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赏析
界的情景。
《老山界》赏析
《老山界》赏析
《老山界》赏析
红军用草编织的衣服
《老山界》赏析
红军穿过的鞋
《老山界》赏析
红军穿过的鞋
《老山界》赏析
红军用过的皮带
《老山界》赏析
胜利大会师
《老山界》赏析
《老山界》赏析
时代背景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 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 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美誉。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在湘江与国 民党军队经过惨烈的激战,损失惨重,退入了 山高路险的猫儿山,开始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 历程。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叶剑 英等一代革命伟人率中央红军三军团、中央军 委纵队、后卫五军团、八军团日夜兼程翻越老 山界。
《老山界》赏析
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课 文内容。
精彩段落欣赏
场面描写: “之”字型的山路 (1)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一奇观的?
(2)这样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 神?
烘托出红军英勇豪迈的乐 观主义精神。
《老山界》赏析
精彩段落欣赏
景物描写:半夜醒来观赏夜景(所见所闻)
(1)“见”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以什么为序?用 了哪些修辞手法?
星星、山峰、山谷(自上而下);比喻、排比 (2)所“见”景象给人什么感受?“闻”突出 了什么特点?
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用
两年时间,长驱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冲破
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
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胜利地完成了长征。红军的
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的胜利
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本文写的是红军于
1934年冬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难爬的高山——老山
(落hā下n )
(jiǎo) (zhōu)
(jué)
(qī打ng)
( là)
《老山界》赏析
1、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 序清楚。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呢?
时间的推移、地点的变化 探 习究
2、在文中勾画出表明时间、地 学
点的词句。
《老山界》赏析
时间 地点 人物
活动
第 下午 瑶民家 瑶家大嫂 攀谈,宣传红军政策
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老山界》赏析
下列红色字你能读准吗?
瑶民(yáo)歇脚 (xīe)军阀
苛捐(kē)欺侮 (wǔ)攀谈
盛饭(chéng峭)壁 (qiào)骨碌 点缀(zhuì)澎湃 (pài)疲倦 颤 (zhà呜n)咽 (yè酣)畅
(fá缴) 租 (pān煮)粥 (gū咀)嚼 (juà倾n)斜
走路难 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睡觉难 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在哪些方面 吃饭难 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呢? 在课文 处境难 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中勾画出有
关的句子来。
《老山界》赏析
2、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 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表现了
细
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
味读
走路难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品
第二部分(2自然段到32段):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层:(2——10)山脚访瑶家。
第二层:(11——32)红军翻越老山界。
主
要内容有:1.在“之”字拐的路上;2.山腰露宿;
3.攀登雷公岩;4.继续登山,到达山顶;5.山
顶所思。
第三部分:写作者的感受。
《老山界》赏析
1、老山
界是一座难 翻的山。其 “难”表现
庄严、奇伟。 寂静
《老山界》赏析
精彩段落欣赏
(3)可作者描写的却是各种“声响”,这 不是自相矛盾吗?
不矛盾。以动写静,角度巧,效果好。
(4)这些声音有何特点?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写 出。
远、近、大、细; 比喻、拟人、排比
(5)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有何作用?
红军战士镇定豪迈,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 《老山界》赏析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 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 出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比喻、排比。形象生动的描绘出瑰丽的山色夜景。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是连续不断的细微声音,
比喻战士们轻细的话语声,说明战士们被冻醒次数
之多;“野马奔驰”写半夜山风之大,又喻寒风刺
使瑶民理解了红军。
一 天黑 山脚下 红军战士 准备爬山 天 夜里 半山腰 红军战士 夜行军
半夜 山路上 红军战士 半夜露宿
第 黎明 雷公岩 红军战士、翻越雷公岩
二 以后
医务人员
天 下午
山顶
红军战士
任务完成,征服 老山界
《老山界》赏析
文章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来记叙红 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第一部分(1自然段):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它的 地理位置和山高,摆出困难。
《老山界》赏析
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 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 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 经过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1934年10 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造成 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第一方面 军)连同后方机关8.6万余人被迫退出中央革命 根据地,分别从江西的瑞金、雩都(今于都)和福 建的长汀、宁化出发,开始长征。其间经遵义会议 确定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后,四渡赤水,抢渡 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于193 5年10月19日抵达陕北根据地保安县吴起镇, 11月初与由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率领的陕北 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老山界》赏析
睡觉难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吃饭难 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勇气、继续前进。
处境难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
表现红军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 。
《老山界》赏析
细 3、本文把红 读 军战士的顽强意
志和乐观精神刻 画得具体形象,
品 靠的是生动的描
写。你能说说有
味 哪些描写吗?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场面描写 景物描写
《老山界》赏析
骨;“山泉呜咽”用拟人化手法喻山泉时断时续又
暗指山势崎岖;“波涛澎湃”形容林木被风刮动的
声音。人声和大自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烘托出夜
1935年11月,贺龙、任弼时率领的红二、
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于1936年
7月2日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会师后,二、
六军团改称为红二方面军。1936年10月,一、
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至此,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虽然此时红军已不到3
万人,但这是红军和中国共产党极为宝贵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