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论语选读之沂水春风ppt详解 语文版
论语选读之沂水春风ppt详解 语文版
颜渊、子路侍。子曰:“盍各 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 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 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 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 ·公冶长》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 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早春者,长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风乎舞雩。
二月过,三月三, 穿上新缝的大布衫。 大的大,小的小, 一起到南河洗个澡。 洗罢澡,乘晚凉, 回来背个“山坡羊”。
合作探究:
结合你对孔子的理解,谈谈曾 皙之志为何能打动孔子,让孔子喟 然长叹“吾与点也”?
1.孔子一生都在追求大同社会,曾皙描绘的图 景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使万物莫不遂其性”的太平社会的缩影。
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
为之大?其言( ),是故( )
之。
2.孔子周游列国受挫,产生了“道不行,乘桴 浮于海”的归隐之情,曾皙之志描绘了孔子独 善其身之所。
3.孔子认为君子以“修身”为起点,曾皙描绘 的仪式能让我们在天人合一之境中给心灵一个 安顿。
……
曾皙是个狂者,也是个理想主义者, 他描绘的蓝图既是孔子憧憬的理想社会, 也是他潜意识归隐栖身的理想之地。一 幅蓝图,既有憧憬理想并实现理想的愿 望和志向,又有屡屡遭败、连连受挫的 无奈。其景观直入孔子的心灵深处,拨 动了他曲肱饮水的快乐,多种情感集于 一身,于是他感叹、赞同。
之后孔门师弟间何以默然,连子路亦成 沉默之羔羊?
曾点为何发问?而且等众弟子不在的时 候偷偷问,他提问时之心态如何?他该不该 问,合不合礼?
孔子评志
总评: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子路 -- (哂)之 冉有 -- ( 励 )之 公西华 -- (惜)之 曾皙 -- ( 与 )之
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路
你是否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
1. 孔子该不该“哂”子路? 2. 孔子为何“与”点? 3. 孔子该不该对冉有、公西华的 回答不置可否?
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 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听后欣然笑曰: “形状未也,而似丧家之犬,然哉!然 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后探究。
3 曾皙所描绘的是儒家思想在太平盛世中的写照。
……
孔子为( )而叹,为( )而赞。
从“孔子评志”到“评孔子之志”
为国以礼,为人以让。 仁政治国,礼乐治国。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精神。 构建和谐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 因材施教、民主平等、愤悱而启的教学理想。 “仁者爱人”的博大胸襟。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 宾客言也。
春之盛时,万物复苏,“冠者五 六人,童子六七人”,单衣宽带,从 容优裕,悠然自得,徜徉流连于自然 之中。清风徐来,临风而立,飒然春 风拂面。“暖风熏得游人醉”,兴之 所致,或引吭高歌,或浅吟低唱,或 击节应和,“咏而归”。踏春而去, 咏春而归,其喜洋洋,其乐融融。
《礼记 ·礼运》
孔子评人
评自己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评子路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评冉有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
可使之为宰也。 评公西华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
六十而非邦也者?其言( ),是故
( )之;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
“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 曰:“如琴张、曾皙、牧皮者, 孔子之所谓狂矣。”
侍坐弗使,不执琴瑟。
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
则对 。
--礼 记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 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
--《史记》
子路,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 也。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 三年有成。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 家,可使为之宰也。
曰:“为国以礼,尔言不让。” 夫子哂之。 “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 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唯求则非邦也与?”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 甫,愿为小相焉。”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点,尔何如?” 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治
治
冉 有 国 异仁曾 皙
公西华
1 孔子之“与点”,乃夫子知济世无望,遂发恬然 退隐之思,符合孔子政治失败后安贫乐道的思想。
2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礼乐之事的象征, 曾皙答话时“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举止,也 充分体现出礼乐修养,所以孔子之“与点”,实质 上是因为曾点的答话深中夫子的“礼乐”之道。
沂 水 春 风
读准下列字音
千乘 shèng 饥馑 jǐn 哂之 shěn 比及三年bì 以俟君子 sì 铿尔 kēng 莫(mù)春 浴乎沂 yí 舞雩 yú
沂 孔子()志
水 春
弟子()志
风 夫子()志
志向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孔子评志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 师 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 知方也 。”
道不远人,让我 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 习成长!
于丹心语
几种权威的《论语》注释本
《论语集注》 《论语正义》 《论语译注》 《论语别裁》 《论语今读》 《论语新解》
朱熹 刘宝楠 杨伯俊 南怀瑾 李泽厚 钱穆
暮春时节,草长莺飞,人们脱 去厚重的冬衣,恰逢好春光,处于 人生最美好时间的年轻人,以最放 松的状态尽情享受生命。
子路问: “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 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 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 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 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 退之。”
《论语•先进》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 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