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字的定义:狭义文字:文字是纪录语言的符号。
广义文字: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2.汉语“文字”的所指:文字个体~文字体系(有必要称为文字体系以区别于文字)文字个体——指一个个的字文字体系——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
3.几种汉字起源说:结绳说:结绳是一种实物记事的方法。
用结绳辅助记忆,或计数、计日,或记事。
八卦说; 仓颉造字说; 契刻说; 图画说: (用来记录语言中词的图画,即成为文字.)4.文字演进的三个阶段:(1)记事图画(文字画)(2)原始文字:即还不能完整记录语言的、不成熟的文字.(3)成熟的文字体系5.文字产生的条件——阶级社会形成前夕,文字才有可能开始出现。
图画变文字: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
人们不得不采用其它的,比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用文字的线条或笔划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性质:作为语言符号的文字“钢笔”文字本身所使用的字符“钢笔”6.文字字符的分类:1、意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
意符:形符、义符2、音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是音符。
音符:(假借字: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
)形声:(音符意符)3、记号: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是记号。
拼音文字只使用音符,汉字则三类符号都使用。
Page18 汉字分为意符音符文字汉字性质: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形体上:由繁到简、由简到繁字体上:古文字、今文字(汉至今)结构上:形声字比重上升,使用的意符从以形符为主到以意符为主。
7.汉字结构上的变化:(一)形声字的比重逐渐上升,是汉字发展的主要标志。
(二)所使用的意符从以形符为主变为以义符为主。
(三)记号字、半记号字逐渐增多8.汉字字体的演变:古文字阶段:商代——秦代1、商代文字2、西周春秋文字3、六国文字4、秦系文字今文字阶段的汉字:隶楷阶段:汉代——延续到现代隶书、楷书、草书、行书9.“六书说”的来源: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
10.六书说:1.象形。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禾/鹿/首/牛/羊/云/血/果)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
(/朱/亡/中/孔/身/匈/ 曰/尤)”3.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武、秉、兼、从、众、北、林、羴、步、友、卉、羶(shan1)、涉、逐、戍、戒、弃、並)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5.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6.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我、亦、来、叔、娇、汝、自、耳、无、且、东)象形、指事、会意区别:象形字所象的是纯粹可以描绘的具体的“形”(眉、果)指事字所指的是抽象的意思和没有固定形态的事物。
(刃、寸)会意字可以拆成两个以上的部件,而且都可以单独成字。
(牧、灭)会意、形声的区别:形声字至少有一个表意的字符假借产生的原因:1.为了限制造字的数量;2。
由于要记录的词意思抽象,如表示语法关系或语气的虚词,不好通过字型来显示,于是借用同音字来代替。
作用:1.使得一些无形可像的虚词有了依托。
2.扩大了文字的使用范围。
3.它是创造新字的桥梁。
转注字都是一组、不会单独成字11.清代学者戴震分析汉字“六书”的观点,认为汉字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这叫做“四体二用”。
12、指事可分三类:(1)纯体指事,即用符号(不是字)造指事字。
如:上、下。
(2)依物标事,即在象形上加符号。
如:亦(腋)(小篆)、寸(小篆)。
(3)借物明事,即用具体事物表抽象意思。
如:高(小篆,甲古文),用楼台的字形表示“高大”义。
13.抽象字:典型例字:一、二、三、四、上、下、方、圆、回、小、凹、凸、丫特点:数量不多,大多出现较早抽象字大都出现的很早,秦汉以后出现的只有“凹、凸”等几个字14.象物字:这类字的字形像某种事物,它们所代表的词就是所象之物的名称,多数讲六书的人所说的象形字就相当于现在的象物字。
例如“水、泉、隹”典型例字:它、疋、壶、广、行、酉、矢、网15.指示字:1、指示字在象物字或像实物的形符上加指示符号以示意,例如:本字的本义是树根,字形在“木”的根部加一个指示符号示意2、指示符号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意符,指示字可以看作准合体字。
例如:面典型例字:本、末、刃、亦特点:数量很少;指示符号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意符,所以指示字可以看作是准合体字,与复杂象物字有些接近,如“面16.象物字式的象事字这类字从外形上看很像象物字,二者不同之处在于象物字所代表的词是“物”的名称,这类字代表的是“事”(如属性、状态、行为等)名称。
这类字数量不多,出现的时代大都很早。
比如:又、矢等典型例字:又、矢特点:数量少,出现早,有些字有象物、象事二职,如“月/夕”和“大/夫”17.会意字除抽象字、指示字之外,凡是会合两个以上意符来表示一个跟这些意符本身的意义都不相同的意义的字都可看作会意字。
构成会意字的意符既可以是形符也可以是义符。
18、形符和义符的区别:形符靠形象表义,如“明”中的“日”和“月”义符靠字义表义,如“歪”中的“不”和“正”这里讲到的会意字的意符,既可以是形符也可以是义符(由于有较多两可情况)19、变体字:通过改变某个字形的方法来表意,该表字形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增减笔画(一般为减笔画)和改变方向:1、增减笔画的变体字:片字等(从半木)2 、改变字形方向的变体字:止20.表意字在词义研究上的作用1、表意字字形词义研究中的重要性1)、他们能够帮助我们确定字的本义。
如“行”2)、由于表意字多数造得很早,有时候能借助于某个表意字的字形,纠正长期以来对它所代表的词的含义的不够确切的理解。
3)、能借助于表意字自行找出早已被人们遗忘的本义来2、利用字形研究词义时需要注意的问题1)、一定要以时代较早的没有讹变的字形作为研究的根据,不然就无法的得到正确的结论。
2).必须对文字跟语言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即要牢记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也要认识到文字对语言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例如子的出现和废弃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字形往往不能确切的表示词意21、字形在词义研究上的作用(142页)22、形声字产生途径:1、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围、齿)2、把表意字字形的一部分改换成音符(羞、囿)3、在已有的文字上加注意符:1)为明确假借义而加意符:狮2)为明确引申义而加意符:昏—婚、朱—株3)为明确本义而加注意符:(它)4、改换形声字偏旁:(振——赈)23、形旁和声旁的位置1、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的位置关系:1)左形右声: 防、祥、峡、肌2)右形左声: 斯、胡、雌、欣3)上形下声: 宇、芹、崔、霖4)下形上声: 盂、禁、斧、岱5)外形内声: 圆、阁、匪、衷6)内形外声: 闻、辩、哀、莽7)声占一角: 旗、房、病、徒8)形占一角: 疆、载、颖、腾2、几种特殊情况:1)形符和声符的位置反常:冯—仌是声符,与从“仌”的“冻”、“凉”不同。
和—禾是声符,与从“禾”的“稻”、“穗”不同。
蚀—食是声符,与从“食”的“饥”、“饿”不同。
视—示是声符,与从“示”的“福”、“祈”不同。
2)形符和声符不能按照自然结构分析:修——从彡、攸声;形符在右下角。
颖——从禾、顷声;形符在左下角。
佞——从女、仁声;形符在右下角。
從——从辵,从声;声符在右上角。
瓣——从瓜,辡声;形符在声符的中间。
裏——从衣,里声;声符夹在形符的中间24、形旁的作用和局限:作用:一、提示该字所记录的语素的义类。
二、区别同音字。
当一些字读音相同,所用声旁也相同时,区别这些同音字的主要手段就是采用的不同的形旁。
局限:意符只能表示一种笼统、粗疏的义类,并不能提供具体的意义信息。
25、声旁的表音作用:A、声旁和字音的关系:第一,二者读音完全相同,如驶、裱、裤、附;第二,声母相同韵母不同,如浪、眠、砌;第三,韵母相同声母不同,如霜、欣、效、捎;第四,声母韵母都不同,如江、池、调、都;B、声旁的作用和局限:作用:1、表示字音,同声旁读音大致相同,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声旁提高识字效率。
2、我们可以利用声旁区别形近字。
3、我们可以利用声旁去类推字音,帮助学习普通话。
局限:主要表现在声旁的表音准确率不高,即有许多形声字,如果照声旁读,则要读错。
C、声旁和形声字的读音差异原因:1、造字的差异:1)声旁不宜用生僻的或字形繁复的字充当。
在选择声旁时,为了照顾这方面的条件,有时就不得不在语音条件上放松一点。
2)形声结构的分化字,有很多在产生时就跟声旁不完全同音。
2、语音的演变:文字和语言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汉字定型化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这期间汉语语音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作为汉语书写符号的汉字却变化不大,这就是有的形声字的声旁不能正确表音的主要原因。
3、方言的影响:有些声旁和形声字读音不同的字,但在某些方言里却是相同的,所以研究方言可以查知上古音及语音的演变。
D、声旁的代换:声旁跟形旁一样,也有代换的现象。
相代换的声旁多数不同音。
E、声旁的破坏F、由于字体演变,字形讹变和偏旁混同等原因,有些形声字的声旁遭到了破坏。
26、一词借用多字和一字借表多词的现象(191页)27、异体字含义:音义相同,而字形不同。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漢字在任何情況下都完全同音同義,在任何情况下可以互换的,就叫做“異體字”。
28、异体字产生的原因:異體字是因爲1、不同的時間與地域造字而形成的,異體字的存在也2、與人們寫字時求新求異求美的心理有關。
格式:某,同某。
29、异体字:分类:1、狭义异体字——音义相同,用法完全相同,而字形不同。
•2、广义的异体字——包括狭义异体字和部分异体字:•A、部分异体字:即部分用法相同——词义部分相同而形体有别的字。
•B、狭义异体字——指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有别的字。
部分异体字:1、包含式(包孕式)——一个字的用法为另一个字所包含。
例如:采—採2、非包含式(交错式)——彼此既有共同的用法,又各有不同的用法。
例如:女—汝30、异体字产生的原因:1、不同的时间与地域造字;2、用字求新求奇的心理;3、用字追求简便的心理;4、古代无严格的正字法31、古今字的类型:1.有相承关系的古今字益——溢莫——暮然——燃责——债贾——價要——腰竟——境禽——擒2.没有相承关系的古今字说——悦罷——疲身——娠赴——讣文字分化的含义:分散多义字职务的主要方法,是把一个字分化成两个或几个字,是原来有一个字承担的职务,由两个字或几个字来分担。
32、文字分化的方法1、异体字分工有些多义字的分化,是通过狭义异体字的分工而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