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压管接头标准全解

液压管接头标准全解

液压管接头标准关于液压管路工程机械2009-10-25 17:46:09 阅读12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问:多大压力才算高压阀?答:真空阀工作压力低于标准大气压的阀门。

低压阀公称压力PN 小于1.6MPa的阀门。

中压阀公称压力PN 2.5~6.4MPa的阀门。

高压阀公称压力PN10.0~80.0MPa的阀门。

超高压阀公称压力PN大于100MPa的阀门。

★问:高压胶管怎么选择?答:1. 最高工作压力;2. 长度变化;最高工作压力下的长度变化3. 耐压;2倍最高工作压力承载力4. 最小爆破压力;4倍最高工作压力5. 最小通流量;最小截面直径6. 脉冲;瞬态改变或周期性● 标准回答:液压胶管是液压系统以及设备中重要的连接件,能承受高压,能方便拆卸,在液压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

液压胶管由内外的橡胶层和里面的钢丝编织层构成,根据液压胶管的承受压力不同,里面的钢丝层数不同,一般钢丝层从1层到6层,承受的压力最高能达到60MPA。

液压胶管的内层橡胶为耐矿油,生物油,膨胀性好的合成橡胶,外层为耐磨抗老化橡胶。

中间为高抗拉钢丝缠绕层。

液压胶管适合介质为:矿物油,油水混合物,聚乙二醇基油,合成脂基油,菜籽油等。

常用的胶管的适合工作温度为:-40℃--100℃,最高温度为125℃。

正确的选择胶管,可以保证整个液压系统的安全,合理的安排空间,更好地控制成本。

主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根据系统的压力,选择胶管的钢丝层数,压力高,钢丝的层数多。

每种胶管都有一个最大的工作压力,胶管的爆破压力为最大工作压力的4倍。

胶管耐压越高,价格就会变高,所以根据实际的系统压力,选择的胶管的最大工作压力比实际工作压力大点可以了。

如果系统冲击压力频繁的话,选用特别耐脉冲的胶管。

第二,根据流量选择胶管的内径,管径过小会加大管内介质的流速,使系统发热,降低效率,而且会产生过大的压降,影响整个系统的系能,管径过大会增加成本,所以胶管内径要适当。

当胶管用管夹固定或胶管穿过钢板等间隔物时,也要注意胶管的外径尺寸。

第三,在选择高压胶管时应该注意高压胶管的弯曲半径,计算弯曲半径时应该减去前面接头的扣压长度。

若安装的胶管弯曲半径过小,将降低胶管的承压能力并影响其寿命。

第四,要根据液压布置合理选用接头的形式如:SAE法兰接头,内螺纹接头或外螺纹接头,90、45等接头角度和整体的胶管装配角度。

胶管在安装使用中,也需要注意几个问题,胶管过长,影响外观,而且增加成本;胶管太短,当其受压而伸展或收缩时,没有足够的伸缩余地,会导致胶管被破坏;胶管安装时,切勿让其扭歪,否则当受压力时会破坏胶管或令联接处松脱;安装于移动物体间的胶管,应预留足够的长度,并避免和其他物体摩擦。

胶管在使用中经常与硬物相摩擦,建议在管外使用弹簧保护套。

胶管工作的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胶管的寿命和承受压力的能力,所以要在其允许的范围内使用胶管,工作温度长期不在其允许的范围内的系统,应采用软管护套。

胶管使用中,如果是特殊介质,要确保胶管的内,外层,接头,以及密封圈与介质相容。

●根据压力、流量。

压力决定胶管纲丝层数,流量决定胶管内径,再就是两端的连接型式,焊接式、扩口式、卡套式、法兰式等等,另外是直通还是90度,还是45度等。

●高压胶管都有型号的,层数,压力,接头型式及规格,胶管长度。

确定这些参数就可以了。

都可以咨询厂家。

●楼上都已说了,只是我建议大家要根据自已的理解来评论,不要照抄标准等。

胶管选择主要考虑承载压力,流量和连接形式。

承载压力一般是根据工作载荷反过来推导出来的,再乘以安全系数即可。

流量是根据工件的移动速度反过来推导出来的,因为系统压强处处相等,所以很容易计算的。

连接形式根据实际需要和安装空间,扳手空间合理选择即可。

问:油泵排量65ml/Rap 最高压力14Mpa 请问配1450转/min 电机功率应该多大?在配975转/min 电机功率应该多大?答:K=Q*P/600Q=q*V所以当转速为1450时:Q=1450*65/1000=94.3L/min功率:K=94.3*140/600=22Kw当转速为960:Q=960*65/1000=62.4L/min功率K=62.4*140/600=14.6Kw以上计算没有除效率。

只要选定泵以后,除以相应容积效率就可以了● 问:我要设计一个多执行机构的液压系统.整个系统的动力由一到两个泵和一个油缸的系统提供请问工作顺序是泵提供高压油到一个液压缸。

然后液压缸输出端的油提供压力油给执行元件工作吗?这个大的液压缸的参数怎么设定?答:液压系统的元件有: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辅助元件组成。

动力元件是液压油泵控制元件是液压阀控制液压油压力、流量、方向执行元件是液压油缸液压马达辅助元件是管件压力表储能器滤油器等等。

它们的连接方法是通过辅助元件将各个主要元件连接的,液压油泵提供液体动力经过液压阀控制液压油进入液压油缸实现液压油缸的往复运动。

第一个问题液压泵是提供了高压油到油缸,但是是通过液压阀来控制的,而液压油缸就是执行元件。

第二个问题首先看是有什么油缸(比如活塞式双作用油缸)确定后在看油缸其他参数。

a.油缸内孔直径先计算负载大小,然后根据液压系统的压力(压力是油泵;来确定的),确定液压油缸的直径,因为F*A=P F指的是负载的大小A指的是液压油缸活塞的直径。

(我说的简单是让你好理解如果专业人士看的,我这是有一点问题)b.油缸的速度(流量)通过液压阀来控制液体的速度(流量),但是要考虑整个系统的元件搭配。

c.液压油缸的安装距离这个就是看液压油缸的连接方式后,再定。

d.因为油缸种类也比较多,所以主要参数就是这么多。

补充问题泵的参数根据1.F*A=P 确定压力2.液压缸的速度来确定1.因为你的负载就是F,A 是油缸来确定的,P是油泵来确定的,所以先确定你的油泵压力,再来算液压缸的直径。

2.然后看你的油缸速度要求,在来定液压油泵的流量,这样参数就出来了,但是油泵参数出来,不一定就是那种油泵,因为油泵有三种,所以还要看是什么系统。

但是一般的设备用的是柱塞油泵。

液压管接头管接头的分类液压软管、高压球阀、意图奇的快速接头、卡套式管接头、焊接式管接头、高压软管。

过渡式管接头、卡套式管接头、三通式管接头、非标式管接头、扩口式管接头、直角式管接头、旋转式管接头、快速接头、不锈钢管接头、铜接头。

液压管接头和普通管接头的差别最大的最显著的区别的就是液压的压力是大的惊人的,液压油管突然爆裂油的冲击力是很大的。

我这样说,肯定不能用普通的替换专用的接头,因为液压的都是可以承受很大压力的,普通的最多0.5个气压就已经快不行了,现在我们的液压管接头技术比起国外来差距太大,液压英才网提醒各位液压届的朋友要多多交流发展中国自己的液压管接头技术。

管接头的类型液压管接头标准一、卡套式管接头的装配(一)预装①卡套式管接头的预装的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密封的可靠性。

一般需要专用的预器。

管径小的接头可以在台钳上进行预装。

具体做法是,用一个接头作为母体,将螺母、卡套压紧到管子上可。

主要有卡套式直通管接头、卡套式端直通接通头、卡套式三通管接头等型式。

笔者发现,即使是同一厂家一批货,这几种接头体上锥形孔的深度往往不相同,结果就造成了泄漏,而此问题往往被忽视。

正确的做法是,管子一端用什么样的接头体连接,对应的连接端则用相同类型的接头预装,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泄漏问题。

②管子端面应平齐。

管子锯断后应在砂轮等工具上打磨平齐,并且去除毛刺,清洗并用高压空气吹净后再使用。

③预装时,应尽量保持管子与接头体的同轴度,若管子偏斜过大也会造成密封失效。

④预装力不宜太大使卡套的内刃刚好嵌入管子外壁,卡套不应有明显变形。

在进行管路连接时,再按规定的拧紧力装配。

ф6-1卡套的拧紧力为64-1 15n、16фmmr 259n、ф18mm的为450n。

如果在预装时卡套变形严重,会失去密封作用。

(二).禁止加入密封胶等填料。

有人为了取得更好密封效果,在卡套上涂上密封胶,结果密封胶被冲入液压系统中,造成液压元件阴尼孔堵塞等故障。

(三).连接管路时,应使管子有足够的变形余量,避免使管子受到拉伸力。

(四).连接管路时,应避免使其受到侧向力,侧向力过大会造成密封不严。

(五).连接管路时,应一次性好,避免多次拆卸,否则也会使密封性能变差。

卡套式管接头安装(1)按第9章要求对需要酸洗的管子应先酸洗处理;(2)按需要长度用锯床或专用切管机等机具切断管子,绝对不允许用溶断(如火焰切割)或砂轮切割;除去管端内外圆毛刺、金属切屑及污垢;除去管接头的防锈剂及污垢;同时还要保证管子圆度;(3)将螺母、卡套先后套入管子,卡套前端刃口(小径端)距管子口至少3mm,然后将管子插入接头体内锥孔,顶到为止;(4)慢慢拧紧螺母,同时转动管子直至不动时,再拧紧螺母2/3~4/3圈;(5)拆开检查卡套是否已切入管子,位置是否正确。

卡套不允许有轴向移动,可稍有转动;(6)检查合格后重新旋紧螺母。

二、管接头处泄漏的预防在液压系统中,无论是金属管接头,还是软管接头,都存在容易产生泄漏的问题。

对于卡套式管接头,大多因管道受到较大的外力或冲击力,使卡套松动或管端面变形而造成泄漏,此时应检查卡套是否失圆、刃口有无缺损、管端是否完好以及卡套螺母的压紧程度等,同时还要消除管道外力。

对于扩口式管接头,大多因扩口过度,质量不合要求或多次拆卸,致使扩口变形或裂纹等造成泄漏,此时可将前端截去重新进行扩口。

如果使用公母锥顶压进行密封,其泄漏大多是由于两锥面有损伤,可用研磨砂对锥面进行研磨。

在一些用“о”形圈靠端面或外径密封的场合,其泄漏原因有以下几种:“о”形圈老化或变形而造成泄漏;“о”形圈装配不到位,使两平面连接时压不平或“о”形圈被切割造成泄漏;“о”形圈未压实,弹性变形量不足而造成泄漏;“о”形圈止口槽过深而造成泄漏。

对此,需重新选择外径相同和截面较粗的“о”形圈,也可将带有止口槽的密封平面进行切削或磨削加工,以减小止口槽深度,使“о”形圈有足够的弹性变形量(压缩量一般应在0.3 5-0.65mm之间)。

对于采用耐油胶板、羊毛毡、软钢纸板、组合密封垫圈或密封胶的管接头处泄漏,无论是何材质,首先应检查其密封件有无破损,变形、老化和粗糙度过大等情况,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高压胶管接头的安装注意事项(1)胶管在移动或静止中,均不能过度弯曲,也不能在根部弯曲,至少要在其直径的1.5倍处开始弯曲;(2)胶管移动到极端位置时不得拉得太紧,应比较松弛;(3)尽量避免胶管的扭转变形;(4)胶管尽可能远离热辐射构件,必要时装隔热板;(5)应避免胶管外部损伤,如使用中同构件表面的长期摩擦等;(6)若胶管自重引起过分变形时,应有支托件。

四、管路预安装8.1管路简介(1)双线主管及支管:从润滑泵出来一直到所有分配器的进油口,承受压力相对较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