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摘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把握数据灵魂的关键环节,是环境监测工作生命线,是实现环境监测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

本文主要提出在日常工作中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加强对策,使整个管理体系中有序的、规范的、可控的运转,以达到有效的质量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重要性;环环落实;系统管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义与重要性 (1)第三章 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2)第四章 4严格规范,环环落实,系统管理 (3)4.1物的管理 (3)4.1.1对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 (3)4.1.2对仪器设备用具试剂自身质量及运行的管理 (3)4.2人的管理 (3)4.3制度的管理 (4)第五章结束语 (5)1.绪论一个良好的监测系统,可以将污染的源头扼杀在摇篮中,让人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也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发展前景。

及时、准确的反映当地的环境状况,有利于政府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就是为政府、为企业、为民众提供准确的、权威性的、有代表性的、可比性的环境质量数据,而准确性是监测数据的灵魂,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把握数据灵魂的关键环节,是环境监测工作生命线,通过对环境检测过程进行监督和质量监控,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无误。

在现实工作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贯穿了整个监测过程。

因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成为了环境监测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质量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峻,环境监测工作技术越来越先进、任务越来越繁重,这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和挑战。

下面就如何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义与重要性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就在监测并且获取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提供环境质量的各种数据,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同时环境监测的数据又有赖于获取环境要素方法程序的规范性、手段的正确性和分析的客观性。

如果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有任何的不规范和不正确,都可能导致所取得数据出现偏差,从而使数据失去有效性、客观性和权威性,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有的工作都是白做。

如果数据是政府用来作决策的,将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决策错误。

所以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它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起到先防范、控过程、审结果、即纠错也不可或缺的质量管理作用。

我们只有把错误纠正在萌芽中,所以,管理者要提高认识,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把质量管理意识灌输给每一位监测人员,使质量管控工作深入人心从而养成有效的良好的工作行为规范,确保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实现“人人重视,环环落实”的严格质量管理的工作氛围。

环境监测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实施监管和预测,对现在已经存在的环境污染源进行治理,是作为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主要手段之一。

我们在实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需要专业团队或者组织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监测,并且对监测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即可以能够达到环境保护作用,也能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我们将质量管理工作渗透到环境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也会受到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

有时无法使我们得到准确的环境监测质量数据,也会影响到报告的合理性与行为的可行性。

近些年来,常州不断增加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投入,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隶属于常州市环境保护局,成立于1978年,为国家二级站,是具有环境监测等职能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

中心内设12个科室,下属单位为人居环境检测防治中心。

2009年10月增挂宣教中心牌子,是全市环境监测系统的“网络中心、技术中心、数据中心”。

2010年元月,经常州市编制委员会批复,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升格为副处级。

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应用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早期就已经被提出,环境监测工作中需要监测人员对样品进行综合分析,对产生的数据进行统计,以达到控制质量目的。

基于我国《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的提出,从而引进了许多先进的发展理念。

虽然该工作在具体执行期间已经借鉴相关经验,但是还存在少许不足。

例如:环境监测在工作中存在的规章制度不规范,管理比较混乱,监测人员的素质不高,无法明确出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等各个方面,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针对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的管理队伍进行分析,其一,环境监测人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理论的研究比较缺乏,根据相关调查的分析,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没有为其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执行标准和相关意见。

其二,在对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环境监测人员的自身专业性不够,监测机构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导致在工作中无法提高环境监管力度。

在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监测信息,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以确保该工作具备一定的代表意义。

基于此情况下,我们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体系。

但是,由于我国构建该体系不够完善,尤其是环境保护法,无法促进其完善性。

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要素很多,它们都会导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以及社会舆论工作无法执行,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环境监测工作与质量管理工作中也会产生一些不确定因素,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影响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4严格规范,环环落实,系统管理只有严格的质量管理才能使我们监测到的数据达到一定的准确性。

从工作要素而言主要分成三大类,1、物的管理2、人的管理3、制度的管理。

4.1物的管理所谓物的管理就是对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所用到的设备仪器,用具试剂的质量管理与保养。

只有设备仪器正常工作我们才有可能取得准确的监测数据,所以对仪器设备的全方位监管是物的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份,其中就包括了以下几点:4.1.1对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环保监测技术和仪器也随着快速发展升级,一大批新的监测设备应运而生,新设备具有技术含量高、测量面广、性能好、精密度高、更容易操作等优点。

所以必须注重设备的更新换代。

例如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每年都委托常州市政府采购网对新的仪器投备进行招标与购买。

4.1.2对仪器设备用具试剂自身质量及运行的管理从仪器设备的采购、调试、使用、维护、按要求检验等环节对仪器进行管理。

在购买仪器时,应该购买有国家标准计量主管部门批准、颁布并授权生产的有证标准设备;当我们把设备购买回来之后,必须严格的按照装卸和安装程序进行组装;严格按照说明进行调试;遵照操作流程规范化使用;按要求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时检修检测……同时必须建立起一敕套设备管理制度,对仪器加以登记造册,给它们制作“户口本”,由专人进行管理,把它们的相关资料记录完整,为管理提供便利;同时在使用试剂也必须定时的进行管理和记录,如有破损过期应立即处理更换,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建立完整的设备管理和使用制度,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

4.2人的管理所谓人的管理就是对整个监测系统人员的管理,也是以三个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部份,人的管理其中包括提高加入环境监测团队的人员门槛,加强人员技能培训,提高人员职业操守,建立一套完善从业人员的管理制度。

环境监测机构要从源头上提高监测人员的素质,必须提高加入监测队伍的人员门槛,接收具有环保专业知识或相关工作经验的高学历人才充实壮大监测队伍,整体上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思想认识水平,监测机构要不断地给人员灌输敬岗爱业的精神,灌输数据的准确性就是监测机构的生命线的观念,监测人员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心,监测结果才会更真实准确。

提高对监测工作责任心、责任感的认识也至关重要。

让大家都认真遵守监测工作的一切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定和程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环境监测机构要定时或不定时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在人员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上要敢于投入,但是,对于人员缺少的监测站来说,要完成每年的监测工作,每个人需要承担比较多的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好这些工作,就需要我们的监测人员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可能以前的你是学化学的,可是因工作需要,你还要搞生态监测时,就需要你去学习有关生态方面的知识,在需要你去评价环境质量时,为了能更准确、更快的完成任务,要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环境评价及相关的标准等。

同时我们还要要积极的参加国家各级地方部门的各种技能比武比赛,从而有效的提高环境监测人员实际操作与数据分析能力。

4.3制度的管理制度的管理,首先要建立一套监管系统,实行从上而下层层落实的纵向管理监管,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所以说,抓制度化管理首先要从领导抓起,从领导班子的制度化抓起,必须从领导集体的制度建设开始。

一个单位的各项制度建设伊始首先应建立领导们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办法,只有把这些规章制度建立起来,且领导成员真正遵守,单位才能制定出思想政治工作、业务工作、行政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而且班子成员带头遵守执行,不搞特殊化,给单位的其他成员树立榜样,就可以使单位上下共同遵守这些规章制度,上行下效,调动单位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实现制度化管理,收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说,领导带头遵守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是实现制度化管理的关键,也是各项工作全面上升的关键。

例如:建立对监测站主要负责人和个科室负责人的监督管理制度。

各科室负责人要对技术人员进行监督管理,质管科室对试验人员提交数据的进行质询和核对,从而形成一个互相交错的一体化的网式监管,使得整个监测机构形成一张质量管理大网,层层把关,一一管控,防范于未然。

5结束语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就是环境,它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所以,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使环境监测水平得到提升,意义非常重大。

总的来说,要建立健全一套质量管理体系,把质量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要狠抓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把质量管理细化量化具体化常态化。

把人和物同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整个管理体系中有序的、规范的、可控的运转,以达到有效的质量管理的目的,防患于未然,把造成失误可能性扼杀在萌芽中,使监测结果具有合法性、准确性、权威性。

提高认识,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并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环境监测工作的全过程中。

通过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对它的有效运行做出保障。

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水平,提供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1] 刘舒生等,环境监测管理,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2] 何栋,浅谈如何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科技风,2010[3] 夏新,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4] 李明,浅析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环境监测整体水平,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5] 王晖,加强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水平,中国科技信息,20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