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PPT课件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感谢你对我这节课的配合!
6、关于这首诗,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吗?如果有, 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五、结合前面四个环节,静下心来想一想: 当我们面对一首陌生的诗歌时,我们怎样一步步走进 去?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读熟,理解大意 3、抓关键句子 4、结合全诗内容,逐字逐句体会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诗句内容我知道:
“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 不得志,最后抑郁寡欢而死。
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 其诗构思新奇,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 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创作背景:
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 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 玉阳山学道。其间与一位女道士相识相恋, 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 的内心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感情,因此, 他只能以诗记情。
(请你勇敢的和同学们分享,无需拘泥于本诗。)
二、朗读诗歌
1、默读诗歌,借助工具书扫清字音障碍。 师提醒大家应注意的字音:wèiFra bibliotekkān
为
看
2、组内两人结对互相听读,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节奏:四三、二二三
3、小组内部齐读,展示
三、理解大意
(一)组内自主学习
1、默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及小字介绍,疏通大 意。 2、组内对子互译,一人读诗,一人说大意。 3、组长组织成员交流,取长补短,选出最优。
雄县板东中学
九年级语文教师刘翠明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2、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读悟结合, 学习解读诗歌的方法 3、品悟诗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知人论世:
(默读下面对诗人的介绍以及课下小字解释,读后将你 的收获、感受或评价等用勾画或批注的方法记录下来)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
3、咬文嚼字
句式:诗中的某字、某句的含义是……我体会出……的情感。
4、那时那地:从以下介绍中,你又体会出作者的哪些心情?
李商隐与自己的恋人相识相知,却不能被外人知道,虽相隔不 远,却不能见面。人生能有几个与自己相识又相知的人呢?
我推测他当时的心情: 悲伤、难过、焦急、失落。
5、归纳诗歌主旨。
这首诗感情真挚,缠绵委婉,通过咏叹忠贞的爱情,表达了浓郁的离 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1、李商隐在《无题》中抒写浓郁的离 别之恨的名句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2、抒写缠绵的相思之苦的名句(常用来 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 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的诗句是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4、诗中通过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 己情感的诗句
(二)小组展示,要求语言通顺,力求语言完美。
四、体悟情感
(组内互助学习,组长带领。)
1.锁定诗眼
再次默读本诗,勾出诗中直接表达离别之恨的句子。在这句话中,圈 出一个你认为最能表现作者当时的心情并且内涵丰富的字。
2.解读诗眼
比较揣摩两个“难”字有何不同? 前者为“困难”,写出情人相见之苦;后者为“痛苦”,写出离别之 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