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PPT精品课件
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PPT精品课件
(2)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C 向高纬度流出的气流在地转偏 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⑨_西__南__风,称为 D.盛行西风;它与 G.⑩ _极__地__高__气__压__带_向低纬流动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的⑪_东__北__风, 即为 F.极地东风气流相遇之后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了 E.⑫副___极__ 地__低__气__压__带__。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原因:太阳直射点随⑬季___节__变__化_而南北移动。 (2)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 位置大致⑭_夏__季__偏北,⑮_冬__季__偏南。
1.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②地球自转偏向力 ③太阳辐射
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 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A.赤道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D.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①气压带两侧气流流向;②风带 1、2 的偏转方向。 气压带气流向两侧流→该气压带应为副热带高气
压带→风带 1、2 风向向左偏→该地处于南半球。 【答案】D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全球共有 7 个气压带,其中 3 个低压带,4 个高压带 B.气压带具有高低相间分布的规律 C.热的地方一定形成低压,冷的地方一定形成高压 D.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阴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 【答案】C
温湿
南北纬 30° 动力 热高压 下沉 附近 原因
干热
0°附近
热力 热低压 上升
原因
湿热
2.六大风带
【样题】图 2-2-4 为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图 2-2-4 A.甲是动力型高压,丁是热力型高压 B.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
C.乙是西北风,丙是东南风 D.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
①图中出现的纬度位置;②乙、丙气流的运动 方向;③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
60°N→乙、丙气流相遇,乙气流爬升→乙暖湿较 轻,丙冷干较重→乙为北半球盛行西风,丙为北半球极地东风 →乙为西南风,丙为东北风;甲为动力型副热带高气压带,丁 为热力型极地高气压带。
【答案】A
【跟踪练】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图 2-2-5),阴影部 分为气压带,完成(1)~(2)题。
A.寒冷少雨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高温多雨
【答案】C 4.(2011 年佛山期末检测)读图 2-2-8,若图中甲、乙、
丙表示地球表面三个不同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
则乙表示( )
图 2-2-8
A.赤道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答案】C
5.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 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图 2-2-5
(1)图中字母 M 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答案】B
(2)图 2-2-6 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 D 处风带风向的是 ()
A.① 【答案】B
图 2-2-6
B.②
C.③
D.④
教师专享 【备用样题】 读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图中气压带代表( )
图 2-2-3
教师专享 【知识经纬】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影响
1.七大气压带
气压带 极地高气 压带(2 个) 副极地低气 压带(2 个) 副热带高气 压带(2 个) 赤道低气 压带(1 个)
分布 成因 特征 气流 影响气候
南北纬 90° 热力 冷高压 下沉 附近 原因
冷干
南北纬 60° 动力 冷低压 上升 附近 原因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移动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由于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了 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如图 2-2-2(春、秋分日时):
图 2-2-2
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 就北半球而言,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 移。如图 2-2-3:
运动长时期的②_平__均__状态。 (2)成因:由于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③_太__阳__辐__射__是不同
的,因而高低纬度间因太阳辐射而产生④_热__量__差__异__。
2.三圈环流的形成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
图 2-2-1 原因:高低纬度之间的⑤_受__热__不__均__和地转偏向力。 (1)低纬环流:在赤道及其两侧近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形成 A.⑥赤__道__低__气__压__带__ ,并在 30°N 附近堆积下沉形成 C.⑦副__热__带__高__ _气__压__带__。A 与 C 之间近地面形成 B.⑧东__北__信__风__。
【答案】C
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在各纬度的差异 C.海陆分布不均的影响
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答案】D
5.关于副热带高气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致位于南北纬 30°附近 B.是受冷而形成的高气压 C.所控制地区气流下沉 D.所影响地区降水稀少 【答案】B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 1 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课程标准
具体解读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 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
2.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
示意图、掌握气压带、风带的 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分布及移动规律。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 (1)概念:①__全__球__性___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
图 2-2-7 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图完成 2~3 题。
图 2-2-7 2.若该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D.近地面,甲、乙之间盛行风向为东南风 【答案】C
3.甲地的气候特点可能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2.由副热带高压带流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 作用下形成( )
A.东北信风 C.盛行西风
B.极地东风 D.东南信风
【答案】C
3.在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有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
流相遇的地带,应出现在( A.赤道地附近 C.南北纬 60°附近
) B.南北纬 30°附近 D.极地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