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时事热点:2015年7月20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了《关于印发南京江北新区总体方案的通知》,这就意味着,这份江北新区的发展蓝图已经国务院原则同意。
这份方案明确了江北新区的战略定位,描绘了它未来10年的发展愿景,还明确了用地、财税等政策红利。
解读:南京江北新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字形交会处,东承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域,西联皖江城市带、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三角辐射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的重要节点。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对沿江经济、文化、环境、聚落产生重要影响。
长江也是中考地理的常考内容。
涉及长江的水文特征、沿江的省级区划概况及重要城市、水利水电、运输方式等,学生在2016复习备考中应举一反三,全面的、联系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学习目标:1.掌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
(重、难点) 2.理解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
3.掌握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原因和措施。
(重点)[自主预习·探新知]1.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1)从全国范围看,连接环渤海经济区及珠三角经济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地位举足轻重。
(2)从长江经济带内部看,具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可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3)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看,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衔接互动,形成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1)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
(2)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
(3)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
(4)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3.长江生态环境保护(1)原因:①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②长江经济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③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体要求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
(2)措施:综合治理和建立地区间、上下游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自主诊断](1)长江流域人口和城镇密集,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 )(2)长江水运横贯东西,重庆以下皆可通航。
( )(3)长江经济带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 )(4)长江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长江经济带内工业、农业和居民饮水。
( )【提示】(1)×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城镇较少,宜宾以下河流两岸城镇都很密集,而且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密集程度更大,城市化水平很高。
(2)×长江沿岸河港众多,宜宾以下可通航。
(3)√长江经济带立足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各自优势,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
(4)×长江水资源的利用不仅包括长江经济带范围内工业、农业和居民饮水,以及防洪、发电、灌溉、水产养殖、旅游和生态用水等,还包括向北方地区跨流域调水。
[合作探究·攻重难]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条件及现状(教师用书独具)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和沿北纬30°中国地势剖面。
【思考交流】1.长江流经了哪些省(市、区)?干流南北两侧有哪些重要的支流?提示: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市、区)。
北侧支流主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等,南侧支流主要有乌江、湘江、赣江等。
2.流域内有哪些地形类型?据上图分析我国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提示:有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和平原。
在上游河段,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经横断山区的高大峡谷,陡然降到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3.从长江经济带内部看,其发展的区位优势是什么?提示: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并具有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
[归纳总结]1.长江上游的开发条件与发展现状开发条件发展现状①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②矿产资源丰富;③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平原附近土壤肥沃①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具有发电、航运、防洪等效益,是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形成以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中心;③成都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中、下游地区的开发条件与发展现状发展的有利条件发展现状中游地区农业①多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②气候温暖湿润;③河湖密布,水源充足;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工业①矿产资源及森林资源丰富;②水源充足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下游地区农业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②气候适宜,水热条件好;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基础好鱼M之乡、丝绸之乡工业①地理位置优越;②交通便利;③科技发达,具有人才优势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流域综合开发的地理条件评价流域既是一个自然区域,又是一个经济区域,区域内自然因素之间、自然因素与经济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由此构成了流域的整体性。
读长江沿岸工业地带图,完成(1)~(3)题。
(1)该工业地带的能源优势是( )A.煤炭B.石油C.水能D.太阳能(2)图中的钢铁工业基地②的突出区位优势有( )A.历史悠久,基础雄厚B.资源、能源丰富C.技术水平高,生产规模大D.市场巨大(3)水利枢纽③的首要目标是( )A.发电B.防洪C.灌溉D.旅游(1)C(2)B(3)B[第(1)题,长江流域地势起伏大,径流量大,水能蕴藏量大。
第(2)题,②是位于雅砻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攀枝花,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钢铁工业中心。
第(3)题,③是三峡水利枢纽,它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区域经济发展1. 武汉生产的200台重型机械销往上海,最佳的运输方式是()A. 铁路运输B. 公路运输C. 内河运输D. 航空运输C2. “东方之星”游船从江苏南京搭载400多名旅客前往重庆,于2015年6月1日深夜在湖北监利翻沉,船上400多人遇难,获救的只有12人。
事故发生后,李克强总理亲自到湖北监利指挥救援工作。
关于这次救援面临的困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长江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B.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长江的含沙量较大C. 长江6月份已经进入汛期D. 长江6月份处于枯水期【解析】本题考查长江的水文特征。
长江是我国流量最大的河流,A项正确;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长江的含沙量较大,B项正确;长江流域5、6月份降水多,6月份长江已经进入汛期,不是处于枯水期,C项正确,D项不正确。
3. 长江沿江省份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下列著名旅游地与其所在省的连线正确的是()A. 张家界——湖北省B. 南岳衡山——湖南省C. 神农架——江西省D. 庐山——湖北省【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中游三省的旅游资源。
张家界在湖南省,A项不正确;南岳衡山在湖南省,B项正确;神农架在湖北省,C项不正确;庐山在江西省,D项不正确。
4. 长江沿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这一农业区内的主要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是()A. 水稻、花生B. 水稻、油菜C. 水稻、甜菜D. 小麦、油菜【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农作物的分布。
长江经济带位于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主要的油料作物是油菜,A项中的花生不正确;B项正确;C项中的甜菜不正确;D项中的小麦不正确。
5. 2014年5月,湘、鄂、赣三省308家旅行社结成中三角旅行社联合体大联盟,共同打造一体化旅游区。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 _____高铁;B. _____铁路。
(2)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的“光谷”。
由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光谷软件园、武汉软件新城、光谷生物城等园区组成。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科研机构众多,有71个国家级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林立,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58所高等院校。
请你分析武汉东湖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主要原因。
大学和科研单位多,高科技人才多。
(3)长江流域水污染严重,南昌的保护长江志愿者为了实地调查长江流域的水污染情况,决定从南昌出发,乘船到湖北武汉、湖南长沙等地考察。
从南昌到长沙依次经过了____江、______湖、____江、______湖、_____江。
长江的生态环境保护(教师用书独具)下图为长江流域及其不同地区生态环境问题。
【思考交流】1.资料A反映的问题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提示:草原荒漠化面积扩大,水土流失加剧。
河源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气候变暖,降水减少,草场退化。
2.资料B反映的问题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湖泊面积不断减小,蓄水能力降低,调节功能减弱。
泥沙淤积,围湖造田。
3.资料C反映的问题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森林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
滥伐森林。
4.A、B、C三种问题产生的主要后果有哪些?提示:水土流失加剧,河湖淤积,湖泊调节作用减弱,洪涝灾害多发。
[归纳总结]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综合治理和建立地区之间、上下游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关于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整治措施如下表所示:存在问题整治措施上游①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破坏;②水能开发程度低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②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的经营与开发;③建设三峡工程中游①洪水威胁严重;②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③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河床抬高①退耕还湖,疏浚湖泊;②搞好分洪工程,加强和搞好荆江分洪工程;③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地区的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④修建水利工程,发挥水利工程的拦洪治沙功能下游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①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淘汰或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加强环境保护,通过推广各种环保技术、加大执法力度等途径,对环境污染加以控制读图,完成(1)~(3)题。
(1)a水电站的发电量大于c,由此可知a处比c处( )A.流量大,落差大B.流量大,落差小C.流量小,落差小D.流量小,落差大(2)关于甲、乙两个区域在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A.甲——土地荒漠化B.乙——水土流失C.甲——大气污染D.乙——水体污染(3)为保护和改善长江下游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合理规划沿江产业②减少污水排放,保护长江水质③加强经管、依法治水等④严禁排放工业用水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1)D(2)B(3)D[第(1)题,发电量与径流量和落差成正比,a水电站位于c水电站上游,因此其径流量小,其发电量大于c,故落差大。
第(2)题,甲位于横断山区,主要问题是生态恶化;乙位于低山丘陵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