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铁路现状

中国铁路现状

中国铁路现状【技术装备】【铁路网络】【等级与分类】【运输特点】技术装备我国铁路建设与技术装备,自解放后近50年间,尤其自70年代末期以来,得到长足发展。

从线路、机车、车辆、通信、信号、到运营管理与调度指挥系统等方面,技术装备的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从总体上看已经达到国际70年代末期的水平,部分方面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个别领域还居世界领先水平。

1、运输设备数量到1997年末,铁路营业里程57566km,复线里程19046km,电气化里程12027km,内燃牵引里程30940km,机车保有量15335台(其中内燃机车9583台,电力机车2821台),货车保有量437686辆,客车保有量34346辆。

2、技术装备水平铁道线路我国主要干线线路技术水平,全部属一级线路,部分一级线路已经实现无缝线路或超长无缝线路化。

我国从1958年开始铺设无缝线路,目前有无缝线路近2万km。

一根轨条的长度一般与闭塞分区相配合,长1~2km,采用60kg或75kg钢轨,铺设2.6m长的钢筋混凝土轨枕和高扣压力的弹条扣件,选用硬质道渣等,提高整个轨道框架的刚度,用以满足高速列车运行时对线路的高需求。

目前还有近4万km的线路属于一般轨道结构的线路。

机车我国铁路机车的发展,不仅在数量上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而且在种类上也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系列。

韶山8型机车试验运行速度可达到240km,我国又跨进具有高速列车的行列,在机车的质量上几十年来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1997年末,全路机车保有量为15335台,其中内燃机车9583台,占机车总量的62.50%,电力机车2821台,占机车总量的18.40%,蒸气机车2931台,占机车总量的19.12%。

全路内电牵引率为80.90%,蒸气牵引率19.10%。

蒸气机车已于1988年停止生产。

担负我国国家铁路牵引动力的主要内燃、电力机车型号为:电力货运机车有韶山6B,韶山7,韶山7B,韶山4B,韶山4C;电力客运机车有韶山8,韶山7(客)。

内燃货运机车主要有东风6,东风8,东风8B,东风4D,东风11(主要为东风4和东风8系列)。

我国机车制造技术与机车车身技术水平,在过去的发展中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其机车的总体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相当的差距。

在机车使用的可靠性方面尚有待进一步提高,应用故障率偏高,无故障周期短,应用成本高等在若干关键新技术应用方面,诸如三相交流传动,径向转动架,高速大功率与故障导向安全自控系统等方面都还需进一步研究。

车辆我国解放前没有自己的车辆工业,线路上跑的车体是从国外买来的。

解放后48年来,我国的车辆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级水平到中高档水平,经历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截止1997年5月底,我国铁路客车保有量为3.4万余辆,其中座车54.3%,卧车31.1%,双层客车2%,其余为行李车,发电车,邮政车等。

主要有21型,22型,25型双层客车;还研制生产了25型空调客车及时速达160公里的准高速客车。

其中空调客车约占铁路客车总数的28.9%。

1997年底我国铁路货车保有量为53万辆(其中含企业自备车约10.4万辆),铁路货车日均装卸车为7.5万辆。

我国目前的货车年生产能力为3.5万辆左右。

主要品类为60吨级货车,轴重从21t向25t方向发展。

目前生产的车辆基本上都是全钢车,部分车辆采用了耐候钢或优质碳素钢生产。

制动、钩缓、转向架技术成熟,货车整体技术得到重视与较快发展,诸如大型凹底平车、落下孔车、钳夹车、散装水泥罐车,运送汽车的全封闭专用平车、运输集装箱的专用平车、运输粮食或矿石的漏斗车、运输长钢轨的专用平车、以及运输液氢的罐车等均可以批量生产,形成规模。

为了提高货车车辆的整体水平,对于一些货物车辆的共性问题,正处在积极的科研之中。

诸如高磨合式闸、高性能缓冲器、基础制动、自导向、迫导向、独立轮及径向转向架等新技术;采用铝合金、玻璃钢、复合材料等新材料;浴盆式、双层式与单元式等新结构在铁路货车中的应用。

在积极研究新型货车的同时,还加强了对现有货车的使用、维修、调度等项工作的管理。

目前正在建设的CMIS系统已应运而生,即货车管理信息系统。

通信、信号、连锁、闭塞目前我国铁路通信、信号、连锁与闭塞水平,较解放初期已发生根本性改变,科技水平已达国际80年代水准。

尤其改革开放后,得到快速发展。

铁路通讯已列入光纤通讯,基本覆盖全生产岗位用户,同时开发运行了中铁寻呼与无线通信。

可以说铁路通信基本上已四通八达,比较适应市场的需要。

信号连续上了几个台阶,主要干线基本上全部是三显示自动闭塞制式,京广线郑武段1992年引入了法国四显示制式区间信号,有力地提高了区段通过能力与行车安全。

主要干线的车站连锁是大站电气6502型电气集中或小站继电集中。

半自动闭塞与电锁器连锁设备目前在支线与边远地区的线路上还尚有存在。

1989年12月份建成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的编组站,即郑州北站。

设备从加拿大国铁引进、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二次开发。

生产作业与生产管理全部自动化。

江泽民主席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该项建设工程属国家"七五"重点工程,竣工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调度指挥与信息技术我国铁路调度指挥与信息技术水平,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安全有效地指挥着运输生产,管理着我国近6万公里的铁路线。

调度手段主要包括调度有线电话、无线列调电话、无线对讲手机、机车运行记录仪、机车信号(机车载体信号)、机车自动控制制动装器等。

繁忙专一干线实施了微机控制调度集中系统,用以确保同一类别专列的直达快速运行。

铁路将在九五期间在主要干线上建成并实施全面自动化系统。

这些系统主要包括下列各个系统:〈A〉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棗TMIS;〈B〉货车管理信息系统棗CMIS;〈C〉调度指挥管理信息系统棗DMIS;〈D〉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棗FMIS;〈E〉综合办公信息系统;〈F〉铁路财务管理系统;〈G〉铁路计划统计管理信息系统。

总之,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正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预计2010年在主要先进技术方面将接近国际水平。

中国铁路网络与框架从1950年6月13日修建成渝铁路开始,先后修建了四万多公里新线,到1998年,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六万多公里,其中双线18000km,占总里程的30%,电气化线路11000km,占总里程的18.3%。

目前,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已初步形成。

铁路主要干线有:(1)关内南北走向铁路有5条:京广线;京九线;京沪、沪杭、鹰厦线;集二、同蒲、太焦、焦枝、枝柳、黎湛线;宝中、宝成、成昆、南昆线等。

(2)关内东西走向铁路有3条:陇海、兰新线;京包、包兰线;浙赣、湘桂、黔桂、贵昆线等斜贯东南。

(3)东北地区有两条成丁字形的干线:即滨洲线、滨绥线和哈大线成丁字形为东北铁路网骨干。

(4)联系关内外的联络线有4条:京沈、京承、锦承和京通等线把关内外铁路连接起来。

中国铁路线路等级及其分类在铁路线路的各项技术标准中,线路等级居主导地位。

等级不同,在线路的平、纵断面设计中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装备类型等也不一样。

所以,在进行线路设计时,首先要确定线路的等级。

我国《铁路线路设计规范》规定,新建铁路和改建铁路,它们的等级应根据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和远期的年客货运量来确定。

我国铁路线路共分为三个等级,即Ⅰ级、Ⅱ级和Ⅲ级。

铁路线路种类很多,除了可按等级分类外,还可按其他方式来分类。

(1)按线路用途分类按线路用途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

正线: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

站线:为满足车站有关作业而配置的线路。

段管线:是指由机务段、车辆段、工务段、电务段等业务段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

岔线:是指在区间或车站内接轨,通向有关单位的专用线路。

特别用途线:是指专为行车安全而设置的安全线和避难线。

(2)按线路正线数目分类按正线数目可分为单线、双线、部分双线、多线线路等。

单线铁路:是指区间只有一条正线的铁路线路。

双线铁路:是指区间有两条正线的铁路线路。

部分双线铁路:是指在一个区段内只有部分区间为双线的铁路线路。

多线铁路:是指区间正线为三条以上的铁路线路。

另外,线路的分类还可按钢轨的连结方式不同分,有普通铁路线路和无缝铁路线路。

中国铁路运输特点铁路运输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企业,它不仅具有一般大工业企业的性质,并且有高度集中、大联动机、半军事性的特点,俗称“高、大、半”。

(1)铁路运输是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大企业。

几百万铁路职工是在点多、线长、流动分散的情况下,昼夜连续不断地进行生产,这就决定了铁路必须强调高度集中、统一指挥,才能保证大动脉畅通无阻。

(2)铁路运输是一部大联动机。

铁路运输生产是由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等很多部门共同完成的。

各部门、各单位、各工种、各个工作环节必须密切配合,做到既精确又协调一致。

如果某个地方或某个环节出现障碍,就会影响一个方向或一定地区范围内甚至整个铁路网上运输生产的顺利进行。

(3)铁路是半军事性的大企业。

为了及时准确地完成任务,铁路职工除了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外,还必须绝对服从上级的调(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