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长个人发展规划[技巧]

校长个人发展规划[技巧]

校长个人发展规划[技巧]
校长个人发展规划
当我走上学校管理这一台阶后常常诚惶诚恐,因为“一个好校长造就一所好学校”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无论是从业的亲身经历还是眼观之处,我也深知学校的管理质量取决于校长的素质。

没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管理经验,学校管理只能流于形式或穷于应付。

面对新的课程要求,校长的工作不再仅限于行政上的管理,更多的应该来自于专业式的引领。

当校长就有一份责任,与其说是“校长责任制”的职责责任,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使命感。

这份使命感下我会时常苦恼于自己的不足与肤浅。

此次参加“名校长工作室”及时地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专业成长、全面提高的机会,我非常珍惜,一定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内涵、人格魅力和综合素质,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敢于但当、示范引领的教育家型校长,为我增添完成使命感的自信与能力。

一、自我分析:
1、优势分析:
(1)扎根基层教育教学,满怀激情和执着。

大学毕业至今,始终战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

从12年一贯制的厂子弟学校到六年制的完全中学再到示范性高中,教育教学是不变的主题。

近二十年的教育实践,既丰富了自己的教育经历,又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品质;既培养了自己攻坚克难的能力,更增添了一份对教育理想的追求。

(2)注重提升完善自我,坚持学习和积累。

大学毕业后埋头钻研教材与教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绩。

虽然
可以躺在成绩上“享受”,但是不愿就此流于平庸。

于是选择攻读教育管理硕士,同时也阅读一些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文章,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升华自己的教育感受。

(3) 踏实做人做事,保持本色和斗志
十几年来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能够诚恳做人踏实做事,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表率。

真心实意地对待每一位教师和学生。

保持认真执着的做事风格,不断提升自己的办事能力与思路。

2、不足剖析:
(1)缺乏系统的全面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尽管自己坚持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但由于长期以来对理论的学习缺乏周密的计划和安排,理论学习显得杂乱无章,因而头脑中很难形成系统的全面的教育理论体系。

同时,在学习中,自己对理论的思考研究不够深入,理解得也不够透彻,所以,时常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苦恼,不能很好地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

最终造成自身教育理论水平的全面提升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

(2)、领导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领导力是衡量校长是否称职的一个标尺,作为分管学校教学的校长是否具备教学领导力就更为重要。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高效能学校的校长通常把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标,因此校长的教学领导力不言而喻应成为其核心领导力。


是由于自己任校级时间较短积累经验较少见不多识不广,加之自己也缺乏聪明才智,造成领导力尤其是目前教学领导力大打折扣,还未能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路和办法。

二、发展目标
1、做一个专业型校长
有观点认为校长也是一个专业。

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对教育的要求日益加强的氛围下,校长的专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我想通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逐步深化对教育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不断提高学校领导专业技能与能力。

使自己尽快成长为一个专业化校长。

2、做一个思想型校长。

参观新疆华山中学与邱校长交流时,他说:一个学校的运行模式应该是校长出思想,中干出思路,老师出行动。

再联系自己了解的一些名校长的成功经验,都有一条相通之处-----办学思想。

我将以他们为榜样,注重完善、调整与提升,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和管理风格,使自己真正成为具有理想、有思想深度的校长。

3、做一个教育家型的校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评价校长:“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所学校,先要评论她的校长。

”表明校长在学校管理系统中有着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校长的思想、言行、综合素质等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时代呼吁教育
家型校长办学。

教育家型校长是校长群体中的佼佼者,与普通校长不同,教育家型校长不应拘泥于学校的日常事务性工作,而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与凝练工作经验,形成独特的教育管理智慧。

教育家型校长要擅于反思教育的本质,对教学工作有着系统而丰富的了解,对教育理念及教育思想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形成符合教育规律、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教育观;要精通人才培养规律,具有高明的教育教学技能,不仅懂得如何教学生,还懂得如何教老师,擅于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具有高超的领导管理能力,擅于凝聚人心,能够将自身的教育管理理念成功迁移给学校全体成员,使他们齐心协力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三、发展策略
1、修身立德,提高修养提升魅力
良好的人格魅力是一名优秀校长非权利影响的体现、标志。

首先是修“德”。

“民无德不立,官无德不威。

”德乃身之本,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学做真人。

二是要修“品”。

修炼可贵的品质、良好的品行。

敬业勤政,坚忍不拔,教育事业为第一位,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持热情和激情,给教师树立榜样。

三是修“心”。

“非淡泊无以宁静,非宁静无以致远”名利前,得之不自恋、不自狂;失之不失态、不失志,修宽宏大度之心。

把“师德高品位,专业高水平,工作高质量”和“追求卓越,让优秀成为习惯”作为管理理念。

积极培养健康情趣,坚守格调高雅的兴趣爱好,不断强化信念与责任意识,更好地修炼自身人格的魅力。

2、勤学多思,丰富内涵提升高度。

要想成长为教育家型的校长,必须博学多识。

完善的校长知识结构应该是经营管理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现代科学与政治经济、社会学知识、现代信息知识等知识体系的有机结合体。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率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电”,同时还要常思考,在学中思、思中学,把学和思有机地融合起来,不断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

3、运用实践,整理思路完善思考
学然后用,方能知其所以然。

经验是在实践中得来,在反思中提升的。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在实践中善于思考,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才能使自己的思想不断成熟,内涵不断丰富。

四、个人阶段性专业发展构想
第一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6月): 1、学习教育政策法律法规与教育基础理论。

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的方式完成。

2、撰写读书笔记。

3、撰写个人学习心得。

第二阶段(2014年7月—2015年6月): 1、继续学习教育管理理论。

2、积极参与有关学术的培训、交流、研讨活动,虚心学习国内外的名校长、名校的好经验,在专家的指导下形成高质量的考察报告、完成“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专题报告。

3、为本校教师举办2次左右的专题讲座,发表论文。

第三阶段(2015年7月—2016年12月): 1、精读教育理论专著,了解新的教育发展动态,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总结、提炼境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与管理经验,撰写不读书笔记、随笔、体会等。

2、参与形成经验交流汇编和管理经验文集,积极参与发表学术研究成果。

3、在学校发展规划和自身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提升教育理念,发展实践智慧,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专业团队的集体努力,推出具有一定特色的校本教研体系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策略。

4、力争通过个人努力、专家指导,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育家型的校长。

积极参与市区内的巡回送教活动,在学校、本区及市区内分别做报告1次,实现个人与学校的卓越发展。

五、成果形式:
1、公开发表论文;
2、经验交流汇编;
3、参与《名校长教育经验与管理经验文集》;
4、确定并执行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学校发展规划及思想体系,高质量完成学校阶段性的任务,高水平实现学校阶段性的工作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