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2.典型例题 2.某市在“书香满校园”的读书活动期间,组织 2万名学生进行捐书活动.抽取某学校进行调查, 该校学生共有1000人.如图(1)是学生捐图书 给图书馆的条形图,图(2)是该学校学生人数 的比例分布图,
(1)求该校学生捐图书的总本数; (2)估计该市学生平均每人捐图书多少本?
七 年 级
九 年30% 级 八年级 35%
D.6个
A.120个
C.12个
2.典型例题 例1.某班同学进行数学测验,将所得成绩(得分 取整数)进行整理分成五组,并绘制成频数直方 图(如图),请结合直方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 列问题: (1)该班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这 次测验? (2)求60.5---70.5这一分数段的 频数是多少?所占的百分率是 多少? (3)若80分以上为优秀,则该班的 优秀率是多少?
配套练习
2.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 B.检查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
A
)
C.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D.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
配套练习
3.为了了解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
从中抽样调查了500名学生的肺活量,
这项调查中的样本是(
B)
A、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 B、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的肺活量
B)
A .24.5 ~26.5
C.28.5~30.5
B.26.5~28.5
D.30.5~32.5
样本估计总体 7、在1000个数据中,用适当的方法抽
取50个作为样本进行统计,频率分布表
中54.5~57.5这一组的频率是0. 12,那么
估计总体数据落在54.5~57.5 之间的约有 (
A)
B.60个
的本数,并绘制了如图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反映 的信息回答 问题.
(1)这些课外书籍中,哪类书的阅读数量最大? (2)这500名学生一学期平均每人阅读课外书多少本? (3)若该地区共有2万名初中学生,请估计他们一学期 阅读数量(百本) 阅读课外书的总本数. 10 8
6
8.4 6.4 2.0 3.5 2.4 种类 5.5
即
个数较少,易进行,特殊要求或 有特殊意义采用普查;
而 个数较多,有危害性,破坏性, 不易进行的采用抽样调查
配套练习
1. 以下适合全面调查的是(
C)
A. 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B. 调查哈尔滨市六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 C. 评价一个班级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
D. 对浙江电视台《奔跑吧兄弟》栏目收视 率的调查
答:他们一学期阅读课外书得总数是12万本.
C)
3.如图,某校共有学生700人,图中扇形A、B、C
分别参加语、数、英三个兴趣小组的人数的百分
比,规定每人只能参加一个兴趣小组且每人均参 加课外小组,则不参加数学小组的学生有( A.441人 B.259人 C.451人 D.249人 )
AHale Waihona Puke 4.在1000个数据中,用适当的方法抽取50个作
为样本进行统计,频率分布表中54.5~57.5这
(1)什么是全面调查和抽样调 查? (2)哪些情况下宜用全面调查? 哪些情况下宜用抽样调查?
1.回顾总结
(3)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和 直方图在表示数据方面各有什么 特点? (4)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有哪些?
1.回顾总结
(1)什么是全面调查和抽样调 查? (2)哪些情况下宜用全面调查? 哪些情况下宜用抽样调查?
一组的频率是0. 12,那么估计总体数据落在
54.5~57.5 之间的约有
A.120个 B.60个 C.12个
(
D.6个
A
)
5.为了解各年级段的观众对某电视剧的收视率,某校 初三(1)班的一个兴趣小组,调查了部分观众的收 视情况并分成A、B、C、D、E、F六组进行整理, 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请回答: 18 (1)E组的频数为(
12
8
4 C B
D E
6 F
(2)若某村观众的人数为1200人,
6 ), 被调查的观众为( ) 人. 50
(
估计该村收视率50以上的观众有
2 A
9.5 19.5 29.5 39.5 49.5 59.5 60.5
432 )人.
5.某区教育部门要了解初中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情况,
随机调查了本地区500名初中学生一学期阅读课外书
4 2 0
艺术类 科技类 传记类 小说类 其它类 动漫类
(1)这些课外书籍中,哪类书的阅读数量最大? (2)这500名学生一学期平均每人阅读课外书多少本? (3)若该地区共有2万名初中学生,请估计他们一学期
阅读课外书的总本数. 阅读数量(百本)
10 8
6 8.4 6.4 2.0 5.5 2.4 种类
D.频数分布直方图
配套练习
2、某音乐行出售三种音乐CD ,
即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 为了表示这三种音乐唱片的销售量的
百分比,应该用( A.扇形统计图
A
)
B.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D.以上都可以
配套练习
3、某班有50人,其中三好学生10人, 优秀学生干部5人,在扇形统计图上表 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人数的圆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学习目标: (1)建立本章各知识点之间的 框架结构,体会数据处理过程 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 (2)了解两种抽样方法的特点, 了解各种统计图表的特点及画 法,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对数 据进行整理和描述,得出结论.
1.回顾总结
时间3min,回顾本章知识点,并思考以下 四个问题
C、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
D、500
1.回顾总结
(3)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和 直方图在表示数据方面各有什么 特点?
常见统计图:特点
条形统计图 60 50 40 30 20 10 0
洲 洲 美 勒 比 洲 欧 非 北 /加 亚
È Ð É Î Í ³ ¼ Æ Í ¼
Û Ï Õ ß Í ³ ¼ Æ Í ¼ 60 50 40 30 20 10 0
心角分别是 (
A.720, 360 C.1200,600
) A
B.1000,500 D.800, 400
4、在一次抽样调查中收集了一些数据,
对数据进行分组,绘制了下面的频数分 布表:
(1)已知最后一组(89.5~99.5)出现的频
率为0.15 ,则这一次抽样调查的容量
80 是________ .
典型题目
· Å Þ Ö ± À Ã · Ç Þ Ö È ± Õ À Ç Ñ Þ Ö
拉 美
条形统计 图能清楚 地表示出 每个项目 的具体数 目。
扇形统计图 能清楚 地 表示出各部 分在总体中 所占的百分 比。
折线统计 图能清楚 地反映事 物的变化 情况。
À
À Ã
/¼ Ó
直方图能 够显示数 据的分布 情况。
4 2
3.5
0 艺术类 科技类 传记类 小说类 其它类 动漫类 解:(1) 这些类型得课外书籍中,小说类课外书阅读数量最大.
(2) (2.0+3.5+6.4+8.4+2.4+5.5)×100÷500=5.64≈6(本)
答:这500名学生一学期平均每人阅读课外书6本 (3) 20000×6=120000(本)或2×6=12(万本)
总结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了哪 些收获?
当堂检测
1.在频数分布表中,各小组的频数之和 ( A. 小于数据总和 B. 等于数据总和
C. 大于数据总和 D. 不能确定
) B
2.为了绘制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首先要
算出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数据的变化范围是
指数据的 A. 最大值 C.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 B. 最小值 D. 数据的个数
小组讨论
3.镇政府想了解李家庄的经济情况,用简单随 机抽样的方法,在130户家庭中抽取20户调查 过去一年收入(单位:万元),结果如下: 1.3 1.6 1.3 2.2 1.7 2.7 2.1 1.8 2.4 2.1 2.6 1.1 1.5 2.1 1.4 0.9 1.0 1.6 3.2 1.8
试估计村中住户的户平均年收入、整村的年 收入以及村中户年收入超过1.5万元的百分比.
(1)当调查的对象个数较少,调查容易进行时 ,我们一般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进行。 (2)当调查的结果对调查对象具有破坏性时, 或者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性时,我们通常采用抽 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 (3)当调查对象的个数较多,调查不易进行时 ,我们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 ( 4 )当调查的结果有特别要求时 , 或调查的结 果有特殊意义时,如国家的人口普查,我们就 仍须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进行
(4)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 骤有哪些? (1)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和组数 组数=(最大值-最小值)÷组 距 (3)列频数分布表
(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配套练习
各统计图的特点
1、要清楚地表明一病人的体温变化 情况,应选择的统计图是( C) A.扇形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确定组数
5、有若干个数据,最大值是124,最小
值是103.用频数分布表描述这组数据
时,若取组距为3,则应分为(
A.6组 B.7组 C.8组
C
)
D.9组
配套练习 分组方法 6、已知一个样本: 27,23,25,27,29,31,27,30, 32,28,31,28,26,27,29,28,
24,26,27,30 那么频数为 8 的范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