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社会工作介绍国外医务社会工作得发展已有上百年历史,在医务社会工作在卫生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演着不可替代得作用,促进了医院各部门、患者、社区、家庭等各方面的相互协调。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发达城市如上海,医务社会工作逐渐兴起。
2000年上海东方医院正式成立了我国首家医务社会工作部。
目前,我国已有十余家医疗机构相继出现了医务社会工作者。
医务社会工作定义医务社会工作就是把社会工作得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协助病人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相关得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以提高医疗效果。
医务社会工作不但能促使病人早日痊愈,保持身心健康,而且协助解决产生疾病或因疾病而产生得各种社会问题,预防疾病得蔓延与复发,使病人精神振作地重新适应社会。
医务社会工作处理问题分类对于医务社会工作而言,在实务的过程中大致会遇到如下几大类相关的问题:1、医疗适应问题,包括:(1)抱怨医疗处置失当。
(2)要求特定治疗。
(3)拒绝医疗。
(4)无法适应疾病症状。
(5)无法适应治疗或检查产生的副作用。
(6)不恰当的医疗期待。
(7)对疾病治疗的不了解。
2、入院和出院问题,包括:(1)认为病情未愈,不宜出院、转院,或者认为住在本院是应得权益而拒绝出、转院。
(2)无法处理出院后的照顾。
(3)对其他医疗设施不满,不愿转出。
(4)门诊追踪困难。
(5)对出院后的病况不安。
(6)要求转往特定医院。
(7)需要人力工具协助。
(8)无处可去,待安置。
(9)家人或亲友拒绝照顾。
(10)纠纷未和解,或私人事务不愿出院。
(11)住院安排问题。
(12)不辞而别,自动出院。
3、伤残复健问题,包括:(1)无法接受伤残。
(2)不了解伤残复健。
(3)拒绝复健。
(4)需要复健用具。
(5)需要复健计划。
(6)需要人力协助。
(7)需要技艺(职能)训练。
(8)残障鉴定4、适应问题,包括:(1)对医院设备不满。
(2)与医护人员关系不良。
(3)与病友关系不良。
(4)抱怨其他服务人员。
(5)对治疗环境焦虑。
(6)缺乏负责照顾的关键家属(包括:家属不愿照顾、无法照顾或无家属照顾)。
(7)无法接受院方规定。
5、家庭问题,包括:(1)婚姻问题。
(2)两代间冲突。
(3)手足失和。
(4)家庭关系冷淡。
(5)家庭缺乏支持系统。
(6)家人关系病态联合、家庭成员无法独立发展。
(7)关键人物死亡或伤残,家庭濒临解组。
(8)遭遇重大意外(如火、风、水、赈灾)。
(9)子女教养问题。
6、经济问题,包括:(1)医疗费用问题。
(2)家庭生活费问题。
(3)丧葬费问题。
(4)看护费问题。
(5)购买伤残器械和用具费用问题。
(6)住宿费问题。
(7)其他经济需求。
(8)对收费有疑问。
7、情绪问题,包括:因疾病、治疗、个人生活事件、医疗团队、病友关系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情绪困扰,以及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或器质性脑部疾病。
8、安置问题,包括:(1)无负责照顾的关键家属(含家属不愿或无法照顾)。
(2)居家设备不适当。
(3)不宜返家,需暂时机构收容。
(4)需长久性机构收容(5)暂时性家人安置问题。
(6)长久性家人安置问题(寻求收养家庭)。
9、高危机案例筛检。
10、其他相关问题。
医务社会工作的工作手法1、个案工作在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领域中,个案工作是最主要的工作方法。
医院中,病人向社工求助有以下途径:(1)医生的介绍,(2)护士及其他医护人员的介绍,(3)病患或其家属、亲友自行要求协助,(4)社会福利机构转介,(5)社会工作者主动发现。
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病情后,将根据对病人的心理、家庭、职业、社交等的了解,像医生写病历一样,写出关于病人的社会历史(Social history)记录,涉及病人得病的原因及其所处的环境,并做出评估与处理计划。
社工对病人社会历史的考察为医生正确的医疗诊断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同时也为社工自己的工作明确了方向。
2、小组工作小组工作在医院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组织病人小组集体活动的方式,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交流与影响,来获得情绪的宣泄、经验的交流、积极人生观的建立,从而建立起面对疾病的积极人生态度。
小组工作也经常应用于病人家属,通过病人家属之间交流照顾病人的经验,分担情绪困绕,从而使病人获得较好的照料。
小组工作也可应用于医护人员与病患者之间,使二者得以及时沟通。
如为某种或某类疾病开设的小组或团体,如糖尿病俱乐部、开心俱乐部(心脏病)、肾友会(尿毒症)等。
3、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的应用与医院树立良好公众形象的努力联系在一起。
医院通过为社区设计公共卫生方面的服务方案和在社区卫生保健服务中推广卫生教育和社区复健计划的实施,从而力图与居民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
医务社会工作者还利用社区工作的手法组织和培训志愿者参与医院的医疗服务。
经常开发与联系社区中的社会资源,也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特色之一。
除此之外,医务社会工作者还在医疗团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所谓的医疗团队是指针对某种或某类病人治疗形成的不同专业人员的集合体,通常包括医师、药师、护理人员、社会工作者、物理治疗师、语言治疗师等,通过不同专业知识技巧优势的综合发挥来达到救治病人的目的。
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1、咨询者医务社会工作者作为咨询者,写下病人的社会历史(Social history) 记录供医护人员参考,这种记录以其对病人心理社会致病因素分析的准确深入对于医护人员的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住院病人,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经常的咨询服务,将其掌握的病人心理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反映给医护人员,将对及时调整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医务社会工作者以对病人家属心理状态的深刻把握和适当的舒解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手术病人,在许多情况下他们感到情绪的紧张与恐惧,医务社会工作者将给病人以心理安慰和辅导,使其从痛苦的状态中解脱,得以更好地配合治疗。
2、促进者医务社会工作者运用个案工作方法,通过为病人提供咨询辅导,了解病人的心理社会问题,而且要通过辅导使病人认识自我战胜疾病、解决问题的潜能,并且帮助病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病人为中心”医疗服务模式特别重视病人的参与,但是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又不能将过多的时间用于调动病人的参与意识,医务社会工作者作为促进者,正好发挥这一作用。
医务社会工作者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通过小组集体活动的方式让具有相同或相似境遇的病人、病人家属等相互交流对抗疾病的经验,从而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获得实际的经验。
病患者家庭常会因为疾病的突然出现而导致家庭问题丛生,这影响了病人的治疗效果。
医务社会工作者帮助病人家庭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病人的治疗,这也是医务社会工作者促进者角色的发挥。
3、经纪人经纪人的角色认为案主的需要可以通过社会服务机构、制度、资源与机会的分配更有效地得到满足。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案主更成功地完成生命任务或者克服与缓解目前的困难。
医务社会工作者充当经纪人的角色,就是要站在为病人谋福利的立场上,为病人争取医疗资源、社会资源。
对于医院救治经济困难病人的问题,医务社会工作者发挥经纪人的角色,可以把现在被应用并证明行之有效的体制外解决方式变成一种常规的方法,充分调动各种可资利用的社会资源为经济困难病人服务。
对于心理门诊的问题,医务社会工作者具有为病人寻找良好医疗资源的责任,将具有心理问题的病人转介给心理医生是其经纪人角色的体现。
医务社会工作者初步判断病人是否患有心理疾患,然后与临床医生商讨是否将其转介给心理医生,这就建立起了心理治疗的两级体系,真正做到了“以病人为中心”。
医务社会工作者组织志愿者参与医院医疗服务,也是其经纪人角色的发挥。
通过训练志愿者参与门诊、病房之服务,可以帮助病患者和医院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
4、倡导者医务社会工作者作为倡导者的角色与经纪人的角色也是联系在一起的,可以在多个层面发挥作用。
首先,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作为病人的代言人,向医院转达病人对医院服务的意见,并对医疗服务的改善提出建议。
其次,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将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病人的心理社会问题加以整理、分析,提供给医院相关部门,这将为这些部门制定医院制度提供客观依据,同时维护了公众的利益。
再次,医务社会工作者通过对医院所在社区病人的心理社会状况的掌握,可以为医院制定有针对性的社区卫生保健宣传计划,为社区居民服务,提高医院在社区的影响力。
最后,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设计调查问卷对社区的医疗需求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对医院正确定位起到重要作用。
5、调解者对于作为调解者的社会工作者来说,他是处在中立的立场上,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而对于冲突的各方及达成的共识没有任何既得利益。
医务社会工作者发挥调解者的角色,对于解决近年来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在医疗纠纷的预防和解决阶段,一个中立的角色特别重要,医务社会工作者就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
由于医务社会工作者对医院的相对独立性(具体措施将在本文第四部分论述),其中立的身份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偏不倚的应对纠纷的方式。
一方面,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将医院从无休止的医疗纠纷的泥潭中拉出,另一方面也维护了病人的正当利益。
医务社会工作者作为调解者,在对医疗纠纷的预防、调解、仲裁等各个阶段都可发挥积极作用。
医务社会工作这一职业的引进是解决日益围绕我国医务界的医疗纠纷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卫生系统引入社会工作的意义建立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将社会工作者引入医疗机构和整个卫生系统,是解决日趋严峻的医疗卫生问题的迫切需要。
如果现行医疗卫生服务状况结构性改变和制度创新的话,能改善普遍性的社会不信任和医患之间结构性的紧张状态。
建立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建立多学科专业人员合作的医疗团体与现代卫生保健体系的迫切需要。
医疗卫生行业是专业技术人员最多、最密集、最集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要求最高和专业团队合作程度最高的领域,社会工作者是现代卫生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专业技术人员,医院是否设立医院社会服务部或社会工作部的机构,已成为衡量、评价医疗服务质量与现代化程度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之一。
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有助于改变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价值观念,培育现代取向的价值观念,塑造现代医疗文化环境,协助医院跟患者之间建立新型、平等互惠的医患关系和专业代理关系,充分体现医学与社会工作“共同”的专业价值观,共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