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ppt课件


从图中气压带分 布的大致位置看
(1)图例所示的气压
B 带名称是 (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
12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
B
P地为北半球的
西风带,应为
西南风.
.
13
(2011·泰州模拟)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 图”。读图,完成3~4题。
D
3.P地的气候特点是 (
A.温和湿润
C.高温多雨
.
)
B.寒冷干燥 D.炎热干燥
14
A 4.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 A.暖湿的中纬西风
B.干冷的中纬西风
C.干冷的极地东风
D.冷湿的极地东. 风
15
3、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观察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图,回答
副热带 高气压带
下列问题 1.气压带、风带
随 太阳直射点 季
节移动而南北移动
赤道 低气压带
2.就北半球来说,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
夏季偏北, 冬季偏南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
的移动,可判断季节
.
16
小结:
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
──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南半球:夏季偏南、冬季偏北 移动幅度为5°~10°个纬度
赤道多雨带
温带多雨带
极地少 雨带
副热带 少雨带
副热带 少雨带
极地少 雨带
西风湿润信风干,上升(低压)湿润下
沉(高压)干
.
10
问题回归 “马纬度” 无风的原因
风是指空气的水平运动,而南、 北纬30度附近气流下沉,形成了副 热带高气压带,致使这里缺云少雨, 风也很少出现。
.
11
1.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 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1)~(2)题。
盛 行 西风 副热带高压带
中高气 间、压 为低带
东北信 风 赤道低压带
东 南 信风 副热带高压带
风压为
盛行 西 风
带气轴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
相南
极地高压. 带
8
有关风带的说法
甲:每一个风带都位于一个高气压带和一个低气 压带之间,近地面大气由高气压带流向低气压带。
(√ )
乙: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
.
20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压 副热带高压
高压
低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冬季:大陆冷. 却快于海洋
21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冰岛 低压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600附近原为副极地低压带,冬季因陆地气温低,
空气收缩下沉,陆地表面形成高气压,切断了副极
地低气压带,使低压保留. 在海洋上。
气压带和风带
.
1
开心听故事
在南、北纬30度附近海面,风不经常来 做客,这可苦坏了古代航海的商人。因为 他们不得不把准备运往美洲大陆的马匹放 在船上,等待顺风的到来,结果由于经常 等不到风,致使大批马匹因缺少草料而死 亡,大量马匹也只能命丧大海。人们因此 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 怪的名字—马纬度。
A A.下沉,热干
B.上升,暖湿 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
解析:②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
.
19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高考目 标:
1、识记北半球冬、夏季大气活动中心,并理
解其成因;
2、理解季风环流的成因,知道东亚和南亚是季 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地区,并识记其冬夏季风向。
气压带的成因可以归纳为两类:
(1)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原因) (2)由于气流被迫上升和下沉引起的(动力原因)
你认为: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 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成因各属于哪一类?
.
7
1、气压带和风带 ----六风带七气压带
间北以 分对赤 布称道 ,,低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压带
.
17
下图为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 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 带。读图完成5~6题。
5.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B A.春季
C.秋季
B.夏季 D.冬季
图中30°N附近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图示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位置位于30°N以北,气
压带风带北移,说明是在北半球的夏季。
.
18
6.②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 )
阿60留N申 低压
西
亚欧大陆 平
一月


30°N
2、形成 过程
切断
一月:陆地T低→冷高压 副极地低气压带
切断
七月:陆地T高→热低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
25


西
亚欧大陆 平

热亚洋速带尔高



亚带洲(印度)低压
高压
60N
七月 夏威30夷°N 高压
3、 分布 规律
亚洲 大陆
太平洋
北美 大陆
大西洋
一月 七月

亚洲高压(又称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
亚洲低压(又称印度 低压)
阿留申低压
夏威夷高压
.
高压 低压
冰岛低压
亚速尔高压
26
1.受①、②气压带、
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
气候类型是 ( )
A.地中海气候
.
2
一.大气环流
1.定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 气运动,反映了大气运动在 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
3
1.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单圈环流
探究活动
假设地表均一、
地球不自转
(不存在地转
偏向力),太
阳直射点不移
赤道
动(直射赤
道),结果在
赤道与极地间
存在怎样的热
力环流?
北极
北极
赤道
南极
.
4
大家看法
赤道与极地间的单圈环 流是否能够维持?
不能。因为地球是不停自转的而且 地球的表面不是均匀的,因此 单圈环流 是不存在的。
.
5
(二)三圈环流形成过程(以北半球为例,结合下图)
热力型(赤道低气压、极低高气压)----三圈环流 动力型(副热带高气压、副极地低气压)
高纬环流
极地高压带
中纬环流 低纬环流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考虑高低纬间热量. 不均,地转偏向力 6
(×)
丙:来自极地高气压带的温暖气流(极地东风)
与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寒冷气流(盛行西风)
在南北纬600附近相遇形成极锋 。
( ×)
.
9
2、气压带与风带影响下的天气特征:
高气压—气流下沉,干燥少雨;
低气压—气流上升;湿润多雨
西风--低纬吹向高纬;温暖湿润多雨;
信风--高纬吹向低纬,干燥少雨
温带多雨带
22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压 副热带高压
低压
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夏季:大陆增. 温快于海洋
23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
24
1、成因 地表不均,海陆相间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北半球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冰岛
低大压副

地蒙古低--西气伯利压亚高太带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