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3.5《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3.5《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预习: 第3课时 《核素》
碱金属在物理性质上有哪些特点呢?观察下表。课本P7 中物理
物理性质:
1.相似性: (1)银白色中(物铯理略带金色) (2)硬度小 (3)密度小 (4)熔点低 (5)导热、导电 2.递变规律:从锂到铯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单质的密度呈增大↑趋势(但钾反常), 单质的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二、卤族元素 观察课本P8“资料卡片”,分析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规律。
结论: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即从氟气到碘单质,与氢 气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缓;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即非金属性从氟到碘逐渐减弱。
2、卤素单质间的转换反应
观察课本P8-9实验1-1,有哪些实验现 象,发生了什么样的化学反应,说明什 么问题,得到什么结论?
2NaBr + Cl2 == 2NaCl + Br2 2KI + Cl2 == 2KCl + I2 2KI + Br2 == 2KBr + I2
一、碱金属元素 思考:碱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1个电子。那么, 它们的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呢?
课本P6实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钾在空气中燃烧
钾与水反应
一、碱金属元素
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
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以及水反应,且在产物中,碱金属元素
的化合价都是+1.(课本P6)
△
(二)化学性质
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试推测氟、氯、溴、碘在化学 性质上所表现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课本P7
中物理
(二)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课本P8
讨论:卤族元素原子最外 层有7个电中子物,理易得1个电 子而形成稳定结构,化学 反应中表现出非金属性。 观察右图,讨论随着核电 荷数的增多,卤素单质与 氢气的反应有哪些规律性 变化。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D ) ×H、×Be、Al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O>H2W B.酸性: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3PO4 C.Q的单质常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
D.单质T与NaOH溶液不反应
2Al + 2H2O + 2NaOH == 2NaAlO2 + 3H2↑
N
O
Al Si
PS
作业: (1)、《南方新课堂》第2课时预习导引部分P5-P7 (2)、完成第8页 典例透析 知识点1、2、3 (3)、完成第8页至第9页基础巩固练习
钠 Na 11
碱
金
属钾 元
K
19
素
铷 Rb 37
1
2
1
3
1
4
1
5
原子半径、nm 0.152 0.186 0.227 0.248
铯 Cs 55
1
6
0.265
一、碱金属元素
思考: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的结构特点有哪些共 同之处呢?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 子半径逐渐增大,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1个电子。
(4)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或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4、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 从结构来判断: (1)同主族,从上至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如卤族元素)
从相关性质: (2)单质与氢气生成氢化物的难易程度,越易,非金属性越强;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如H2SO4)的酸性,酸性越强,非金 属性越强。(课本P9底角注释) (如酸性H2CO3>H2SiO3,可得非金属性C>Si,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周期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 于第几B 周期?第几族?
第四周期第IA族
第五周期第VIIA族
1、碱金属元素(课本P5) 掌握新知
元
核
素 元素符 电
名号
荷
称
数
原子结构示意图
最外层电子 数
电子层数
锂 Li
3
中物理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元素金属性强弱比较 从结构来判断: (1)同主族,从上至下,金属性依次增强(碱金属元素)
从相关性质: (2)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越剧烈,金属性越强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如Fe(OH)3)的碱性,碱性越 强,金属性越强。(课本P7底角注释) (如碱性:KOH>NaOH>LiOH,则可得金属性:K>Na>Li,亦可由 金属性强弱反推)
卤素单质 颜色和状态
密度
熔点/℃
沸点/℃
F2
淡黄绿色气体
1.69g/L (15℃)
-219.6
Cl2
黄绿色气体
3.214g/L (0℃)
-101
Br2
深红棕色液体
3.119g/L (20℃)
-7.2
-188.1 -34.6 58.78
I2
紫黑色固体 4.93g/㎝3
113.5
184.4
(一)物理性质: 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状态由气态逐步到固态;随着核电荷数的 增加,密中度物逐理渐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 (卤族单质由分子构成,受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相对分子质量越 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熔沸点越高。课本P23科学视野)
高一年级 化学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请各位中物同理 学准备好课本、笔和草稿纸
1.1.2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周期
1
2
ⅠA
H
复习巩固
0
He
ⅡA ⅢA Ⅳ A ⅤA ⅥA ⅦA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3
元素周期表口诀:横行叫周期,共有七周期,三四分长短,七行已完全。 竖行称作族,共有十六族,八族最特殊,三列并一族,二三分主副,先主后副族, 镧锕各十五,均属三副族。
结论: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 的氧化性从氟气到氯气到溴到碘,逐渐 减弱。
课堂小结: 1、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 布,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 性质上表现出相似性和递变性。 2、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酸性HNO3>H3PO4,可得非金属性N>P)
(4)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课堂练习:
1、已知某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推测下列选项 不正确的是( B ) A.单质有氧化性
B.最高正价一定为+7价 F无正价
C.是非金属元素 D.它和0族元素相邻
2、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
位置如图所示,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4Li + O2 == 2Li2O
2Na + 2H2O == 2NaOH + H2↑
△
2Na + O2 == Na2O2
2K + 2H2O == 2KOH + H2↑
实验中,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一样吗?为什么?
钾与氧气和水反应时,更剧烈。
这说明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也有差异。
一、碱金属元素
结论: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 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最外 层电子越中容物易理失去),所以碱金属元素从上往下金属性逐渐增 强,与氧气和水的反应剧烈程度逐渐增加。(课本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