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醚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醚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乙醚的制备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原理和方法——在酸作用下醇分子间脱水制备
2.基本操作——①控制温度来控制反应方向进行;
②低沸点依然液体的蒸馏,洗涤分离等基本操作要点。

二、实验原理或主要反应式
1.酸作用下,醇分子间脱水成醚
本实验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

反应方程式:
2.基本反应历程
3.副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如果温度控制不好,就可能发生乙醇分子内脱水成烯、氧化为醛或酸的副反应。

反应方程式:
三、主要试剂及药品
液体药品:95%乙醇、浓硫酸、5%氢氧化钠溶液、饱和氯化钙溶液、饱和食盐水 固体药品:无水氯化钙
四、实验装置图
五、实验步骤
六、产品质量及产率(网络授课可忽略此项)
七、实验注意事项
1. 仪器要干燥,安装要严密,滴液漏斗下端要浸入液面以下。

2. 注意温度计位置:制备乙醚和蒸馏乙醚时温度计的位置不一样。

3. 分批加浓硫酸时,注意边加边摇边冷却,防止乙醇进一步氧化。

4. 控制好反应温度及滴加乙醇的速度(约1 滴/秒)。

5. 反应完后要先停止加热,稍冷却后再拆下接收瓶,防止产物挥发。

6. 乙醚是易燃溶剂,在洗涤分离、蒸馏时要远离明火,注意通风,保证安全。

八、实验小结或问题讨论
1.在乙醚的制备过程中,滴液漏斗的下端为什么要伸到液面以下?
防止乙醇还没有参加反应就被蒸出。

2.在洗涤分离过程中,每一步分别除去的是哪些杂质?(除杂的原则;粗盐如何提纯)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除去酸性物质:乙酸、亚硫酸;
用饱和食盐水洗涤除去残留的碱并减少乙醚在水中的溶解度;
用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除去乙醇。

3.制备乙醚时,反应温度过高或过低对反应有什么影响?
反应温度过高,则副反应增多,产率降低;反应温度过低,则反应速率很慢。

4.在制备乙醚和蒸馏乙醚时,温度计的位置是否相同?为什么?
制备乙醚时,温度计的水银球须浸入液面以下距瓶底约0.5~1cm处,与漏斗脚末端齐平。

蒸馏乙醚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头支管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