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等教育本科(专科)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井田开拓 学 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 专 业 采矿工程 姓 名 朱 强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O一二 年 三 月学校代码: 学号:10128井田开拓摘要:本设计详细介绍开拓立式矿井的概况特征,经过一系列的方案论证比较,选择了适合立式矿井的开拓方式。
井田内地质构造比较简单,主要为纵贯井田东西的天仓向斜,对第一水平选择了立井开拓方案,首采区的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法,综合机械化回采工艺。
关键词:立井开拓立式矿井地质构造倾斜长壁Abstract: This design introduces pioneering vertical mine features, after a series of proof comparison of plan, choose the suitable for vertical mine development, mine geological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simple, mainly runs through the minefield that day bin syncline, on the first level of choice of shaft development scheme, the first mining area of the mining method of inclined long wall mining,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 mining technology.Key words: mine development, mine geological structure, vertical, inclined long wall目录1. 井田地质、老窑及水文对开采的影响 (3)2. 矿井开拓方式的确定 (3)2.1井口形式、数目和位置的选择 (3)2.1.1井筒形式的选择 (3)2.1.2井筒位置选择 (4)2.2水平划分及阶段垂高的确定,各水平间连接暗井和布置 (6)2.3 主要运输大巷及回风道的布置方式和位置选择 (7)2.3.1主要运输大巷 (7)2.3.2总回风道布置 (8)3.矿井各水平煤层上下山和采区的开采顺序,第一水平的划分和配采关系 (8)4.选择矿井开拓方案 (10)4.1预提开拓方案及确定较优方案 (10)4.2开拓方案技术比较 (13)5.后记 (14)6.参考文献 (15)1. 井田地质、老窑及水文对开采的影响煤层埋藏较深,除正在生产的立式煤矿外,区内无小窑开采。
影响采区布置和煤层开采的主要构造因素是断层,其次是褶曲。
除边界断层外,区内主要断层方向呈北东向,采区布置应与主要断层平行,但在采掘时还应综合分析物探资料,注意近东西和北西向断距较小的断层。
断层附近岩层不完整,岩石破碎,易冒顶,片帮,开掘时应加强支护以保安全,另外还应防止断层导水。
在向斜轴部和转折端,因局部应力集中,节理发育,造成煤层顶底板的岩体的破坏,使其稳定性变差,因此采掘时亦应加强支护,主要岩巷亦应避开这些部位布置,以减少支护的困难。
另外在天仓向斜轴一线瓦斯含量集中,采掘时应防止瓦斯突出。
陷落柱周围的煤、岩层,因柱体向下塌陷,周围产生大量节理,煤层产状也发生变化,甚至伴有小断层出现,因此采掘中应注意顶板支护。
在采掘时还应防止导水,以防万一。
2. 矿井开拓方式的确定2.1井口形式、数目和位置的选择新建矿井根据井田内水文地质、井田边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等综合因素,一般开拓主井(专用提升煤)、副井(用于提升矸石通风运输材料和上下人员)以及回风井(与副井一起通风回风)。
2.1.1井筒形式的选择请参阅表井筒选择表井筒选择表根据根据潞安集团五阳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地面地下情况及地形地貌特征,本矿井只宜采用立井开拓或斜井开拓。
2.1.2井筒位置选择选择井筒位置就是确定井筒沿走向和倾斜方向上的具体尺寸,并用直角坐标和方位角予以表示。
选择井筒位置的主要条件:2.1.2.1、地面条件井口附近要有一定的范围,用以布置工业场地,其中包括主副井生产系统建筑物与结构物。
根据《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矿井工业场地的占地面积指标,大型矿井占地面积指标为0.8~1.1公顷/10万吨。
由于矿井占地多,矸石山和煤泥水对生态和美观有污染,故应选择荒地结合地形布置生产系统,以减少土石方工程,认真贯彻少占不占良田,不拆或少拆村庄,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方针。
2.1.2.2、井下条件井筒沿走向的最有利位置应当设在储量等分线上或其附近。
沿井田倾斜方向主要运输石门的运输功与石门长度成正比,所以井筒位置应该力求减少石门长度。
采用单水平开拓时,应该尽可能靠近运输大巷,并采用卧式车场;采用多水平开拓时,应该按初后期石门长度总和最小位置确定井筒位置。
为了减少煤柱,在选择井筒位置时,如果能设在井田之外,应选择在无煤区,薄煤区,高灰分区,变质区,火成岩活动区和开采有实际困难的部位。
如不能设在井田之外应结合其他条件尽量使井筒设在煤层浅部以减少压煤,也便于后期回收。
从地面生产系统布置要求,平坦地形最适合矿井建设,不仅平场工程量小,大型建筑物的基础处理也比较简单。
但是井口附近又不能过分低洼要避免洪水灾害要尽可能避开滑坡岩崩流沙和泥石流危险区,以及其他不利于施工的工程地质条件。
主副井相对位置的选择:斜井或立井在同一工业场地内相对位置一般如下:(1)斜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各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0m。
该规定系指岩柱最小尺寸。
考虑到斜井井口经常设有人车站人车存车线等,使井筒断面增大,故在方案或初步设计阶段确定主副井位置时,一般使两互相平行的主副井中线或提升中线相距35~40m,。
(2)立井主副井之间距离按规定同样不得小于30m,设计时考虑井上井下生产流程能够合理衔接以及井塔施工安装和设备布置需要,主副井中心距约变动于50~100m请参阅图主副井相对位置。
本井田可采用立井开拓(主井设箕斗、副井为罐笼)或斜井(主井为皮带)开拓,井筒位于井田中央。
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选定井筒位置,本着优先考虑第一水平快速达产,以便使整个矿井投产,兼顾下水平的延伸开拓的原则,主井井筒位置的坐标为:X38408270.52,Y4038799.70;井口标高875.66m。
主副井之间间距为75m,井筒位置位于井田走向中央,工业广场布置在井筒周围。
井口位置和工业广场的布置如图所示:工业广场和井口位置2.2水平划分及阶段垂高的确定,各水平间连接暗井和布置设计时,井田沿煤层倾斜方向划分阶段数量多少,主要取决于井田倾斜长度和阶段高度的尺寸大小,井田开拓设计着重欲选择开采水平的标高,使其贯穿于全部煤层有利于开采。
阶段高度或斜长往往随煤层倾角与回风道标高不同而有较大变化,阶段斜长在一定程度上受采区斜长控制,缓斜煤层和近水平煤层的深部以及倾斜长度过大的局部块段,往往采用上下山或增设中间水平开采。
本井田可行的几种水平划分和阶段垂高确定方案见参阅表上山和下山开采在工作面方面没有多大的差别,但在采区运输提升排水和上下山掘进等方面却有不同之处。
上山开采煤向下运输,上山的运输能力大,运输费用低但有折反运输:井下涌水可直接流入井底水仓,排水系统简单,风流由采区下部的集中运输巷道流向采区上部的集中回风平巷,通风系统简单,通风容易。
下山开采煤向上运输,无折返运输,运输工作量少:各采区都要解决采区内的排水问题,如矿井涌水量大,增加了硐室和排水设备而且通风系统较复杂。
但是,可以充分利用原有开采水平的井巷和设施,节省开拓工程量和开拓时间,有利于集中生产和水平接替,延长水平服务年限。
考虑到本井田涌水量不大,瓦斯含量不高,所以通风和排水都不会影响本矿井的水平划分。
所以划分两个水平时,各水平都采用上下山开采,有利于水平接替,相对节省开拓时间。
节省开拓费用。
开采水平间的连接可采用暗斜井或暗立井连接,暗井的开拓可充分利用原有设备和设施,尽量使提升系统单一,转运环节少,经营费用低,管理较方便。
故除了受地质水文条件限制外,首先考虑上述因素。
集中运输大巷 2-采区石门 3-煤层阶 段 主 要 参 数注:水平采出煤量计算中把储量备用系数所指的备用储量,一半划分为地质 损失,一半划分为增产储量;该增产储量合并计入水平实际采出煤量中 2.3 主要运输大巷及回风道的布置方式和位置选择 2.3.1主要运输大巷阶段或水平主要运输大巷是沟通采区与井底车场的主要交通运输干线,并进行通风排水及布设管线。
当上阶段采完后,又可以作为下一阶段或水平的总回风道,其工作年限长。
主要运输大巷在符合开拓要求的前提下,要尽量缩短大巷长度避免过多的弯曲转折以减少开拓工程,作到运输方便,有利通风,并应设在坚硬耐久不易风化无自然发火的煤岩层内。
布置方式分为集中布置,分组集中布置与分层布置三种。
本矿井设计采用分组集中布置,请参阅图4-2-3集中运输大巷布置大巷位置选择为了保证生产使用,便于维护减少煤柱损失,一般将主要运输大巷布置在煤层底板不受采动影响的坚硬岩层或煤组下部媒质坚硬围岩稳定无自然发火的簿及中厚煤层中,为了保护大巷不受采动影响,底板岩石大巷必须与煤层保持适当距离,根据我国经验,煤层与大巷间岩柱尺寸随煤层赋存深度和岩石性质而变,一般为10~30m 。
大巷与煤层距离本矿井选用岩石大巷,根据不同水平的水文地质条件大巷与煤层间距取10~30m , 请参阅图运输大巷分组集中布置方式大巷与煤层距离2.3.2总回风道布置回风大巷的布置原则与运输大巷布置基本相同,并且对于一个具体矿井来说,常采用相同的布置方式。
实际上,上水平的运输大巷可以作为下水平的回风大巷。
矿井第一水平总回风道布置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1、覆盖冲击层很厚,含水量比较大,一般要在井田浅部留设防水煤柱,在这种情况下可将总回风道布置在防水煤柱内。
2、对于急倾斜倾斜和大多数缓斜煤层的矿井,根据围岩和煤层情况及开采要求,回风大巷可设在煤组稳固的底板岩层中,有条件时,可设在煤组下部坚硬围岩稳固的簿及中厚煤层中。
3、为便于总回风道的掘进和维护,全井田回风大巷的标高宜一致。
在一定的井田地质、开采技术条件下,矿井开拓巷道可有多种布置方式,开拓巷道的布置方式通称为开拓方式。
合理的开拓方式,一般要在技术可行的多种开拓方式中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才能确定。
3.矿井各水平煤层上下山和采区的开采顺序,第一水平的划分和配采关系开采顺序是指矿井工作应有计划有步骤的按顺序进行,作到采掘并举,掘进先行,合理的开采顺序应满足下列要求:1、保证开采水平、采区、采煤工作面的生产正常接替。
2、尽量降低掘进率,减少井巷工程量和基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