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产地丹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_A的含量比较

不同产地丹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_A的含量比较

ABSTRACT OBJECTIVE:To establish the method for 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cryptotanshinone,tanshinone Ⅰ ,tanshinone Ⅱ A in Salviae miltiorrhizae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METHODS: RP-HPLC method was adopted. The determination was performed on Kromasil TMC18 (250 mm× 4.6 mm,5 µm) column with mobile phase consisted of methanol-water (75 ʒ 25) at flow rate of 1 mL ㊃ min-1.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set at 270 nm and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0 ℃ . The injection size was 10 µL. RESULTS: The linear ranges of cryptotanshinone,tanshinone Ⅰ,tanshinone ⅡA in S. miltiorrhizae were 1.45~10.19 µg (r=0.999 8) , 2.16~15.12 µg (r=0.999 6) , 3.15~22.06 µg (r=0.999 7) ,repsectively. The average recoveries were 99.44% ,99.48% ,99.34% , respectively. RSDs were 0.2% ,0.1% , 0.1% (n=6) .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s of cryptotanshinone,tanshinone Ⅰ,tanshinone ⅡA in S. miltiorrhizae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CONCLUSION:The method is stable,reliable and reproducible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S. miltiorrhizae. KEY WORDS Salviae miltiorrhizae;Cryptotanshinone;Tanshinone Ⅰ;TanshinoneⅡA;RP-HPLC;Habitats;Content determination 丹参是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及根茎 , 主产四川 、 山西 、 河 北、 江苏 、 安徽等省 。 中医理论认为丹参性味苦 、 微寒 , 归心 、 肝二经 , 具有祛瘀止痛 、 活血通络 、 清心除烦的功效 。 丹参的 有效成分包括脂溶性成分 (二萜醌类) 和水溶性成分 (酚酸 类) , 均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由于受产地、 品种、 气候和生态 环境、 炮制方法等影响, 不同丹参药材所含主要活性成分差异 较大。 《中国药典》 丹参项下脂溶性成分以丹参酮ⅡA 作为质控 指标[1], 而近年研究表明, 丹参的脂溶性成分还包括隐丹参酮、 3] 丹参酮Ⅰ等 , 且含量较高 、 活性较强 [2, 。 本试验收集了河北 、 山东 、 江苏 、 河南和安徽等主产地的丹参 , 包括不同栽培方法 的丹参 ,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RP-HPLC) 法对其中所含隐 丹参酮、 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 的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 以为丹 参的选优与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4]。 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 BP211 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 (德国赛 多利斯公司) 。 隐丹参酮 (批号 : 110852-200305, 供含量测定用) 、 丹参酮 Ⅰ (批 号 : 0867-200205, 供 含 量 测 定 用) 、 丹参酮ⅡA (批 号 : 110766-200417, 供含量测定用) 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 所; 丹参购于不同产地 (1、 2 号: 河北; 3、 4 号: 山东; 5、 6 号: 江 苏; 7、 8 号: 河南; 9、 10 号: 安徽) , 均经北京市海淀区药品检验 所韩杰副主任中药师鉴定为真品。
Comparison of the Contents of Cryptotanshinone,Tanshinone I and Tanshinone Ⅱ A in Salviae miltiorrhizae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KONG Xiang-wen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CM,Beijing 100029,China) HAN Jie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Beijing 100083,China)
不同产地丹参中隐丹参酮、 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 的含量比较
# 孔祥文 1*, 韩 杰 2( 1.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北京市 100029; 2 北京市海淀区药品检验所, 北京市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 (2011) 19-1794-03
摘 要 目的: 建立测定不同产地丹参中隐丹参酮、 丹参酮Ⅰ、 丹参酮ⅡA 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 为 Kromasil TMC18 (250 mm×4.6 mm, 5 µm) , 流动相为甲醇-水 (75 ʒ 25) , 流速为 1 mL ㊃ min-1, 检测波长为 270 nm, 柱温为 30 ℃, 进样 量为 10 µL。结果: 隐丹参酮、 丹参酮Ⅰ、 丹参酮ⅡA 进样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1.45~10.19、 2.16~15.12、 3.15~22.06 µg (r 分别为 0.999 8、 0.999 6、 0.999 7) ;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44%、 99.48%、 99.34%, RSD 分别为 0.2%、 0.1%、 0.1% (n 均为 6) 。不同产地丹参 中隐丹参酮、 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 含量差别较大。结论: 本方法稳定、 可靠、 重复性好, 可用于丹参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 丹参; 隐丹参酮; 丹参酮Ⅰ; 丹参酮ⅡA;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产地; 含量测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