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导读PPT
《论语》是研究孔子 及儒家思想最可靠的第一手 资料。
关于孔子,你知道什么?
吴 道 子
孔子宋 行马 教远 图作
··
名: 孔子 ,名丘,字仲尼(“仲”
表示排行老二)。孔子是对他的尊称。 孔子名字的由来:一说是其父母
到尼丘(一名尼山)去向神明祈祷才 有孕生下孔子,孔子因“尼丘”而名 “丘;一说是孔子刚生下时,头顶中 间是凹下的,故取名为丘 。
时地: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鲁国人。
艰难的童年 3岁时,父亲叔粱纥去世,享年69岁。其正妻施氏大权在握, 19岁的孔母颜征在无法在孔家立足,带着孔子和孟皮,回到了娘 家曲阜城内阙里,过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受人歧视的艰难生活 。 青壮年时期
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 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此后,孔子拥有了较高的 声誉。 孔子51岁时,担任鲁国首都的市长“中都宰”,政绩卓著。 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大治。 周游列国时期 55岁时,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此后14年中,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后虽被鲁 国迎回,但鲁终不用孔子。 晚年时期 58岁,孔子回到鲁国。很受尊敬,享受国老的待遇,但政治
作: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
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 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 的地位日益尊崇,孔子学术被奉为万世不易的经典 和历朝历代的官方意识形态,孔子从一个没落贵族 的子弟,到被称为“素王”—无冕之王。孔子个人 也被一再追封加谥,由“褒成宣尼公”到“文宣王 ”、“大成至圣文宣王”,一直到“大成至圣先师 ”。
庙内共有九进院落,以南
北为中轴,分左、中、右
三路,纵长630米,横宽
140米,有殿、堂、坛、阁
460多间,门坊54座,“御
碑亭”13座。大成殿是孔 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 心。
杏坛传为孔子 讲学之处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时 最久,面积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于鲁哀公十六年( 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鲁城北泗上。其后代从冢而 葬,形成今天的孔林。从子贡为孔子庐墓植树起,孔林 内古树已达万余株。自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对孔林重 修、增修过13次,以至开成现在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
公孔里子,周墓围林墙 5.6公里,墙高3米多,厚1米。
孔子思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字在《论语
》中出现一百零九次。仁是一切理论的中心, 所有的关于“礼”“乐”的规范,都不过是手 段,是为实现“仁”这一道德的最后完善而服 务的。不过,这样一个一以贯之的重要理念, 孔子却从未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义,它只是很宽 泛地体现在孔子提倡的为人处世、为政治国的 具体原则中。仁的一层意思是爱人,另一层意 思是修身。
美国学者威尔·杜兰特《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 一书,从世界历史中筛选出十位他认为最伟大的思 想家,孔子居十位思想家之首。
新加坡前总理、国际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李光 耀:“从治理新加坡的经验,特别是1959到1969那段 艰辛的日子,使我深深地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 的人民都受过儒家价值观的熏陶,我们是无法克服那 些困难和挫折的。”
泽被后人
刘邦一统中原后,于公元前195年过鲁,“以太牢祀 孔子”,同时封孔子九世孙孔腾为“奉祀君”,令其主 持孔子祀事。后来汉元帝诏以孔子第十三代孙孔霸以所 食邑祀孔子,这是孔子后裔世袭爵位奉祀的开始。
数十代间,孔子嫡传由“君”而“侯”,至唐玄宗 年间,改封孔子第三十五代孙孔之为文宣公,这一爵位 一直沿袭到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当时仁宗赵祯 认为:“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而尊以王爵,封其嗣褒圣侯 为文宣公,孔氏子孙去国号而袭谥号,礼之失也。”因 而,改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后来一度 又改称“奉圣公”,但旋即于崇宁三年(1104年)又改 为“衍圣公”。 从此,衍圣公这一爵位,一直沿袭了 长达八百余年。
孔子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从没有一个人像孔子一样能将自己的名 字印在中国人的精神里,刻在中国的历史中。”(威 尔·杜兰特)
在64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210所孔子学院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 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 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 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论语》选读导读
关于《论语》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 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孔子弟 子及再传弟子编纂的,是儒 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是语 录体。
内容上以教育为主, 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 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 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 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 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 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孔林、孔府、孔Biblioteka ——世界文化遗产1994年12月,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根据世界文化 遗产遴选标准C(I)(IV)(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孔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中国春秋时期
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庙宇、墓 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 纪念孔夫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 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 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 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 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 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 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
孔府:西与孔庙为邻,是孔子 世袭“衍圣公”的世代嫡裔子孙居 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 帝宫室的最大府第。现在,孔府占 地240多亩,有厅、堂、楼、轩等各 式建筑463间,分为中、东、西三路 。东路为家庙,西路为学院,中路 为主体建筑。
大成殿
孔庙:座落在曲阜城内,其建 筑规模宏大、雄伟壮丽、金碧 辉煌,为我国最大的祭孔要地 。孔子死后第二年(公元前478 年),鲁哀公将其故宅改建为庙 。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 ,扩建庙宇,到清代,雍正下 令大修,扩建成现代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