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矿井开采设计范例篇一: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字号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大采高;综采技术姓名:王文斌学号:班级: 20XX级采矿本科班(新疆)指导教师:于景林编号:()摘要煤炭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工业的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矿产资源丰富的新疆自治区,各个大型煤炭企业陆续进入,进行资源开发。
山西潞安就是其中大型资源企业的其中之一。
潞新煤矿是新疆自治区重点煤矿,位于新疆哈密三道岭,矿产资源丰富,平均每年生产煤炭1000万吨左右。
1958年建矿,主要矿有潞新一矿、潞新二矿、潞新砂墩子矿、吉木萨尔矿等。
主要生产煤炭用于发电、化工、民用等。
本文主要观点有:在煤炭企业生产中地质条件和煤炭赋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使用大采高采煤方法。
关键词:大采高;综采技术目录研究目的和意义 (5)1.研究目的 (5)2.研究意义 (5)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6)1、井田概况 (6)2.矿区开发简史 (8)3.矿区地层及构造 (10)4.井田地层及构造 (11)5.煤层煤质 (14)6.煤的化学性质 (16)7、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性 (16)第二章、矿井资源/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2)1.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 (24)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5)第三章、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26)1、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28)2、煤炭工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30)第四章、大采高技术发展现状 (32)1、我国大采高技术的应用 (32)第五章、综采工作面大采高采煤方法的应用 (35)1、矿井概况 (36)2、开采顺序 (38)六.研究结论及建议 (53)绪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研究目的为了研究大采高综采技术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详细地分析潞新二矿的煤层赋存和现有生产技术状况,并对中国主要煤矿企业先进矿井进行了研究,收集了使用大采高综采设备开采的有关技术资料,经过分析对比认为,目前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用大功率,高可靠性设备,具有较强地适应能力,在潞新二矿矿使用是可行的,必将进一步加快潞新二矿以减队减面,增产增效为主要内容的集约化发展步伐,推动潞新二矿乃至潞新的采煤技术发展,促进安全高效矿井的建设。
2、研究意义为了研究大采高综采技术在潞新二矿现有生产条件下的可行性,详细地分析了潞新二矿的煤层赋存和现有生产技术状况,并对先进矿井进行了研究,收集了各矿使用大采高综采设备开采的有关技术资料,经过分析对比认为,目前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用大功率,高可靠性设备,具有较强地适应能力,在潞新二矿使用是可行的,必将进一步加快潞新二矿以减队减面,增产增效为主要内容的集约化发展步篇二:20XX01批次采矿工程本科毕业设计任务书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批次、层次、专业校外学习中心学生姓名学号一、设计(论文)题目沙坪坝煤矿300万吨开采设计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三、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要求沙坪坝井田处于重庆煤田,矿井总面积为29.2km2,井田南北长2.95km,东西平均宽5.40km。
可采煤层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5.8m和2.5m,煤层赋存稳定,倾角。
井田内。
矿井正常涌水量3,属于瓦斯矿井。
煤层有爆炸危险性,有自燃发火现象。
煤层顶板:伪顶为 0~0.12 m的铝土质泥岩,直接顶和基本顶为 20 m的泥岩及砂质泥岩。
备注:以上设计内容为学院统一提供,学生根据所设计的实际情况,按学院要求完善选择的设计题目,变更以上横线的红色内容,并将变更后的文档在选题确定后主动提交给指导教师,以方便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
四、达到的技术指标及要求: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内容如下:(1)目录(2)摘要(3)矿井地质概况(第一章)(4)矿井储量、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第二章)(5)井田开拓(第三章)(6)准备方式及采煤方法(第四章)(7)矿井通风与安全(第五章)(8)设计小结(9)参考文献2、设计图纸(标准图纸)(1)矿井开拓平、剖面图—为1:5000或1:10000,小矿井可采用1:20XX;(2)采区巷道布置平、剖面图;(3)采煤方法图;(4)矿井通风系统图(容易和困难时期)。
五、主要参考文献:《煤矿开采方法》教材采矿设计手册矿井开采设计指导书六、格式要求 1、图纸图纸根据要求设置图纸大小,格式如下:(dwg格式已提供在学院首页—下载专区—毕业设计专栏下载)2、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采用A4大小设置上边距:2.5cm 下边距:2.5cm左边距:2.0cm 右边据:1.5cm行距:1.5倍正文字体使用小四号字,宋体,一级标题使用四号字体,黑体,加粗;二级标题使用小四号字体,黑体,加粗;三级标题使用小四号字体,宋体,加粗。
序号:毕业设计(论文)各章节序号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格式为: 1… 1.1…1.1.1…(最多不超过3层)页码: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位于每页页底中部。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 下发日期_________________附:矿井开采毕业设计平台进度安排表篇三: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贵州大方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小屯矿井开采设计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采矿工程班级:大方班学号: 20XX2845学生姓名:骆弟军指导教师:肖俊贤?????年???月??日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诚信责任书本人郑重声明: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完成。
毕业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特此声明。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骆弟军?????日??期:?????????????????????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矿区概况及井田特征 (1)第一节矿区概述 ................................................ (1)一、矿区地理位置 (1)二、地形地貌 ................................................ . (1)三、地表水系 ................................................ . (3)四、气象及地震 ................................................ .. 4五、矿区经济概况 (4)六、矿区总体规划及开发现状 (5)七、电源条件 ................................................ . (6)八、水源条件 ................................................ . (6)九、通信条件 ................................................ . (7)十、其它条件 ................................................ . (7)第二节井田及其附近的地质特征 (7)一、区域地质 ................................................ . (8)二、井田地质 ................................................ (10)三、水文地质条件...............................................16第三节煤层及煤质特征 ................................................ .. (23)一、煤层及其埋藏条件 (23)二、煤层的顶底板及环境地质 (30)三、煤层瓦斯及自燃性 (32)四、煤类、煤质与煤的用途 (38)第四节地质勘探程度及存在问题 (43)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一、以往地质工作...............................................40二、井田勘探工作情况 (40)三、勘探工作主要成果 (41)第二章井田境界及埋藏量...............................................46第一节井田境界 ................................................ .. (46)第二节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井田的埋藏量 ................................................ ....... 50 矿井的年产量、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 ............................... 52 矿井的年产量及服务年限 (52)矿井的一般工作制度 .................................................56 井田开拓 ................................................ ....... 56 井口位置、井筒形式及工业广场位置选择............................... 56 一、开拓方式 ................................................ ... 56 二、井口及工业场地位置选择 ..................................... 57 三、井筒及主要巷道布置 ......................................... 60 开采水平的设计 ..................................................... 62 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 .................................................64 一、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 ......................................... 64 二、村庄搬迁及地面设施安全煤柱留设 ............................. 65 开采水平与井底车场型式选择 .........................................66 开拓系统综述 ................................................ . (66)一、开拓系统 ................................................ (66)二、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 (66)三、煤炭运输方式...............................................67四、移交生产时井巷开拓的位置及初期开拓工程量 (70)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五、移交生产时三量的计算 (70)第五章采区巷道布置 ................................................68第一节设计采区的地质概况及煤层特征 (71)第二节采区形式、上下山的数目、位置及用途 (87)第三节采区区段的划分、区段平巷的布置方式、层间或分层的联系方式 87第四节采区车场及硐室 .......... . (88)第五节采区各生产及辅助生产系统综述 (88)第六节采区开采顺序 .................................................90第七节采区巷道断面尺寸、支护方式、采区准备工程量 (90)第八节采区巷道掘进率、采区回采率 (92)第六章采煤方法及工作面装备 (90)第一节采煤方法及首采工作面选择 (91)第二节工作面设备配备 ................................................ .. (95)第三节回采工作面主要参数及产量 (93)第七章矿井通风与安全 .................................................94第一节概述................................................. . (98)第二节矿井通风方式与通风系统的选择 (98)第三节总通风量的计算与风量的分配 (99)第四节矿井总风压及等积孔的计算 (102)第五节通风设备的选择 ................................................ (103)第六节矿井自然灾害的防治及安全技术措施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