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背景近年来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上升,由2001年的114万人到2016年的765万人,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考证似乎成了职场人士的“必修课”。
不少大学生在大学时期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十分迷茫,考证也就成为了寻找自我价值的一个途径。
许多用人单位把证书当成入职的门槛,证书也就成为大学生打败竞争对手的砝码,在这个就业压力巨大的社会,我们将以怎样的心态参与考证,考取什么样的证书,付出怎样的努力,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好处呢?然而,2014年至今国务院先后分六批取消了319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总量减少至296项,其中专业技术剩余70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剩余226项,是否考证、考什么证成为了大学生心中的难题,现在我们就这一系列问题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思路及意义1、思路本次调查研究有目的、有计划严格按照“调查筛选——选题论证——制订方案——实践研究——交流总结——分析预测”的程序进行。
从调查者所在高校出发,详实了解大学生考证的各方面情况,从中挖掘出尚未为从业者所关注的需求细节,为大学生考证咨询业务的设计与开展提供依据。
本次调查于2017年2月20日开始,为时一个月,调查总体为长江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前期我们对选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入地了解,经过反复斟酌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随后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对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被调查者也具有很高的随机性。
最后我们将调查结果汇总并进行分析,为相关业务提供依据。
2、意义近年来,受国内经济形势不明朗和高等院校持续扩招的双重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巨大的就业压力,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学校的硬性要求(如英语四级、计算机一级)催生了各高校大学生的“考证热”。
该考取怎样的证书,该怎样考取证书,是大学生在考证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关键问题。
巨大的需求使各种考证培训大学生考证咨询业务着眼于“怎样考”这一环节,采用高效、经济的方式,满足大学生的考证辅导需求。
针对“大学生考证热”这一现象产生的需求与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关的市场调研及预测显得尤为重要。
对考证热的研究将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及相关培训机构的发展问题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调查方案1.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有以下目的:(1)收集学生已经取得的证书和准备考取的证书的基本信息,包括学生的性别,年级,考证花费等数据,分析学生的已取得证书和准备考证的情况。
(2)收集学生考证和准备考证的原因,并分析那些因素对学生考证的影响比较大。
深入分析学生考证的主要目的。
2.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1)调查对象:长江师范学院学生总体。
(2)调查单位:长江师范学院的每一位学生。
3.调查内容(1)学生的基本信息;(2)学生的已取得证书的情况;(3)学生的考证的主要原因;(4)学生的考证的支出情况;(5)学生考证的途径;4.调查的方式与方法(1)调查方式我们的调查对象是长江师范学院的全体学生,总共有2万人。
如果采取普查的方式,耗费较大;所以我们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为了提高样本对总体目标量的估计程度,我们采用概率抽样,即按照一定的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每个单元被抽取的样本概率是已知的或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我们采用的多阶段抽样,首先是分层抽样,再简单随机抽样,之后是整群抽样。
大致过程:首先将根据年级进行分层,再在每一个层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学院,再在被抽中的学院中抽班级,被抽中班级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即每个年级→学院→班级。
(2)调查方法①文案调查法。
利用机构和网络的二手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大致的构成框架。
②问卷调查法。
根据抽样方法对样本进行问卷调查。
5.调查时间和工作期限我们调查的工作期限为2017年2月20日-2017年3月23日调查工作流程图6.样本量的确定在置信度为1-α=96%,绝对误差限度d=0.04,总体方差为0.25时,修正前的最佳样本容量为:n 0=Nz 2α/2S 2 Nd 2+ z 2α/2S2 =20000*2.062*0.25220000*0.042+2.062*0.252 ≈166 根据不同抽样方式的设计效应deff (抽样过程中含有整群抽样,小组的经费也充足,样本量的取值应采用保守主义的原则,尽量大一点,以便留有余地。
)对样本进行调整:n 1=n 0×deff=166×1.5=249判定有效回答率r ,并根据有效问答率r 对样本容量进行再调整(在预调查中,有效问答率为83%,):N 2=n 1r =249÷0.83≈3007.具体抽取的样本量四、调查实施1.实施过程2.数据预处理本次共发放30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262份,有效回收率为87.33%。
由于我们使用电子问卷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形式,避免了单一调查形式的缺陷。
调查过程中,我们将被调查者配合度较低、填写速度较快、较随意的问卷、以及中途放弃填写的问卷标注为无效问卷,在筛选不准备考证的调查者后,回收的有效样本整体质量较高,没有缺失数据、问卷不完整的情况。
将回收据录入SPSS,由于问卷的内容多,所以我们小组采取一个人录,一个人检查的方式同时进行。
五、数据处理与检验1.检查缺失值和异常数据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检验,发现无缺失值和异常值。
2.一致性检验和逻辑检验根据输出结果,所有的数据都通过了检验。
3.可靠性检验利用SPSS对变量进行可靠性检验,检验结果为0.54,说明数据在可接受的的范围之内,可以进一步进行分析。
六、考证热的现状分析1.大学生考证意愿证书越多越好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同意15458.858.858.8不同意10841.241.2100.0合计262100.0100.0经调查表明,有58.8%的人同意“证书越多越好”这句话,他们大多是大三、大四的学生,能够明显感觉到就业的压力;剩下41.2%的人不同意“证书越多越好”,这部分人大多都是大一、大二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强烈的考证意愿。
超过半数大学生认为证书越多越好,说明愿意考证的大学生占多数。
2.大学生考证的原因为什么考证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证书代表实力7528.628.628.6顺应市场需求16462.662.691.2盲目跟风14 5.3 5.396.6父母要求9 3.4 3.4100.0合计262100.0100.0在被问及考证的目的与原因时,有62.6%的人认为考证是顺应市场需求,希望自己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有28.6%的人认为证书代表实力,想用证书来证明自己;有5.3%的人是盲目跟风,认为自己身边的同学都在考,而如果自己没考的话就落伍了;仅有3.4%的人是因为父母要求考证。
因此大多数的学生考证都是迫于就业竞争压力,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毫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只能选择考证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筹码,期望在众多的证书中能有几个对自己今后的顺利就业起到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大学生参加考证目的性较强。
3.考证花费考证花费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100以下7327.927.927.9100-2009737.037.064.9200-10008130.930.995.81000以上11 4.2 4.2100.0合计262100.0100.0由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有37.0%的人愿意花100-200元考证,有30.9%的人愿意花200-1000元考证,有27.9%的人只愿意花100元以下在考证上,仅有4.2%的人愿意花1000元以上考证。
可见大多数学生不愿意在考证上花费过多的钱,原因可能是大多数学生考证的费用都是父母给提供的。
因此,考证的费用对大学生的经济状况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4.大学生的考证情况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人占88.55%,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占52.82%,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的占56.49%,考驾驶证的占32.44%,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考试的占48.85%。
英语四六级、计算机证书作为大多数高校的毕业要求和企业的准入资格要求,所以成为了大学生考证的首选。
而在求职过程中,许多专业证书的重要性也仅次于基础类证书,所以很多大学生出于对自己未来就业的考虑,都会考取一些相关的职业资格类证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驾驶证的考取也掀起一股热潮,成为生活必备证书之一。
5.不同途径获得证书的情况对“获取相关证书的途径”与“已有证书数量”这两个变量进行交叉列联分析(如下表所示)获取相关证书的途径与已有证书数量的交叉列联分析(频数)途径已有证书培训机构自学找人指导相关课程其他合计0张61528435 1-2张63527127141 3-4张241838255 5张以上161014031合计10995133213262由上表可见,到机构培训与自学这两种途径所获取的证书数量较多。
进一步计算出百分比,则可以看得更直观一些。
获取相关证书的途径与已有证书数量的交叉列联分析(%)由表可见,在获得了5张以上证书的人中,有51.61%的人是参加过培训机构的,有32.26%的人是自学的,而通过其他途径获得5张以上证书的人数占比较少,仅有16.13%。
看来,在同一学习水平上,参加机构培训或者自学能力较强的人才能获取更多的证书。
6.“考证热”的影响(1)“考证热”的积极影响:有助于大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综合技能。
经调查,有34.35%的学生认为,考证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价值。
大学生在就业压力大的大背景下,需要冷静思考,弄清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以明确今后奋斗的大方向,这有助于学生作出适当的职业规划。
据调查,有57.63%的学生认为,考证能够增添就业。
另外,考证给了那些在大学迷茫的同学一些指引,通过网络、朋友、老师等途径了解到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考证内容,从而挑选出一些符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证书考取,这样既节约了人力、财力、物力,又能顺应市场需求,更好的就业。
(2)“考证热”的消极影响:一些大学生为了准备考证,放弃了专业课的学习,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调查问卷中涉及的问题——在专业课学习与专业课学习冲突时,你会选择?有10.69%的同学选择了考证。
另外,学生盲目跟风,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大学生考证存在一定的盲从性,他们往往热衷于社会上的一些热门证书,而忽视了社会上的一些“冷门”专业,这样反而会造成一些人才市场的空虚,而那些热门证书所在的专业却供过于求。
7.对近几年国务院取消证书的看法分析近几年,国务院大量取消了许多职业资格证书,引发热议。
这对于那些热衷于考证的大学生们是否是一种沉重的打击,而那些并不想考证的同学是否会暗暗窃喜,“考证热”会不会继续热下去?在这次调查中,我们收集了许多大学生对国务院取消证书的看法。
总结如下:对于证书的取消,有利也有弊。
其中,利在于:(1)节约了培训费与考试费,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