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四单元世界古代史近代史时古代文明的交融作业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2018年中考历史第一篇教材梳理复习第四单元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第16课时古代文明的交融作业|基础夯实练|1.[2017·东营]“中国万达”2017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于5月7日举行,该项赛事举办十年来,已荣获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等多项荣誉。
与马拉松运动起源相关的是( ) A.希波战争 B.布匿战争C.罗马帝国的扩张 D.特洛伊战争2.[2017·衡阳]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足迹远达印度。
在他统治下,诞生了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
他的传奇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他是( )A.伯利克里 B.屋大维C.亚历山大 D.穆罕默德3.[2017·江西]“罗马从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共和国转变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是突然而惊人的,这使人联想起亚历山大的征服。
”下列对材料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 A.罗马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同时建立B.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帝国C.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共和国D.罗马取得布匿战争胜利后称霸地中海4.[2017·烟台] “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个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入乡随俗”。
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5.[2017·聊城]下面这幅漫画的主题应是( )A.文明交流 B.民族融合C.习俗差异 D.国家冲突6.[2017·怀化]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克人的手。
”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是( )A.中国人 B.阿拉伯人C.法兰克人 D.罗马人7.[改编题]如果开展一次以“古代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交流”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下列可纳入的重要史实有( )①马可·波罗来华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游④亚历山大大帝东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2017·泰安]下列关于楔形文字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B.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C.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D.由古代埃及人最早创造和使用9.[2017·益阳]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创立的宗教是(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C.道教 D.佛教10.[2017·枣庄]由圣诞卡、圣诞树和圣诞老人,可以联想到每年12月25 日西方传统的“圣诞节”。
这一节日与下列哪一位人物有关( )A.耶稣 B.释迦牟尼C.穆罕默德 D.犹大11.[[2017·攀枝花]世界三大宗教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且风格迥异的建筑文化。
下列图片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无关的是( )A.麦加大清真寺B.洛阳白马寺C.巴黎圣母院D.希腊帕特农神庙12.[2017·安徽]科学引领未来。
最早提出下图原理的科学家是( )A.阿基米德 B.瓦特C.牛顿 D.爱迪生13.[2017·泰安]古希腊的一部世界文学名着,再现了古代希腊的社会图景,成为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史料。
这部作品是( )A.《俄底浦斯王》 B.《天方夜谭》C.《荷马史诗》 D.《神曲》14.[2017·盐城]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下列作品属于古希腊戏剧成就的是( ) A.《荷马史诗》 B.《俄底浦斯王》C.《天方夜谭》 D.《哈姆雷特》|能力提升练|·15.[2017·东营]下列表格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16.[改编题]下列属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代埃及的文明成果的有( )①金字塔②甲骨文③象形文字④种姓制度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仔细观察《丝绸之路》示意图(1)材料一中的商路上,古代中国输出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商品是什么?它最远可以运到A 国,该国是指当时哪个国家?材料二仔细观察《佛教的传播》示意图(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B处是哪个国家?佛教传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材料二中C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它有哪些成就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发展?材料三仔细观察《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示意图(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传播的使者。
你认为当今文明交流应具备哪些条件?参考答案1.A [解析] 公元前490年,在希波战争中的马拉松平原战役中,雅典人获胜,派战士菲迪皮茨返回雅典报捷。
他一口气跑完漫长的路程,向雅典人呼喊:“雅典得救啦!”说罢倒地气绝而死。
为纪念这位英雄,后来,人们设立了马拉松长跑项目。
故选A项。
2.C [解析] 本题考查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后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故选C项。
3.D [解析] A项错误,罗马帝国于公元前27年建立,比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后期)建立的时间晚;B、C两项错误,罗马共和国为争得地中海霸权,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最终取得胜利。
D项正确,罗马取得了布匿战争的胜利,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4.D [解析] A、C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B项与题意不符,可排除。
罗马帝国经过不断地扩张,到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罗马文化逐渐渗入到它统治的广大地区,所以才有了“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一谚语。
故选D项。
5.A [解析] “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创造的,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6世纪,“阿拉伯数字”的写法已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此后“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
漫画体现了文明的交流,A项是正确选项。
6.B [解析] “阿拉伯人的口”是指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所以阿拉伯人搭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故选B项。
7.A [解析] ①②③均体现了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的相互交流,④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这一事件与中国没有联系,没有体现中国与世界文明的交流。
故选A项。
8.A [解析] 楔形文字是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A项正确,D项错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是甲骨文,B项错误;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埃及象形文字,C 项错误。
9.D10.A [解析] 圣诞节是基督教的节日,基督教会确定耶稣出生的日期是12月25日,并将这一天定为“圣诞节”。
A项是正确选项。
11.D [解析] 麦加大清真寺与伊斯兰教有关;洛阳白马寺与佛教有关;巴黎圣母院与基督教有关。
故D项符合题意。
12.A [解析] 图片反应的是杠杆定律,古希腊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是杠杆定律的发现者。
A项是正确选项。
13.C [解析]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着名的英雄史诗,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
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C项是正确选项。
14.B [解析]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着名的英雄史诗,不是戏剧,A项错误;《俄底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之一,是古希腊的戏剧成就,B项正确;《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C项错误;《哈姆雷特》是英国着名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
故选B项。
15.B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雅典一度达到全盛的原因是伯利克里改革,A项错误;“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是由于阿拉伯人的传播,与《马可·波罗行纪》无关,C项错误;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的军队攻陷,拜占廷帝国灭亡,D项错误;所以正确选项是B项。
16.C [解析] 金字塔和象形文字属于古代埃及的文明成果,①③正确;甲骨文是古代中国的文明成果,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②④错误,排除包含②④的选项。
17.(1)商品:丝绸。
国家:大秦。
(2)国家:古代印度(天竺)。
主要原因: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特权;“忍耐服从”的说教,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人们精神寄托的需要。
(3)成就:壁画;佛像;佛经等。
(4)东方向西方传播:把中国四大发明传向西方;改造并传播印度人的计数法(如答出把“东方的胡椒、肉桂、丝绸等传到西方”“把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传到欧洲”也可)。
西方向东方传播: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也传向东方。
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科技的发展;政府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经济的发展;杰出历史人物的推动等。
[解析] 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答案,中国丝绸在当时闻名世界。
大秦即古罗马。
第(2)问依据地图及题干关键词“佛教”可知该国是古代印度。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佛教宣传的教义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得到统治者支持等,有利于传播。
第(3)问依据图示和题干可知该艺术宝库为敦煌莫高窟,由此可知其成就。
第(4)问结合所学科技文化知识在东西方交流的史实即可作答。
另一小问从国家政策、国际环境、经济发展及杰出历史人物的作用等方面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