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2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12.2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上题中第(4)小题,东北地区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和 科技水平较高,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故称为“中 国绿色米都”。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拓展提升】 思维构建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跟踪检测·提升练】 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 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目前浙江、安徽 等省正在加快土地流转试点探索。2014年河北某公司 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如图)租赁近千亩土地用于大樱桃 的种植。据此完成1、2题。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答案: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春温较常 年偏低,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 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降水较 常年多,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不利于作物 生长。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考点二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基础知识·过关测】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尝试作答】(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 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 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 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 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 害虫生存和繁殖。
松嫩平原
机械化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2)土地开发。 ①进行_水__利__建__设__,建立国营农场。 ②保护沼泽湿地:不再开垦三江平原的荒地,并逐 步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
高考热点微课
4.农业生产和布局: (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①农业
耕作业 商品粮
课时提升作业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2)基本特征:_山__环__水__绕__,沃野千里。 (3)自然条件。
①地貌格局 呈半环状
河流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②温带湿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 a.南北热量差异较大:_暖__温__带__、__中__温__带__、__寒__温__带__ 三个温度带。 b.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③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和_针__阔__混__交__林__为主,并分 布有冻土和_沼__泽__。
覆盖率 _日__益__下__降__
②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
湿地生态系统被破 ①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 坏,湿地面积逐年 好现存的天然湿地;②对 减少,植物的生长 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 环境和动物的栖息 ③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 环境_日__益__恶__化__ 经退化的湿地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解析】1选C,2选B。第1题,土地流转只是将小块的 土地集中化,并不会导致耕地面积增加;土地流转并 不一定都种植粮食,故无法判断是否导致粮食总产量 上升;土地流转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会促进我国 城市化发展;土地集中耕种,使规模经营增大,利于 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率。第2题,浙 江省大部分位于丘陵地区,地块较小,红壤广布,土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2.社会经济条件:
区位 工业 人口
东北地区特点
为重工业基地,为农业生产提 供了充足的生产资料;农业机 械制造业为现代化农业奠定了 基础
开发较晚,人口密度小,人均 耕地多,有利于商品化经营
影响
可为农业发展 提供生产资料
影响农业生产 的机械化水平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区位 交通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 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 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知识·方法·规律 【知识详解】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 (1)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地区
农业生 产状况
南部
中部
北部
东北地区的水热条件基本满足喜凉类作物一 年一熟的生长需求,作物生长季节集中在 4~10月;作物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冬 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 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 存和繁殖。 如上题中第(2)小题,建三江虫害较少的气 候原因即可如此分析
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东北地区为例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考点一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区位条件及农业生产布局 【基础知识·过关测】
1.自然条件: 读东北地区区域图,回答问题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1)范围:包括A_黑__龙__江__、吉林、B_辽__宁__及C_内__蒙__古__ _自__治__区__的东部。
A.乡村旅游
B.民俗文化
C.家具制造
D.方便面业
6.专业村比传统农业村产品的商品率高,主要原因是
专业村( )
A.土地资源丰富
B.水利设施完善
C.机械化水平高
D.特色产品质优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解析】5选A,6选D。第5题,由图中可以看出重渡沟 村专业发展的因子是自然资源,在选项中只有乡村旅 游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来发展的。民俗文化主要是 利用文化资源;家具制造主要是利用木材资源,而河 南省林业资源主要是人工林,不是自然资源;方便面 业主要利用当地丰富的粮食资源。第6题,由于专业村 专业化生产,生产者之间相互切磋技术,共同发展,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形成专业的先进生产技术,所以专业村比传统农业村 的产品有特色且产品质量优,商品率高。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加固训练】 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 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 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 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典题升华】 (2014·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 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❶。这里空气 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❷。近年来, 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 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如上题中第(1)小题,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分 析,可从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工农 业生产及生活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 少,环境污染轻微。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解题技法】 区域农业发展过程的分析思路
首先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等各种因素,确定区 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然后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 布局小区域农业。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专业村是指某农村大部分农户商品性地从事一种 或多种相互关联的生产或服务活动,从而使该活动的 经济总量(如产值)构成这个村经济总量的主体。下图 为河南省四类典型专业村形成与发展因子图。据此回 答5、6题。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5.重渡沟村发展的最优产业应是( )
地区 温度带
南部 暖温带
中部 中温带
北部 寒温带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地区
南部
中部
北部
≥10℃ 的积温
3 600℃以上
1 000~ 3 600℃
1 000℃以下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年降 气候特征 水量300~1 000 mm,且集中在夏季,雨热
同期
对农业生 制约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 产的影响 生产特点
问题
对策
①实行“少耕深松、耕松
生产潜力尚未充分 结合、深松蓄水”的耕作
黑土 发挥,表土流失较 制度;②加强黑土的培
开发 为严重,土壤 _肥__力__下__降__
肥,增施有机肥;③植树 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
的治理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林业 发展
湿地 保护
问题
对策
森林资源不断减少,①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
②林业
大兴安岭
(2)农业布局。 ①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黑龙江
②布局。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a.自东 向西 牧业
农林交错
b.自南向北:_海__洋__渔__业__地带、农耕地带、农林牧 交错地带。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高频考点·互动研】 核心关键词 农业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 水源等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工业基础、交通、 市场、劳动力及开发历史等;农业结构主要从种植业、 林业、牧业等角度分析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高考热点微课
课时提升作业
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 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解析】东北地区热量低,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降 水较少,主要是以旱地为主。根据气温较常年低,导 致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根据降水较常年多,导致 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以耕作;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影响农作物产量。
高考热点微课
②地形、土壤条件。
课时提升作业
地面 结构
山环 水绕
地貌类型及地形区分布
山 地
西部为大兴安岭;北 部为小兴安岭;东部 为长白山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