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湿地文化旅游度假区整体情况简介
一、区域位置
曹妃甸湿地文化旅游度假区位于曹妃甸区西部,沿海公路以南,唐曹高速以西,规划面积约120平方公里,是省级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景区
二、投资发展优势
1、生态资源优势
曹妃甸湿地文化旅游度假区有6大资源优势。
湿地。
北方最大的滨海湿地,总面积100平方公里。
温泉。
亚洲最好的低温温泉之一,水质优良,含有锶、偏硅酸等矿物质。
鸟类。
307种鸟类,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9种。
河湖。
26公里长的双龙河贯穿湿地度假区南北,拥有4个淡水湖,总水面面积约900多公顷。
海洋。
曹妃甸陆域海岸线80公里,拥有深水大港、散货码头、渔港码头、优质海滩,游人可在海边尽情品尝海鲜,上船出海渔事体验。
曹妃文化。
相传公元640年,唐王李世民率大军东征高丽,沿海途经于此,因气候潮湿,水土不服,随军将士发生皮肤疫病,急需救治。
渔女曹娴用当地温泉救治痊愈。
曹娴深得唐王爱慕,被纳为妃子,以姓氏为名,号封娴为曹妃,
后曹妃病逝葬于小岛——曹妃甸。
2、商业环境优势
国际高尔夫俱乐部。
2个18洞高尔夫球场,其中金熊高尔夫球场由美国著名设计师尼克劳斯设计,被列为中国十大高尔夫球场之一。
湿地迷宫。
以木栈道、木质平台等设施为主,步行进入,既与湿地生物亲密接触,又保护湿地原生态平衡。
曹妃甸国际会所(三岛七星)。
所谓“三岛七星”,是指会所建在三座小岛之上,七星指会所内的七栋别墅,分布位置恰似北斗七星。
会所按照6星级标准建设,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其中每套别墅可容纳10人居住,另外会所设置客房30间。
配有能同时容纳288人就餐的餐饮部。
渤海国际会议中心。
占地面积33.3公顷,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
集住宿、餐饮、娱乐、观光旅游、会议接待、休闲度假、体育健身、水疗养生于一体的五星级综合性服务设施。
3、交通优势
曹妃甸湿地度假区地处环渤海、环京津交汇地带,西距北京220km、天津120km,北距唐山55km,东距秦皇岛150km,地理位置优越。
唐曹高速、沿海高速、迁曹公路、滦曹公路和正在建设的遵曹公路构成了四通八达现代交通网络。
4、土地优势
度假区内土地资源丰富,达28300亩,均为国有土地,可为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充足配套用地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5、市场优势
京津唐三大环渤海城市人口稠密,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受教育水平均较高,两小时经济圈内覆盖人口超过5000万人。
未来的曹妃甸湿地文化旅游度假区游客市场立足京唐、辐射三北、面向全国,在此基础之上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6、人文优势
“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的曹妃甸(唐海)农垦文化厚重朴实,“登高殿兮弛望,与佳期兮”的曹妃、唐王爱情故事如歌如诗,另外还有当地特色的饮食习俗、岁时节令习俗、古朴典雅的古镇建筑习俗、剪纸苇编等民间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姚氏唢呐花吹等构成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7、服务优势
曹妃甸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完善的政策咨询、并高效的完成审批、注册等手续。
8、人才优势
腹地唐山市拥有8所大学,各种专业技能学校218所,在校学生18万余人,可满足企业需求,此外京津两市巨大的人才储备可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发展定位
曹妃甸湿地文化旅游度假区充分利用六大旅游资源,突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水疗养生、文化娱乐、商务会展六大主题,建成中国北方一流的、以湿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度假区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四、总体规划
1、河道水系
湿地度假区水系由“一河五湖”组成,一河为双龙河,南北贯穿度假区,作为度假区开发的轴心;五湖分别为曹妃湖、曹妃北湖、曹妃西湖、雁鸣湖、落潮湖,湖面面积近2万亩,储水量2500万立方米。
一河五湖相互连通,可使水上游玩实现零换乘,最大游线长度达到50余公里。
2、道路交通
湿地度假区内部由“五横三纵”8条主要道路构成“外部通畅、内部私密”交通体系。
其中,五条东西横向道路分别与唐曹高速、青林公路相连接,保障能快速便捷通达湿地度假区内;三条南北纵向道路求曲变弯,保证了穿越湿地芦苇、体验滨水休闲旅游与土地一级开发升值的需求。
通车道路总里程可达到110公里。
五、招商引资
度假区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湿地保护与开发并重”为总
原则,计划招商引资项目70个以上,总投资200亿元以上。
其中2013年开工项目12个,总投资29.1亿元。
主要包括:入口服务中心、房车营地、欢乐渔谷、河鲜渔村、高端会所、温泉度假村、商务酒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