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简况
地区中心城市九江、岳阳、黄石、常州、 舟山、南通、芜湖、 宜昌、 扬州、池州、镇江、安庆、铜陵
一般城市万州、涪陵、荆州、攀枝花、嘉兴、黄冈、巢湖、湖州、 马鞍山、宜宾、泸州、绍兴、鄂州、咸宁、水富
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历史
1985年9月“七五”计划提出东中西部的概念,要求加快长江中游沿岸地 区的开发,大力发展同东部、西部地带的横向经济联系。
四•长江经济带的优势
一是交通便捷,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腹心地带,经济 腹地广阔,不仅把东、中、西三大地带连接起来,而且还与京沪、京九、京广、 皖赣、焦柳等南北铁路干线交汇,承东启西,接南济北,通江达海。
二是资源优势。首先是具有极其丰沛的淡水资源,其次是拥有储量大、种类 多的矿产资源,此外还拥有闻名遐迩的众多旅游资源和丰富的农业生物资源, 开 发潜力巨大。
2005年长江沿线7省两市签订《长江经济带合作协议》,但因各省市行政 壁垒等因素,使得长江流域的航运和经济一直被割裂,该协议效果不大。
2013年9月国家发改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在京召开关于《依托长江建设中国 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研究起草工作动员会议,当时包括上海、重庆、湖北、 四川、云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9个省市。
长江经济带中上海为龙头,武汉为龙腰,重庆为龙尾,这三大城市也分别是上 海协调会(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武汉协调会(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协调会(重庆市•四川省)的中心城市。
(2)城市分布
上海:(1个)
江苏:
南京、
镇江、
扬州、
苏州、
无锡、
常州、
南通、
泰州(
8个)
浙江:
杭州、
力口八、
湖州、
宁波、
绍兴、
一•长江经济带的简介(1)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江苏;、湖北、浙 江、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安徽;长江经济带中上海为龙头,武汉为
龙腰,重庆为龙尾,;(2)城市分布;上海:(1个);江苏:南京、镇江、扬 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浙江: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
(6个;安徽:合肥、芜湖、铜陵、安庆、池州、马鞍山(7个;江西:九江(1个);湖
五是城市密集,市场广阔。1995年沿江九省市拥有大小城市216个,占全 国城市数量的33.8%;城市化水平约为5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城 市密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2.16倍。
五•长江经济带的结构特点
长江经济带的内部发展并不均衡,从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依次向西, 长 江流域的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明显的落差。不同于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在
三•长江经济带的规模
长江经济带被誉为继中国沿海经济带之后最有活力的经济带,流域面积占全
国18%人口占
全国36% 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这11个长江经济带覆盖省市的GDPS、量接近26万亿,占全部GDPS量的41.2%。专家预测,在本世纪的战略机遇期 内,中国经济的总体增速将保持8%左右,而长江经济带在未来15年经济增长 速度将超过全国经济的平均增速,到2020年前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将达到 全国的50%。
舟山、
(
6个)
安徽:
合肥、
芜湖、
铜陵、
安庆、
池州、
马鞍山
(
7个)
江西:
九江(
1个)
湖北:
黄石、
鄂州、
武汉、
荆州、
宜昌、
黄冈、
咸宁、
恩施(
8个)
湖南:
岳阳(
1个)
重庆:重庆、万州、涪陵(3个)
四川:泸州、攀枝花、成都、宜宾(4个)
云南:水富
其中,一级中心城市上海
二级中心城市南京、武汉、重庆、苏州、杭州、南昌、成都、无锡、 宁波、长沙、合肥
的城市几乎集中于长江流域,它们是:上海、南京、杭州、南通、武汉、黄石、 重庆、成都等。严重的大气污染和酸雨造成长江流域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有:工
业废气及二氧化硫、工业烟尘污染、能源结构不合理、汽车尾气污染等。
(2)流域协调发展问题
东西向交通基础设施滞后 长江流域的交通基础设施已初步形成了水运、铁 路、公路、航空相结合的综合运输体系,但尚未形成综合大交通体系,运输设施 相对落后。由于沿江东西向交通基础设施滞后,造成长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经济 联系薄弱,经济发展整体性差,资源优势转化渠道不畅,缺乏快速有效的交通通 信纽带和紧密的经济互动,工业与城市大多呈不连续的带状分布,沿江产业带明 显断开。地区封锁与诸侯经济突出长期以来,长江流域内地区封锁与诸侯经济
我国沿海地区形成的珠三角、长三角、京津环渤海等发达地的经济圈状区域。 长 江经济带纵贯我国东中西部,长江横向经济带将触角伸入了欠发达的广袤的内陆 地区,将我国的经济串联成“T”型结构,成为中国经济新的支撑带和增长极。
六 长江经济带所面临的问题
(1)生态环境问题
流域生态环境日渐恶化水资源严重污染江经济带的简介(1)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涉及上海、
重庆、
江苏
、湖北、浙江、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安徽9个省2个直辖市。
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一是依托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 二是做大上海、重庆、湖北武汉三大航运中心;三是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 四是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缅经济走廊。
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 中首次提出,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这意味着长江经济带建设明确 为国家战略,将给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4年4月25日政治局会议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 展”。
2014年4月28日李克强总理在重庆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 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汇报了长江 经济带建设总体考虑和相关规划。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 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11个长江经济带覆盖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汇报了 对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思考和建议,贵州和浙江两省确定被纳入
三是产业优势。这里历来就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 我国钢铁、汽车、 电子、石化等现代工业的精华大部分汇集于此,集中了一大批高耗能、大运量、 高科技的工业行业和特大型企业。此外,大农业的基础地位也居全国首位,沿江 九省市的粮棉油产量占全国40%以上。
四是人力资源优势。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之一, 人才荟萃,科教 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