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甘蓝种植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白菜、萝卜、甘蓝生产的品种选择、产地环境、整地施肥、育苗、播种、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白菜、萝卜、甘蓝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658 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746 绿色食品甘蓝类蔬菜
NY/T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一、立地条件选择
大气、水质、土壤条件等均符合绿色食品优良生态环境标准。
二、产地条件
(一)土壤条件:喜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保水力强的砂壤土。
(二)土壤PH质:5.5-6.5。
三、甘蓝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一)温度:属半耐寒性蔬菜。
生长适应温度范围较宽.结球期适宜温度15—20℃
(二)日照:属长日照植物,喜强光。
(三)水份:喜湿润环境。
(四)养份:早期氮消耗较大,莲座期达到高峰。
有机肥能提高抗病虫性抗逆性。
四、安全生产种植要求:
要重施有机肥增施无机肥,采收前三十天不能使用无机氮肥。
不准使用剧毒农药,采收前准确掌握农药安全间隔期;病虫害防治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主,配合施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化学农药。
(一)育苗
1.种子用温汤催芽。
2.床土用有机肥2份加土3份加过磷酸钙拌匀配成苗床土。
3.播稀育苗,如果太密,2-3片叶就要分苗。
4. 5-6片叶定植。
5.苗育期间湿润管理,控制苗子的高度和茎粗,不要线苗。
(二)底肥要施足。
每亩施用商品有机肥500公斤。
(三)追肥要及时。
结球期每亩追复合肥20公斤,保持畦面湿润,不能缺水。
(四)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控
规划合理种植密度,增加透气通风;
人工松土、间苗、除草;
及时清理出病虫害植株,并带出基地;
2.物理防控
在基地设置杀虫灯、粘虫板防控菜蛾、蚜虫等害虫
3.农药防控
甘蓝病虫害发生较少,基地主要防控青虫害,可用25%灭幼脲悬浮剂2000~2500倍液(安全间隔期14天),或1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14天),喷雾防治。
甘蓝霜霉病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50g/亩预防或使用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安全间隔期7天,或72%霜脲·锰锌100克/亩,安全间隔期14天,喷雾防治。
五、采收
采收成熟度在叶球大小定型、坚实度达到八成、外层
叶片发亮时即可采收,甘蓝蔬菜一般应选择晴天早上收获,避免在采收和运输过程中人为造成二次污染。
避开雨水和露水不要在雨后和露水很大时采收,在这
种条件下采收的蔬菜很难保鲜,极易引起腐烂。
防止机械
损伤采收时要轻拿轻放,严格防止机械损伤。
机械损伤是
采后贮藏、流通保鲜的大敌。
机械损伤不仅可引起蔬菜呼
吸代谢升高、降低抗性、降低品质,还会引起微生物的侵
染导致腐烂。
六、包装
按标准分级包装,根据市场要求装箱。
采收过程中,
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包装物要整洁、牢固、
透气、无异味,以便净菜上市,准备临时储藏的包菜应在
采收前5-7天停止浇水包装应符合NY/T 658的要求。
七、生产废弃物的处理
及时收集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包装袋进行无害化处理,
地膜应集中回收并统一运输到残膜收购和再生加工企业,
不可随处堆放。
采收后的菜根茎叶残留可回田,增加土壤
的有机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八、贮藏与运输
贮藏库储存温度控制在2℃~5℃,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之间。
贮藏须在通风、清洁、卫生的条件下进行,严防曝晒、雨淋、冻害及有毒物质的污染。
甘蓝长途运输,包装产品应在2℃的冷库中预冷12h后,才可装集装箱冷藏外运。
九、生产记录
建立绿色食品甘蓝生产档案。
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
生产技术、肥水管理、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措施、采收及
采后处理等情况并保存记录3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