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6年高中历史会考说明答题 带答案解读
2016年高中历史会考说明答题 带答案解读
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亨利· 配兰的提案,导 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 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 只当了两天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 世被迫请配兰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英国政治制度史》 (2)上述材料反映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乔冠华出席第26届联大
两个大国的跨洋握手
(3)以上两幅图片反映了我国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请 任选一幅图片撰写说明词。(应包括时间、事件、影响)
在1971年第26届联大上,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 到恢志者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到机场迎接。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外交迎来新局面。
(2)确立了行政和、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如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 民的思想,否定君主专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的性质,带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民主性。
(3)上图所示内容出版于哪一历史文献? 简要说明该文献的历史地位。(4分)
(3)《共同纲领》,临时宪法性质。
(3)特点:国王统而不治,行政权由首相掌握。内阁成 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解决主权问题成为1787年宪法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即国家 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除解决主权问题之外,宪法 还解决了另一个美国人特别担心的问题:中央集权。新国家领 导人最惧怕的莫过于最终建立的是一个专制独裁政府。 ——艾伦· 布林克利《美国史》 (3)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分别说明美国是如何解决 “主权问题”和“中央集权”的问题的?
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 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 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 是。 (4)上文中“代表”参加的是什么会议? 该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3)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意义:通过《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
二、民主政治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文明成果。回答下 列问题。 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的时期达到最高潮。他将权力转移到 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 务的最高权力机构。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 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做最后 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 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 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立法权,以参 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受参议 院弹劾后,由……特别法庭审判之。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 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 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 社、宗教信仰自由;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国务员于临时 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附属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结合约法的具体内容,说明其进步意义。
(1)有人说“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人更加深刻地与他们的 直接民主制紧密相连”,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加以说明。
(1)全体公民通过参加公民大会,通过表决直接介入处理雅典 事务的决策;可以担任陪审员,参与民众法庭的终审;通过比例 代表制的形式,经抽签选举担任五百人议事会成员,监督行政官 员落实公民大会决议;薪给制的实行,为贫苦公民担任公职提供 保障。
(1)五四运动反对巴黎和会出卖中国得益;青年学生 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商人也参加了爱国斗争;中 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1949年,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宣告:“中 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毛主席这段话的 理解。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的统治,完成了民主革命、建立了新中国。自此中国一 扫百年屈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自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
2016年《会考说明》问答题
2016年《会考说明》问答原题(必修一部分)
一、中国政治制度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 所学回答问题。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绾等言:“诸 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 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 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 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 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 秦始皇本 纪》 (1) 王绾、李斯对秦朝的地方管理分别提出什么主张? 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1)王绾主张实行分封制;李斯指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弊端,主张实行郡县制。秦始 具有怎样的意义? 皇采纳了李斯的主张,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打破了
(2)实行联邦制。联邦拥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 各州保留一定自主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强 调政府内部的权力分散,创立了立法、行政、司法的平 衡制约机制,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的组成,掌握立法 权,总统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三者相互制约,防止专制。
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 回答下列问题。 五四运动早已表现出了中国真正的、积极的民族特性,从 巴黎和会决议的祸害中,产生了一种令人鼓舞的中国人民的民 族觉醒,使他们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紧密地结合在 一起。全国各阶层的人都受到了影响。 ——《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 (1)五四运动是如何体现“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的,结合 具体事例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