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印花税和契税法

第十一章印花税和契税法

需要注意的是,凡由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共同书立应 税凭证的,其当事人各方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人,应各就其 所持凭证的计税金额履行纳税义务。
第十一章印花税和契税法
3
三、税目与税率
(一)税目 P233
印花税的应税凭证有四大类共十三个税目。
第一类:合同或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具体税目有 10个:1、购销合同;2、加工承揽合同;3、建设 工程勘察设计合同;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 5、财产租赁合同;6、货物运输合同;7、仓储保 管合同;8、借款合同;9、财产保险合同;10、 技术合同。
第十一章印花税和契税法
15
6、货物运输合同,计税依据为取得的运输费金 额(即运费收入),不包括所运货物的金额、装 卸费和保险费等。
应纳印花税=(300 000+250 000)×0.5‰=275(元)
【例】某电子企业4月与某工厂签订加工承揽合同,受托 加工一批专用电子部件。合同规定,电子企业提供价值85 万元的原辅料,另收加工费20万元;
应纳税额 = (850 0000×0.3‰+200 0000×0.5‰) =255+100=355(元)
【答案】D
【解析】施工企业将承包工程分包或转包所签合同,应根 据分包合同或转包合同计载金额计算应纳税额,该建筑公 司此项业务应纳印花税
=(6000+800)×0.3‰=2.04(万元)
第十一章印花税和契税法
14
5、财产租赁合同,计税依据为租赁金额(即租 金收入)。注意两点:
(1)不足1元的按照1元贴花。
【答案】ABD
第十一章印花税和契税法
7
(二)税率 印花税税率最高税率是最低税率的20倍。
第十一章印花税和契税法
8
四、应纳税额计算
适用比例税率的应税凭证,计税依据为凭证上所 记载的金额,计税公式为:
应纳税额=计税金额×比例税率
适用定额税率的应税凭证,计税依据为凭证件数, 计税公式为:
应纳税额=凭证件数×固定税额(5元)
(5)营业帐簿分为记载资金的帐簿和其他帐 簿.
(6)权利、许可证照仅包括“四证一照”:政府 部门发给的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商标注 册证、专利证、土地使用证。(P234)
பைடு நூலகம்第十一章印花税和契税法
6
【例题 】下列各项中,应按“产权转移书据”税 目征收印花税的有( )。
A.商品房销售合同 B.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C.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 D.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登记表
Stamp Tax
第十一章印花税和契税法
1
一、印花税基本原理
•(一)印花税的概念: 印花税是以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
领受应税凭证的行为为征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二)印花税的特点:1.征税范围广;2.税 负从轻;3.自行贴花纳税;4.多缴不退不抵。
第十一章印花税和契税法
2
二、印花税的纳税人
(2)财产租赁合同只是规定(月)天租金而不确 定租期的,先定额5元贴花,再结算时按实际补贴 印花。 P246(六)
【例】 A公司向B汽车运输公司租入5辆载重汽车, 双方签订的合同规定,5辆载重汽车的总价值为 240万元,租期3个月,租金合计为12.8万元。则 A公司应缴印花税额?
租赁合同以租赁金额为计税依据,应纳印花税 = 128 000×1‰ = 128(元)
(3)一般的法律、会计、审计等方面的咨询不 属于技术咨询,不贴印花。(P233)
(4)财产所有权、版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 专有技术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使 用权转让合同、商品房销售合同、个人无偿赠与 不动产登记表都按照产权转移书据征收。 (P234)
第十一章印花税和契税法
5
【特别提示】要注意区分技术合同和产权转移 书据中与专利有关的项目,二者适用税率不同。
第十一章印花税和契税法
9
(一)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
第十一章印花税和契税法
10
1、购销合同,计税依据为购销金额。
2、加工承揽合同,计税依据为加工或承揽收入。
如果是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的加工、定作合同,凡在合 同中分别记载加工费金额与原材料金额的,加工费金额按 “加工承揽合同”,原材料金额按“购销合同”计税,两项税 额相加数,即为合同应贴印花;合同中未分别记载加工费 金额与原材料金额的,应按全部金额,依照“加工承揽合 同”计税贴花。
第二类:产权转移书据: (税目11)
第三类:营业账簿: (税目12)
第四类:权利、许可证照: (税目13)
第十一章印花税和契税法
4
注意不同合同、凭证的项目范围的差异:
(1)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之间订立的书刊、音 像制品的应税凭证如订购单、订数单等属于购销 合同。(P233)
(2)融资租赁合同属于借款合同,不属于财产 租赁合同。(P233)
印花税的纳税人,是在中国境内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 证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内、外资企业,各类行政(机关、 部队)和事业单位,中、外籍个人。包括:
(一)立合同人:指合同的当事人。不包括合同的担保 人、证人、鉴定人。
(二)立据人: (三)立账簿人: (四)领受人: (五)使用人:在国外书立、领受,但在国内使用的应 税凭证的纳税人。 (六)各类电子应税凭证的签订人。
如果由委托方提供原材料金额的,原材料不计税 ,受托 方将加工费和辅料按“加工承揽合同”计税贴花。
第十一章印花税和契税法
11
【例】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加工合同,甲公司提供 价值30万元的辅助材料并收取加工费25万元,乙公司提 供价值100万元的原材料。甲公司应纳印花税?
加工承揽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为受托方收取的加工 费和提供的辅助材料金额之和。
第十一章印花税和契税法
13
【例】某建筑公司与甲企业签订一份建筑承包合同,合 同金额6000万元(含相关费用50万元)。施工期间,该 建筑公司又将其中价值800万元的安装工程转包给乙企业, 并签订转包合同。该建筑公司此项业务应缴纳印花税 ( )。
A.1.785万元 B.1.80万元 C.2.025万元 D.2.04万元
第十一章印花税和契税法
12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计税依据为勘察、 设计收取的费用(即勘察、设计收入)。
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计税依据为承包金 额,不得剔除任何费用。
施工单位将自己承包的建设项目分包或转包给 其他施工单位所签订的分包合同或转包合同,应 以新的分包合同或转包合同所载金额为依据计算 应纳税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