
然没有障碍,但很多学生不能正确会命意,致立意的角度不好,写出的文章大多没有新意,只是停留在描写和叙上,多文章有“雷同”感,甚至出幼稚化向,如比多的同学以“去看家” ,与初中学生写看家的文中没有什么区。
所以除了几篇水平好的作文,整体得分不高,最低10分,平均分 37.5 分。
3、大部分同学作文没有“亮点”,言比枯燥,吸引不了卷老的眼球,而“亮点”在考作文中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加大亮点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救措施1、行材,使大多数学生准确掌握精心材能力,正确引同学材料的正确引用,使之有效地整篇作文服。
日常作文,有意引学生注意累言,可以适当做一些有文采言,以提高学生的言能力。
2、加立意,引学生把握最佳立意的能力。
3、正确引导学生继续关注现实关注社会人文,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厚重感和文化气息。
4、规范书写、文面、标点符号等。
三、教学启示针对以上学生试卷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以后的教学方向及重点是:1、查漏补缺,落到实处。
如字词音形义要特别关注常见易错的;词语运用和病句辩析充分利用错题集,关注范例,做好必要的积累;默写题几句中一般有三句出自“背诵参考篇目24篇”,这 6分必须全得。
复习的后阶段可以采用小题训练的形式,四道基础题加上默写题,一天一张,每次 10钟,让学生做到熟能生巧。
2、加强古诗文阅读的复习。
本次古诗文阅读学生整体的得分率并不是很高。
所以今后要加强对文言文各种体裁的练习,不仅仅是做人物传记类的文章。
还要加强对《论语》的复习,因为《论语》的博大精深,如果希望学生能深入的领会其中的思想难度很大,所以还应该是侧重学生的背诵上面。
在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熟悉每篇课文的基本思想,特别是10篇教读课文。
还要加强诗歌鉴赏的复习,除了解题方法的指导,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多接触诗歌,多读诗歌,从而减少对诗歌的畏惧心理。
3、加强答题训练,提高表述能力。
从答题情况来看,一些学生答题不规范,审题不仔细,以致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另外,学生表述水平总体偏低,要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平时可多做些短句练习,多思考比较,多咬文嚼字、仔细揣摩、反复修改,从而提高语言感知能力。
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表述时注意分条分层,从不同方面来回答问题,从而合乎评卷“踩点给分”要求。
4、加强作文审题指导和写作训练。
这次作文学生因审题失分的较多,所以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是要重视学生的审题指导,这种审题指导并不一定要在作文课上,其实每一堂课的前几分钟我们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则材料,进行审题指导。
四、几点建议本试卷总体来讲很不错,有一定的区分度。
但也存在美中不足之处,创新题很少,题型没有很好地紧跟一模题型,题型有点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