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立面调研报告
史密斯住宅——理查德· 迈耶
从史密斯住宅已经可以看到 成熟的迈耶设计风格,这座独立式住 宅通体洁白,有明显的几何形体构成。 在许多方面,如几何形态、坡道、色 彩以及上下贯通的客厅等都延续了现 代建筑的语言。但是迈耶独特的风格 在于他丰富了建筑语汇,吸收了立体 主义的精髓,将建筑与场地、环境有 机地联系在一起。 史密斯住宅以“顺应自然”的 理论为基础表面材料采用白色以 绿色的自然景物衬托使人觉得清新、 脱俗。使史密斯住宅与周围环境的和 谐关系。在建筑内部运用垂直空间和 天然光线在建筑上的反射达到富于光 影的效果
千禧教堂——理查德· 迈耶
以直线为主,不时穿插曲线的几何体中, 透过比例优雅的玻璃墙面,清楚地显现出内 部的景象,这些由纵深感的空间与白色实墙 的交替更迭,产生了某种特殊的韵律感和节 奏感,他们不是出自同一构图因素的多次重 复,也不是出自单方面强调水平垂直感,而 是通过某种内在的呼应起作用,使他得建筑 充满了某种艺术的品味,让人有一种舒适, 柔和的感觉,也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 该建筑与周围环境有机结合,特别 是三片弧墙的闪亮一笔,使建筑脱胎换骨, 室内光线经过弧墙的反射,一定显得静谧和 洒脱。 “白”是迈耶建筑不可缺少的元素, 而白的墙就像画纸,光影就在其上自由的作 着移动的图画。
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赖特
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外部非常朴实无 华只是将博物馆的名字装饰了一下。平 滑的白色混凝土覆盖在墙上,使它们仿佛 更像一座巨大的雕塑而不是建筑物。 建 筑物的外部向上、向外螺旋上升,内部的 曲线和斜坡则通到6层。螺旋的中部形成 一个敞开的空间从玻璃圆层顶采光。
作为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核心,由螺旋上升的室内坡 道所环绕的圆形大厅承袭了西方教堂中人与精神世 界的关系——精美的圆形穹顶天窗把自然光过滤成 纯净的光芒让置身于其中的人们感受到神秘的距离, 从内心深处升起对崇高的敬意。赖特所设计的这条 坡道让人们得以接近顶端然,而坡道的尽头仍然是 玻璃顶的隔阂,一切并没有真正发生。但这恰恰为 圆形大厅的未来暗示了突破的可能。
玛利亚别墅——阿尔瓦· 阿尔托
玛利亚别墅是一处宁 静优美的场所,适合于人 的生活需要,住宅四周是 一片茂密的树林。总体以 大的几何体块为主,阿尔 托采用了经典的L型平面 塑造出了一个长方形庭院, 既利于北欧房子的保暖, 又有北方人所需的安定感, 室外半围合空间,既便于 生活起居,又容易和自然 环境结合,在这座建筑中 精心安排了起居和服务空 间,体现了对私密性的考 虑。
朗香教堂——勒· 柯布西耶
这是一座位于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 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超 常变形,怪诞神秘,如岩石般稳重地几立 在群山环绕的一处被视为圣地的山丘之上 。 面的墙被称之为“光墙”,这个墙体很厚, 上面留有一些不规则的空洞,室外开口小, 而室内开口大,比例奇特,靠外墙的部分 装上教堂里常用的彩色玻璃,同时,墙体 和屋顶的连接并不是无缝的,而是有一定 间隙的,她的三个弧形塔把屋顶的自然光 引入室内,这些做法使室内产生非常奇特 的光线效果,而产生了一种神秘感。 教堂的三个竖塔上开有侧高窗, 它以一种奇特的歪曲的造型隐寓超常的精 神。教堂要求简单造价不高,是一个表意 性建筑。
பைடு நூலகம்
道格拉斯住宅 ——理查德· 迈耶
道格拉斯住宅 位于美国密执安州在基 地的西向,是以风景著名的密西根湖,而于基 地东侧的是联结交通的乡村道路。 迈耶在该建筑中运用了大片框架玻璃, 金属的栏杆扶手,还有公共、私密空间实虚变 化和量体垂直与水平处理手法等…
该建筑最大的败笔之处在于:为 了要使住宅面向密西根湖,而将房子 的座向配置成东西座向。如此一来, 那大片的框架玻璃,也因为没有任何 的遮蔽,而有相当严重的西晒问题。 在起居室,每天下午总有几个小 时,有着刺眼的阳光,而使其空间无 法使用。 但是整体而言,道格拉斯住宅仍 是相当成功的 。
建筑外立面设计调研报告
——Building facade design Research Report
姓名:许传芬
班级:环艺八班
导师:高建峰
中银大厦——贝聿铭
中银大厦结构采用4角12层高的 巨形钢柱支撑,室内无一根柱子。 建筑立面犹如一把锋利的剑,划 破苍穹,整座大厦的立面以蓝灰色玻 璃作为幕墙,它贯灰色穿以规范的 45 穿以规范的450度角的斜向装饰线,使 由上至下的三角饰线,产生重叠感, 又在重叠中发生变化,从而有了向上 的动感,形成一种颇为突出的风格。 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著 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 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代表中国。 通常建筑物的顶层是机械房,而 贝律铭却将中银大厦机械房安置在第 六十九层,在其上层创造一个充满阳 光的玻璃厅,引进阳光,引进风光, 将人们对空间的感觉引进至高的层次, 结合阳光与空间则是贝聿铭一贯的设 计手法。
苏州博物馆——贝聿铭
在整体布局上,博物馆新馆巧 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世界文化 遗产拙政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拙政园、 忠王府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 诠释。”新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 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 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 然而,新的屋顶已被科技重新诠释, 并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玻 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 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 为参观者提供导向。 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 辉映,它将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 现代化延续。许多人反映,看新馆 设计,越看越有味道,会感到一种 震撼心灵的效果。
肯尼迪图书馆——贝聿铭
肯尼迪总统图书馆是一座倚海矗立,黑白分明的 现代化建筑。是一套几何图形的组合,一个圆台形体, 一个似长方形,似三角形的竖体,一个横长条体。建 筑主体上有一块大面积突出的黑色玻璃幕墙,镶嵌在 全白建筑正面上,整座建筑造型独特简洁,反差分明 。 基地临海,于是海景成为了基地中一个 可以 充分利用的有效条件,建筑师爷充分利用了这一条件, 建筑中央的玻璃静思大厅, 宛如海岸边上矗立的一座 灯塔,而当人们不如这个玻璃大厅的时候,极易被从 屋面、 玻璃 幕墙上洒下的阳光与一览无余的苍天碧 海交相辉映的景观所触动。基地周围是 大片的绿地, 在草坪上三三两两的点缀着树木 ,游人们漫步在这里, 绿草蓝天,静谧安详。在海湾广场的绿地上陈列着肯 尼迪的小单桅帆船 ,船头直指蔚蓝的大海,来到入口 广场,可以看到广场中间设置的既是视觉中心又起到 引导人流方向作用的花坛,这可以说是在基地景观上 一个很好的处理。波士顿属于滨海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降水少,降水主 要集中在夏季,因而建筑采取集 中式布局,有利于节 能保暖。
玛利亚别墅——阿尔瓦· 阿尔托
波形面试阿尔托设计手法 的一大特征,画室的外形使用 这种手法时是考虑了功能因素 的,同时也为建筑艺术塑造了 新的空间形式,产生了动态, 隐喻着自由、奔放的性格。
玛利亚别墅——阿尔瓦· 阿尔托
在立面的色彩和质感处理上,阿尔托运用了不同的设计 手法,力求别墅外观的自然、独特。比如,二层的画室是从 底层升起的一座塔楼,外表覆着深褐色木条,立面的其他部 分是白色砂浆抹灰,产生了动态感。同时木材本身的纹理颜 色也有细微变化,看上去不那么单调呆板 。
玛利亚别墅——阿尔瓦· 阿尔托
雨棚在形式上采 用自由 曲面,雨水池、画室和地面景 观形成呼 应。未经修饰的小 树枝排列成柱廊的模样,雨篷 的曲线自由活泼,从浓密的枝 叶中露出一角,颇有几分乡村 住宅的味道。
维也纳分离派会馆——奥别列兹
它最大的特征就是那颗金色的圆顶,由一片片金色 的月桂叶组成。 整个建筑的特点是整洁的墙面,水平的线条和平 屋顶…… 奥别列兹在设计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矩 形的大与小的对比、横与纵的对比,方与圆的对比, 明与暗的对比,石材与金属的对比等。 会馆看起来庄重、典雅,而安装在建筑顶部的大金属 缕空球使这个厚重的纪念性建筑变得轻巧活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