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音乐史知识梳理

西方音乐史知识梳理

古罗马一.古希腊.古希腊A件古希腊乐谱,记谱法失传40人们挖掘出1.特点:2..单声部a.自然音加变化音b密切结合 c.音乐,舞蹈诗歌.常有乐器伴奏d.器乐:3代表理性思维 a. 弦乐器-里拉琴常用于史诗弹唱),光明神()(b. 管乐器阿芙洛斯管代表感性思维-酒神常用于悲剧合唱.著名人物:4.毕达哥拉斯-a音乐理论家、哲学家、数学家,从数字的角度研究音乐b.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音乐的论述涉及研究音乐的社会道德与审美做用c.阿里斯多赛诺斯-著作《和谐的要素》提出了四音音列5.代表作品: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荷马.a总结:6.但是古希腊音乐作品虽然没有直接流传下来,古希腊的音乐文化精神却深深影响着西方音乐的历史古罗马B..大体分类为实用音乐与娱乐音乐1配合多神制度中世纪:概述A.世纪a. 5-15时间为公元黑暗的十b.在音乐史上称为宗教的十个世纪()个世纪音乐事件B.格里高利圣咏公元5-9世纪1.a.格里高利圣咏之前的宗教音乐——Ⅰ.安布罗斯圣咏(米兰主教圣·安布罗.编斯写圣)歌法兰Ⅱ.高卢圣咏克的Ⅲ.西班牙的莫萨拉比圣咏b.格里高利圣咏的建立——公元6世纪末,教宗格里高利一世为了统一教会仪式,编《唱经歌集》,称为格里高利圣咏分类——现存的早起格里高利圣格里高利圣咏c.法兰一种是咏分两类,古罗马一种是克抄本,本。

的特征:d. 格里高利圣咏是单音音乐,拉丁文词,男声演唱,乐谱.Ⅰ只有音高而无节拍的记录。

弥撒弥撒仪式中使用。

.Ⅱ每日祈祷的日课和弥弥撒和常规弥撒两种——专用分专用、《慈悲经》如《哈利路亚》常规弥撒如撒《羔羊经》演唱方式:交替式、应答式、独唱或齐唱Ⅲ.的直接咏唱方式它有三种词曲关系:音节式、花唱式、纽.Ⅳ姆式多利亚、弗利几亚、利调式有八种类型Ⅴ-.迪亚、混合利迪亚以及派生出的四种副调式2. 中世纪世俗音乐公元9-13世纪a. 欧洲公元10世纪就有流浪艺人记载,12、13世纪在法国流传起来.南部,中心为普罗旺斯,后来法国b. 发源地为.北部发展到法国.南部的特罗巴多用奥克语演唱、北部的特洛c 威尔用奥依语演唱.游吟诗人一般来自贵族,多为骑士,也有国d王,有自作词曲自己演唱也有委托流浪艺人演唱,内容大量是爱情歌曲。

.它的旋律越剧清晰而且具有诗韵的节奏,虽e然采用的是中世纪但运用了变化音而近似于近代的大教会调式,小调《纽伦堡的名歌手》瓦格纳f.德国:名歌手,对其进行了描述复调音乐——世俗与宗教抗衡的过程3.a. 重要流派——巴黎圣母院乐派b. 重要人物——莱奥宁、佩罗坦c. 五种体裁——平行或花唱奥尔加农、克劳苏拉、迪斯康特、孔杜克图斯、经文歌d.历史——世纪最早有记载的复调音乐出现在9Ⅰ.西方末的是在的奥尔加农初期格里高利圣咏下方,一音对一音的附加一个平行四或五度声部移至上方并与圣咏形成反行或斜之后行,特点是之后又出现花唱的奥尔加农下方定旋律声部巴黎圣. 12世纪后期至Ⅱ世纪,形成了13出现两,母院乐派名重要僧侣音乐佩莱奥宁、家——罗坦奥尔奥尔加农,其中花唱的莱奥宁擅长风格的段落段落于迪斯康特加农奥尔《交替出现。

——克劳苏拉著加农大全》佩罗坦擅长3-4声部的迪斯康特,两个声部由对应的节拍模式互相协调迪斯康特上方迪斯康特声部与下方圣咏声部不仅有反或且两声部由对应节拍斜向进行,模式互相协调不再以三个声部的复调音乐,孔杜克图斯为基础,三声部采用一致圣咏节奏原将二声部1250A.D.后,克劳苏拉经文歌世来哼唱的上声部填词而成,13低声部为拉丁文经文歌纪典型的而上两个声部的旋律配唱的,圣咏法文世俗歌词中世纪的记谱法4.~, 中世纪的乐谱被称为纽姆谱音符为纽姆符a.的红线和一根代表小字两根线,一个代表F纽姆符围绕着线记录下的黄或绿线.c一组来b. 11世纪,僧侣规多采用了四线谱。

用do re mi fa sol la 来教唱六声音阶c. 13世纪,复调音乐的发展推动了记谱法的改进。

德国弗朗科在著《有量音乐艺术》,总结了一种实用的有量记谱体系。

成为西方节奏记写发展的依据。

5.新艺术 14-15世纪此称世纪的音乐.14 a.新艺术在中世纪指维特法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借用一篇论文的篇名。

利音乐的世俗化是这一时期的新的重要倾向。

b.其贡献为:.c 代表人物——法国马肖,经文歌Ⅰ.更加世俗化把宗教Ⅱ.音乐中的复调技巧用于世俗体裁的、维勒莱、回旋歌叙事歌Ⅲ.他最早创作完整弥撒《圣母弥撒曲》的刻板,充溢——没有法国 d. 意大利、、猎歌生活情趣,体裁有牧歌兰迪兰迪尼“巴拉塔,代表人物终止式”尼三.文艺复兴时期1430-1600 A.D.1:,时间A. 概述的文化古希腊罗马2.通常是指人们对发生兴趣.思想核心跟随人文主义思潮3.与文学密切结合4三,三个国家、三种风格B, 勃艮第乐派——特点:两个重要人、、三种体裁度音程物十五世纪早期到十六世纪中叶1.源自欧洲大路的经济发达的北部低地地2,区3. 旧称是尼德兰乐派4 . 兴起于比利时、荷兰、勃艮第公爵领地(法兰西东北及中部)5. 历史:作曲家吸收邓斯泰伯勃艮第乐派a.音意大利尔等英国音乐家风格及复调音乐传统法国乐因素,结合三度音程b. 音乐自然、柔和、明亮,成为主要的旋律和和声音程人物:6.这一体裁创作 a. 迪弥撒曲费为弥撒,他的奠定基础为定旋有以圣咏曲律也有以世俗曲调为定旋律统不是各唱各的词,经文歌一唱拉丁语词勃艮第的一种世松(尚保)俗法文歌词歌曲持传统风格尚本舒瓦.松创作最为突出,b旋律动人,情感细腻C. 弗兰德乐派重视低音声部,弥撒曲1.奥克冈——与经文歌使四声部合唱音响丰满、100多首经文歌18首弥撒曲2.若斯坎、——70首尚松,在他的复调音乐作品中,主调和声明显成熟3.拉索——·2000多首作品包括文艺复兴西欧各国几乎全部音乐体裁将弗兰德乐派的传统发展至顶峰·以形象和戏剧性的音乐表现歌词,大量运用主调风格,甚至采用半音化的手法D. 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1. 马丁路德——主持创造出有时代特点和民族气息的德语的众赞歌新教圣2. 瓦尔特——出版了第一本众赞歌集,众赞歌最初为单声部,后逐渐演变为旋律在高声部的主调四声部和声式的众赞歌天主教廷为遏制新教发展,纯洁教会自身称“反宗教改革”批评许多音乐家采用过多世俗音乐,破坏教堂音乐纯洁性——帕莱斯特利那3.在当时罗马天主教音乐原则的限制下a.体现了把文艺复兴复调合唱发展至顶峰.蕴含一定的人文主义精,宗教的保守倾向神和弥撒曲104首、经文歌250首b. 他创作有曲》牧歌一些,其中《马尔切利教皇弥撒等得到教会承认庄重、节制、清晰,无伴奏合唱,避免c.当时流行的半音化手法,在模仿的复调中追求旋律声部匀称流畅歌词清晰,并吸收简明的主调和声风格,后被一批作曲家继罗马乐派承形成牧歌意大利尚松与.E法国1. 尚松——最能代表16世纪法国音乐特点,4或5个声部的世俗无伴奏合唱.的意大利弗罗托拉早期牧歌牧歌2.是在——基础上发展的更贴近诗歌牧歌中期达到了发展高峰,从多声牧歌后期部模仿转变为独唱、重唱加伴奏的形式。

追求戏剧性表现,马伦代表作曲家阿卡代尔特、蒙特威尔第齐奥、——F.威尼斯乐派注重音乐的色彩性1.威尼斯音乐的中心是圣马可大教堂2.担任圣马可教弗兰德音乐家维拉尔特3.堂乐长后形成了复合唱或双重合唱的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器乐和乐器G器——竖笛、木管号、小号、古长号乐 1.管(viol)器——维奥尔琴2.弦乐.弹拨乐器——琉特琴,采用品位记谱方法3 4.键盘乐器——a. 管风琴Ⅰ.便携式管风琴Ⅱ.固定管风琴(教堂中所用的)b. 古钢琴Ⅰ.楔锤键琴以羽(.Ⅱ羽管键琴)管拨弦变奏曲、、5.器乐体裁——坎佐纳幻想曲四.巴洛克时期概述A.至诞生.时间——1600A.D.(歌剧)1)1750A.D.(巴赫去世.思潮——受人文主义思想以及古希腊修辞学2的影响与启发、器乐与声乐()数字低音.特征——通奏低音3的发展并驾齐驱.巴洛克音乐体裁及发展B是音乐从戏剧结合的综合艺歌剧·——1.歌剧.术形式对应复·是一种单声歌曲风格(调音乐同等重要且相对独立的多声部特性而言)的音乐a.历史—16世纪弗洛伦萨的卡梅拉塔会社聚集着一批学者、诗人、和音乐家,力图恢复古希腊的音乐戏剧,开始尝试创作歌剧写脚利努契尼 1 597年由《达芙妮》歌剧本,佩里尼谱曲的首演获成功,但是脚本乐谱均失传参与卡契尼年他们再度合作并由1600《尤丽狄歌剧部分音乐创作完成歌,茜》成为第一部流传下来的剧古希取材于歌剧大都Ⅰ.b.风格—最早的神话腊田园剧风格Ⅱ.以独唱的宣叙.Ⅲ性音调为主古钢琴为主的.Ⅳ几件乐器伴奏c.意大利歌剧——成长与威尼斯成熟于那不勒斯Ⅰ.重要人物:蒙特威尔第·是一位著名的意大利牧歌作曲家把牧歌和经文创作中积累歌歌的经验用于中。

剧·代表作《奥尔菲斯》、《阿丽安娜》和《于里斯还乡记》的戏剧性力量歌剧1. 发挥出此外2. 宣叙性的曲调更有歌唱性,还加入了咏叹性独唱、二重唱、式合唱及舞蹈牧歌人的管弦乐队伴奏约403.大胆使用4. “激情风格”,被称为不协和和声和震音拨弦等当时新颖的乐器演奏手法培养出在他之后两位重要作曲5.代表,创作41部歌剧家,卡瓦利代表作作品《伊阿宋》、契斯蒂品《金苹果》Ⅱ.重要流派——那不勒斯乐派代表人物——是亚利桑德罗·斯卡拉蒂,创作了115部歌剧、150康塔多首600和清唱剧部.《格塔,最重要歌剧作品是里塞尔达》时期风格——那不勒斯乐派咏叹和1.有明显区别的宣叙调调可分为通奏低音伴奏宣叙调·和用于紧清宣叙调的乐队伴张戏剧场景的宣叙调奏的返始咏·咏叹调一般固定采用的形式叹调确立快慢快三部分也2.歌剧序曲”意大利称“序曲,意大利世纪美声唱法兴起3.18演唱歌剧意大利称为风格歌剧意大利184.世纪上半叶,·已明显分为喜和正歌剧歌剧剧作家·诗人、梅塔斯塔齐.正歌剧将奥确定为三幕布局歌剧——d.法国作曲吕重要人物:利第一位法国歌剧代表作为)人家(意大利《阿尔采斯特》、《阿尔米德》题材一般选自历1.歌剧古典法国史、神话,受悲剧朗诵影响创“悲情歌剧”风格为慢快慢三部分2.序曲”法国称“序曲他重视合唱及管弦乐3.中队的作用,并在歌剧插入表现幻境的芭蕾舞场面作曲家、音莫法国拉年出,1722乐理论家,版《和声基本原理》为现代和声理论奠基管风琴师、作曲普赛尔英国《狄朵与埃涅阿斯》家的、法歌剧吸取了意融入了民族风经验,格的曲调乐坛经过英国之后普赛尔,20年的沉寂,了200布才重新崛起世纪()里顿歌剧——.德国e《达德国:重要人物许茨歌剧,·创作第一部芙尼》康塔和重要领域是清唱剧·塔·他的作品后来被路德教派作曲家继承发展为受难曲·为J·S·巴赫的受难曲奠定了基础2.清唱剧——第一位真正的清唱剧的作曲家是罗马的卡里西米,代表作品《耶弗他》、《所罗门的审判》巴洛克时期的器乐音乐3.波伦亚乐派a.重要流派——是奏鸣曲b.巴洛克开始出现的提琴音乐是的前身古组曲室内奏鸣曲1.后演变成古典主较为严肃, 2.教堂奏鸣曲奏鸣曲义概念的这两类奏鸣曲都采用三个声部,两把小提3.大提琴、羽冠键琴演奏,琴演奏两个上声部被成为三重奏鸣曲通奏低音,独奏乐器组与乐大协奏曲·c.协奏曲——队交替演奏独奏乐器与乐队交·独奏协奏曲替演奏d.重要人物:科雷利·对波伦亚乐派影响最大的意大利作曲、小堤琴家·在教堂奏鸣曲慢快慢快的四个乐章之间运用调式调性对比的原则,标志着器乐音乐形式思维的发展作曲家小提琴家托雷利·意大利精炼为快把大协奏曲慢快三个乐章更成熟,协奏曲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创作的作品协奏曲500多首独奏协中三分之二是奏曲“和代表作品OP.8总称·谐的创意与试验”其选段为《四季》.古钢琴与管风琴音乐c管北德管风琴音乐家,.Ⅰ重要人物斯韦林克:·风琴的宗师是单一主·他的幻想曲赋格曲对题的,的形成有很大意义弗雷斯科巴尔迪·意大利管风琴家,著《音乐之花》弗雷斯音乐家,弗洛贝格尔·南德创科巴尔迪的学生,多首组曲大部作20首舞曲的固分采用4定组合方式,后出版者仅略做调整便形成阿勒曼德舞古组曲:萨、、曲库朗特舞曲吉格舞与拉班德舞曲小步曲,中间可插入加舞曲、布列舞曲或沃特舞曲管风琴音乐家中德约翰·库劳·弗朗索瓦·库普兰·法国古钢琴音乐家,作品风格纤巧、细腻、装饰音繁琐,成为洛可可风格在音乐领域的代表·代表作品《莫尼克小姐》、《收割者》维吉那乐派英国的Ⅱ.重要流派——.巴洛克时期标志性人物C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1.伟大的音乐家.德国a爱森纳赫于德国b.出生魏玛宫廷小教堂管风琴师曾任乐长此期间创作大部分管风琴作品后任管弦、科滕任宫廷乐长创作许多古钢琴曲后在协奏曲、乐组曲年中创作大量声乐莱比锡音乐指导的27后任作品前奏170首,代表作《众赞歌c.管风琴作品·曲》古钢琴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两册28首,采用前奏曲与赋格的组合形式《意大利协奏曲》(模仿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管弦乐作品·《勃兰登堡协奏曲》采用意大利大协奏曲的形式室内乐作品·代表作《音乐的奉献》《约受难曲》、声乐作品·代表作《马太》受难曲翰众赞音乐传统保持联系,与德国d.风格——Ⅰ.大量宗教作品.歌是他创作的基础Ⅱ包含从世俗人性出发对宗教的解释等国体裁风格意,法Ⅲ.吸收发将巴洛克复调体裁形式—赋格Ⅳ.,展到完美境地,个性精炼的主题逻辑性的和声与转调预示新时代音乐语言.评价——他是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集大成者e乔治·弗雷德里克·亨德尔2.英国,德国a.出生于哈雷后服务于,赴意大利学习定居伦敦音乐,《罗德里戈》由美第奇赞助上剧b.作品·歌、《奥托内》《阿格罗皮那》演、、《朱利叶斯·凯撒》英语对白年·,清唱剧1728流行曲调的《乞丐歌剧》的成功,使亨德尔转向部英26共创作的创作,清唱剧.、代表作《扫罗王》语清唱剧,《弥赛亚》、《参孙》咏叹、歌剧一样由 c.清唱剧风格·与宣叙调、重唱与合唱组成调·把合唱——人民的象征,作为戏剧表演的中心赋格式与主·调和声式的段落并置d.器乐作品管弦乐作品《水上音乐》、《焰火音乐》级管风琴协奏曲、大协奏曲等多种体裁的作品e.评价——对英国音乐的影响长达一个多世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