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讨井下作业监督管理体制现状

探讨井下作业监督管理体制现状

探讨井下作业监督管理体制现状
【摘要】井下作业已成为油田稳产、上产的重要措施,而井下作业监督管理体制保证了井下作业工程质量,降低了作业成本,对井下作业施工的全过程实施监督管理,确保施工按设计要求进行,操作按规程、规范、标准执行,达到减少或避免工程事故,做到安全清洁生产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国内井下作业监督管理体制现状进行探讨。

【关键词】井下作业监督管理作业监督
随着各油田老油井的不断增多,井下作业已成为油田稳产、上产的重要措施,井下作业工作量在持续快速增长。

为保证井下作业工程质量,降低作业成本,迫切需要建立井下作业监督管理制度,对井下作业施工的全过程实施监督管理,确保施工按设计要求进行,操作按规程、规范、标准执行,达到减少或避免工程事故,做到安全清洁生产的目的。

另外,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是油田公司改进作业性能、加快施工进度、增产增效、降低成本的重要举措。

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必须严格按规程、规范、标准和设计进行施工,在要求对井下作业施工全过程实施监督管理的同时,还要求现场井下作业监督具有更强的现场组织协调能力和更高的技术水平及素质,严防违规作业,确保工作质量,保障施工顺利进行,提高油田整体经济效益。

1 井下作业监督管理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1.1 监督管理机构的建设
井下作业监督工程监督管理机构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井下作业监督管理归口到工程监督管理机构,如冀东、大港和长庆等;二类是井下作业监督管理职能设立在开发部、钻采部等业务部门或专业部门,如大庆、新疆和吉林等;个别油田目前没有明确的井下作业监督管理部门,但是在基层单位,如在采油厂设立监督岗位,开展井下作业监督管理工作。

随着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机构的建立和完善,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机构设置、分工与职责逐渐趋向合理。

1.2 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各油田狠抓建章立制工作,相继出台了适合本地区情况的井下作业监督管理办法、技术规范等。

如辽河油田、大庆油田制定了《井下作业监督管理办法》等。

这些工作促进了井下作业监督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使监督管理机构职能日趋健全,为井下作业监督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 重视监督培训,加快监督队伍建设,监督力量逐步增强
各油田也根据实际情况,加大了井下作业监督培训力度,通过组织监督人员学习相关技术标准、专业知识和质量案例、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组织专题讲
座、理论知识培训等方式,培养井下作业监督掌握新工艺、新技术,丰富了井下作业监督的专业知识。

1.4 加强监督管理力量,提高监督水平,现场监督工作成绩显著
在岗监督总数、持证监督人数和监督持证上岗率均有显著的增长,监督覆盖率达到94.3%,较往年也有一定的提高,说明了各油田重视了井下作业监督的作用,加强了现场井下作业监督管理力度。

由于加强了现场井下作业监督管理力量,提高了现场监督水平,落实了监督的责任,各油田在工程质量、成本控制、施工进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5 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各油田井下作业监督管理部门与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加强技术攻关和技术支持力度,在现场有效的开展了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应用,显著提高了投资效益。

在海外河油田稠油热采试验中,为解决井深、蒸汽干度低、油套环空密封及隔热性差、套压高和套管上涨的问题,引进了蒸汽驱注汽管柱工艺及井下工具技术。

实施单井个性化设计,强化施工监督和质量控制。

全年共进行稠油热采试验7口井,各项技术均达到施工设计要求,保证了注汽效果。

生产井日产油水平34.0t/d,与注汽前相比日增产原油22.0t/d,累计生产原油3352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该区块稠油热采开发的奠定了技术基础。

油井防砂一直是海外河油田和小洼油田保证油井正常生产,提高油井生产时率,降低检泵作业费用的主要措施,几年来,通过不断地改进、完善和优化整合,形成了以地层深部防砂、人工井壁防砂、砾石充填防砂为主,以筛管挡砂,化学固砂、防砂泵排砂为辅的防砂技术体系,满足了现阶段油田开发的需要。

共实施4项,85井次,投入资金1824.3万元,阶段增油20192t,恢复产能133t。

2 井下作业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井下作业工程监督管理薄弱,部分油田井下作业技术方案、现场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委托给服务公司。

重要的现场技术支持如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或井下复杂与事故处理等依赖服务公司,缺乏有效的机制和制度考核井下作业监督工作情况和绩效。

(2)多数油田没有明确井下作业监督费用来源,监督取费困难,井下作业监督人员待遇低,造成监督队伍不稳定。

在工程作业时间上没有精细追求和激励机制,制约了以提高作业效率、缩短施工周期为目的的先进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

(3)井下作业监督没有定岗,在操作岗的监督要参加采油工等定期技能鉴定,造成取证的监督转岗流失。

一些取证的人员又从事非井下作业监督岗位,造成人员和资金的浪费。

(4)基层作业监督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知识结构还比较单一,对复杂井、疑难井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还不能进行综合分析找到原因。

(5)修井作业没有达到实质的全过程监督到位,监督的数量和技术力量薄弱,特别是难度大、投资高的作业施工。

3 工作建议
3.1 加强监督管理机构和体系的建设
结合油田实际情况,落实井下作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职能,理顺和规范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井下作业监督管理工作走向程序化、规范化。

3.2 提高井下作业监督人员素质,加强井下作业监督的培训力度
紧紧围绕油气勘探开发的需要,落实工程监督培训规划,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井下作业监督培训工作,要重实际、见实效。

通过建立完善培训、业绩考核、使用、待遇机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培训效果、工作业绩与个人的使用、待遇挂钩,充分调动井下作业监督人员注重自我发展、自觉学习、努力提高岗位技能,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

3.3 强化现场技术支持力度,提高监督水平
加强现场监督业务指导。

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对监督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提高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水平,提高监督工作效率。

及时解决现场监督遇到的困难。

研究处理监督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防止井下复杂和事故的发生,有效保证安全生产。

加大调研力度,加强经验交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随时掌握国际或国内上工程监督管理的发展趋势,推进工程项目管理,掌握核心技术。

从较突出的监督问题或技术环节入手,通过指导、典型案例评析等形式,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帮助监督提高业务水平,增强监督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马强,靳军.浅析修井作业做好一次井控的方法[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9(3):43-4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