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会计核算 一、信用贷款的核算
[例4-1]中南大银行于2018年1月1日,向其开户单位武义设备公 司发放一年期贷款,合同本金500万元,合同约定年利率7%, 每季度收息一次。贷前调查过程中因聘请中介机构对该企业的
信用等级及偿债能力进行评价,向在本行开户的德律公司支付 咨询费50 000元,则会计分是编制如下。
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会计核算 一、信用贷款的核算
(一)信用贷款发放的核算
商业银行按当前市场条件发放的贷款,在初始确认 贷款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 初始确认金额。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贷款—本金 (贷款的合同本金) 借或贷:贷款—利息调整 (借、贷方差额) 贷:吸收存款 ( 实际支付的金额)
由该公式可知,影响实际利率的因素有预期未来现金流量、 贷款当前账面价值及计息期。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概述 四、贷款的确认与计量
3.当期实际利息收入的确定 金融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利息
收入应当根据贷款账面余额乘以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用公式表示为:
各期利息收入=贷款账面余额×实际利率 4. 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
五级贷款质量分类法的优点是它能充分揭示贷款的 实际值和风险程度,同时能真实、全面、动态地反 映贷款的不同质量状况,还能够及时发现银行贷款 在发放、管理、监控、催收等诸环节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概述 三、贷款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
表4-1 贷款业务会计核算涉及的主要会计科目及核算内容
科目名称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概述 四、贷款的确认与计量
2.实际利率的确定
V
=
CF1 (1 + R)1
+
CF2 (1 + R)2
+
⋯
+
CFt (1 + R)t
=
t
CFi (1 + R)t
i=1
其中,V表示贷款当前账面价值; R表示实际利率;CFi表示预 计未来各期的现金流量;t表示贷款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 短期间。
借:应收利息
借或贷:贷款—利息调整 贷:利息收入
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会计核算 一、信用贷款的核算
(三)信用贷款收回的核算
1.贷款到期正常收回的核算 借:吸收存款—单位或个人活期存款—××户 贷:贷款—本金 应收利息—××户 (前期应收未收利息) 利息收入—贷款利息收入 (本期利息)
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会计核算 一、信用贷款的核算
贷款
资产类
核算内容 核算金融企业(银行)按规定发放的各种客户贷款, 包括质押贷款、抵押贷款、保证贷款、信用贷款等。 本科目可按贷款类别、客户,分别“本金”、“利 息调整”、“已减值”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应收利息
核算金融企业发放贷款、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拆出 资金、买入反售金融资产等应收取的利息。本科目 可按借款人进行明细核算。
借:贷款—本金
5 000 000
贷款—利息调整
50 000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武义设备公司) 5 000 000
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德律公司)
50 000
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会计核算 一、信用贷款的核算
(二)信用贷款的后续计量与核算
每当资产负债表日,银行应该按照实际利率法,按 照摊余成本对贷款进行后续计量。对正常贷款按照 贷款账面余额与实际利率的乘积计算当期的利息收 入;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 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当期利息收入。并根据合同本金 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当期应收未收利息。编制如下 会计分录:
第四章 贷款与贴现业务核算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概述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
(一)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的金融资产 (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
融资产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概述 二、贷款的分类
(一)按借款期限分
1.短期贷款 2.中长期贷款
(二)贷款的后续计量
贷款属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其后续 计量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 息收入。其会计处理内容包括:
1. 摊余成本的计算 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扣除已偿还的本金+(-)采
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 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累计计提的损失 准备
2.贷款展期的核算 会计部门接到贷款展期申请书后,对相关内容进行
审查无误后,在贷款分户账及借据上注明展期还款 日期及利率,同时,将一联贷款展期申请书加盖业 务公章后退借款人收存,另一联贷款展期申请书附 在原借据之后,按展期后的还款日期排列保管,无 需办理转账手续。
(二)按贷款保障方式分
1.信用贷款 2.保证贷款 3.抵押贷款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概述 二、贷款的分类
(三)按贷款目的分
1.房地产贷款 2.金融机构贷款
3.农业贷款 4.工商业贷款
5.个人贷款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概述 二、贷款的分类
(四)按贷款质量分类
现阶段已经普遍根据贷款风险程度按五级分类法, 将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种 质量等级。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概述 四、贷款的确认与计量
(一)贷款的初始确认与计量
商业银行向借款人贷款并获得收取本金和利息的权 利时,应将贷款确认为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归为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类。在初始确认贷 款时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 始确认金额。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概述 四、贷款的确认与计量
我国金融企业应当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贷款 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
第一节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概述 四、贷款的确认与计量
(三)贷款的终止确认 贷款在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终止确认: ①收取该贷款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 ②该贷款已转移,且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
融资产转移》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
贷款损失准备 抵债资产
核算金融企业(银行)计提的减值准备。 核算金融企业依法取得并准备按有关规定处置的实 物抵债资产的成本。本科目可按抵债资产类别及借 款人进行明细核算
损益类
资产减值损失 利息收入
核算金融企业已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 失,该科目按资产减值损失的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核算金融企业确认的利息,包括发放的各类贷款、 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发生的资金往来业务、买入返 售金融资产实现的利息收入。本科目可按业务类别 进行明细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