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据多年从事园林绿化的实践及对大量绿化区域的观摩考察,分析了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探讨了当前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时应遵循的原则,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问题;原则;对策
园林绿化是现代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好坏密切相关。

作为绿化的主体——植物,它不仅能增进居民身心健康、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而且在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城市面貌、提高城市品位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这种作用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科学配置。

园林植物的配置千变万化,不同的地区、地点、场合和目的要求,有多种多样的组合与组织方式;同时,由于植物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其在不断地生长变化过程中,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效果。

因而,植物的配置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已经成为现代园林绿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但是,在当前园林绿化建设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植物配置不合理,造成了大量资金、苗木等多种资源的严重浪费与生态失衡。

现就当前植物配置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植物配置的科学化、艺术化和合理化提供参考。

1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1.1项目承担方设计水平有待提高
植物配置实际上就是多种植物的姻缘联合,这种姻缘联合的媒婆就是设计师。

目前在园林绿化设计上,虽然实行了园林设计资质准入制度,但鱼目混珠的现象却常常发生。

一些根本不具备设计资质的公司或个人都进行设计;有些具备设计资质的公司也常常进行业务分包,高价中标低价分包,甚至还进行资质外挂,盖上本公司的设计专业章,冒充本公司自己设计的,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设计作品良莠不齐,造成设计水平比较低下。

1.2植物品种选择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植物的品种具有多样性。

由于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适应的要求不一样,彼此之间也有相互影响。

例如,有些植物喜阴,有些喜阳;有些喜肥沃,有些喜贫瘠;
有些喜湿润,有些喜干旱;有些耐修剪,有些不耐修剪;又如有的落叶,有的常绿;有的开花,有的不开花的,还有的特定季节才开花;有的花叶具有红、黄、紫、白等不同颜色;有的对酸性特别敏感;有的带刺;有的又有毒等,选择起来具有相当的难度。

再加上各个设计要求和功能需求不一样,给设计者带来很大的难度。

另外,由于设计者本身的学识水平不高,不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也不考虑与建设地的人文、历史、环境相适应,于是,植物选择上就出现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最终随便将几十种植物捏合在一块,形成粗制乱造的设计作品。

1.3设计照搬照抄现象十分普遍
因为现代电子技术相当发达,电脑普及给照搬照抄带来无限的快捷。

甲地设计搬到乙地,乙地跑到丙地,全世界天下一把抄,改改项目名称和设计单位即可,导致甲、乙、丙地植物配置一个样。

同样,还造成许多错误的选择,比如,南方热带植物往往出现在冰天雪地的北方各地。

1.4植物配置中领导意识浓厚,行政干预性强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很多单位是领导说了算。

这些领导的长官意识浓厚,随意改变设计方案,喜欢赶时髦,出点子,有些设计人员为了迎合领导的要求和达到中标的目的,领导喜欢什么就设计什么,完全凭着领导的个人喜好进行设计,导致其行政干预性大于科学性。

1.5植物品种单调,落叶品种和果树品种偏少
目前长沙市大多数绿地植物以“三大、三小”当家,即乔木的香樟、广玉兰、桂花,灌木的红继木、金叶女贞、杜鹃,每一块绿地都是一个面孔。

同时过分强调“四季常绿”,落叶品种比例大大偏少,以损失秋冬“红叶之美”、“落叶之美”为代价,换来的却是呆板和单调。

像银杏、水杉、红枫、合欢、栾树、红梅等都是很好的落叶品种。

此外,果树品种应用极少,只有“观花”,没有“赏果”,不能不说是园林植物配置的一大缺失。

其实,像杨梅、柿树、柚树、枣树、桃树都是很好的园林果树植物。

不过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例如万家丽路两边栽植了许多樱花,湘府路配置了雪松,八一路上的银杏,芙蓉路上的栾树、合欢;灌木近年来也有所改变,例如增加了红叶石楠、八角金盘、紫叶小檗等色彩十分艳目的品种。

1.6植物配置缺乏艺术性
园林绿化实际上是一门造诣十分深奥的艺术作品。

不仅要求设计者有深厚的文化艺术水平,而且要求与整个城市的经济、建筑风格、文化底蕴及历史渊源相适应,与城市的发展相适合。

做到艺术完美的统一,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1.7“大树进城热”经久不息,生态环境恶性循环日益加重
在植物配置中,大规格苗木的应用愈演愈烈,立竿见影的要求越来越多。

特别是在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中显得尤为突出。

小则20~30cm,大则1m以上的大树源
源不断地运进了喧哗的都市。

这些大树大多数来自农村山区,少则几十年,多则几百年,势必对农村的“大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这些大树进城时,不是被“砍了手脚”就是被“砍了头”,根系和树的形状都遭到极大的破坏,移植成活率又低,几年或十几年都难以恢复。

而且,价格不菲,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几十万元,应当遏制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

1.8重外来树种,轻乡土树种
任何一种外来树种搬迁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它都会有一定的适应过程,而且这种适应需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证明是否适合,而乡土树种则早已适应了环境、气候的变化,无论从经济或时间上来考虑,乡土树种都有它的优越性。

2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
2.1适用原则
一般情况下,园林植物配置首先要考虑“适用”的问题。

“适用”的观点带有一定的永恒性、长久性和科学性。

所谓适用原则,一层意思是“因地制宜”,这里的“地”指的是立地条件。

立地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地形、生物等方面。

“因地制宜”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选择适合立地条件生长的植物品种;另一方面是根据植物品种人为地创造植物健康生长所需的立地条件,包括土壤、光、温度、水分、生物等措施。

适用原则的另一层意思是园林的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

园林的生产、游憩、防护、改善环境、文化、艺术等功能适合于哪些对象。

服务对象是居住小区、医院、学校,还是厂矿企业、机关单位或者是公园、风景名胜区或者是道路绿化,在植物配置上应将园林的功能与服务对象紧密结合起来。

2.2经济原则
2.2.1量力而为的原则。

经济即现金资金投入,首先要适用。

园林建设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讲究有多少钱办多少事,量力而为就是这个道理,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是无法进行园林建设的。

否则,就会因经济基础不牢靠而使设计成为空中楼阁。

2.2.2节约的原则。

同样的建设一块绿地,为达到同样的效果,可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不同的施工时机、不同的建筑材料和管理办法,则所投入的资金也会不同。

因此,可选择资金最少的方式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2.2.3创造经济。

充分利用园林绿化的生产功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园林本身就是一项“作品”,好的作品就会有人来光顾、欣赏,欣赏就会产生经济效益。

比如许多植物都是经济作物,一方面是绿化,一方面有足够的产量,能产生可观的
经济效益。

又如可作为旅游景点,供游人观光,也能产生经济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