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不足与对策

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不足与对策

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不足与对策【摘要】随着工业建设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保护被更多的人所关注,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特别是在基层环境监测中较为突出,因此有必要完善管理制度,加大质量控制的力度,建立起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提升环境监测机构的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不足;对策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建设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但是对此以牺牲环境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现在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各个地方都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措施,各地都开始将细颗粒物(pm2.5)纳入监测体系,可见环境监测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充分体现了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为环境保护作出的贡献也越来越大。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发展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已经发展了20多年,先后开展了创优质实验室和计量认证工作,为环境监测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到2007年的时候,国家还颁布了《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对于环境监测站的建立都有了较明确的规定,明确了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到后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对基层环境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质量体系、制度建
设、综合分析、自身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以下主要是对这方面的问题做了畅叙。

2.1质量体系方面
质量管理体系直接影响到了基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成果,实验室资质的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为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在的一些基层监测站,还没有建立起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有的建立起来了管理体系,但是没有严格的去执行,出现了建立体系和执行体系脱节的情况,不仅没有发挥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更加浪费了国家的资源,失去了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的机会,从而影响到了基层环境监测的质量。

2.2制度建设方面
质量管理的制度建设影响到了质量监测的水平和方式,在快速发展的检测技术和基层监测站建设的同时,质量管理水平却没有跟的上,质量管理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质量控制的思想没有跟的上,对监测人员的考核制度不够规范,特别是在一些基层监测站,没有出台完整的考核制度,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从而从根本上面影响到了监测数据的质量。

2.3综合分析方面
各基层监测站都隶属于各级环保局,在数据等方面容易受到上层的干预,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甚至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环境质量的综合分析工作,为了创造所谓的生态城市,卫生城市等政绩,从而影响到了数据的真实性。

基层监测站的工作人员,若没有足够的
敬业精神,对不准确的数据坚决说不,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难以对监测到的数据做好综合分析。

2.4自身管理方面
环境监测站的自身管理,直接影响到了数据的准确性,特别是在一些基层监测站,因为设备的落后,管理的不完善,在样品的收集、运输、处理、数据分析、实验环境、仪器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在样品采集的时候,受经济方面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监测的点不多,从而得到的数据比较粗糙。

一些员工在数据收集的时候,可能也会不够有足够的耐心,让等待的时间太长而失去耐心,对于一些需要连续监测多个小时的实验,因为没有耐心而缩短等待的时间;对设备应该每次都进行校核的,却为了省事,就直接开始了实验;一些需要冷藏的样品,因为基层环境站的条件艰苦,缺少这方面的仪器和设备,从而不能保证样品的温度;在进行样品的处理和分析的时候,因为实验条件较差,仪器落后,从而导致数据的精度不够,从而影响到了数据的准确性,最终影响到了决策者对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

3、质量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3.1提高质量意识
环境监测近二十年的质量管理工作,已经有了成熟的质量管理经验,各单位应在质量体系文件的指导下,全面提高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并渗透到日常的监测业务,时时把握质量管理这根主线,让管理的理念和意识转化成为每个监测环节的自觉行动,使质量管
理的规范和要求在各个工作领域得到贯彻落实。

3.2端正管理思维
管理者应当坚持质量就是生命的原则,建立健全本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把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反对形式主义,在从事质量检查和评审工作时不能走过场,要根据单位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检查、评审方案,决不放过每个细节,同时运用好常规的管理措施,如现场空白、密码平行、加标回收、不定期监督检查等;质量管理员是质量管理工作的中间环节,质量管理文件不能是种摆设,要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进行不断的调整、修改和宣贯,真正发挥其应用价值。

3.3排除行政干扰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有关的创建活动越来越多,如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市、卫生城市的、创建优美乡镇、小康指标考核等的创建,这些创建工作目前已经成为各级领导政绩工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些创建工作会涉及到大量的监测数据,因此,为了达到创建目的,就有可能对监测数据进行行政干预,对此,要抓住有利时机向上级行政领导宣传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采取灵活的方式来处理行政命令对质量管理的干扰,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3.4拓展管理措施
多年来一些硬性手段都是面向室内分析,如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标样考核等,存在管理的局限性,要打破这种重分析轻现场
的片面管理方法,突破环境监测就是室内分析的思维,用同等的力度对待各环节的质量管理。

从试剂和仪器的采购到监测数据的外发,有很多质量管理的细节,在具体监测工作中,应从源头抓起,抓现场监测的工作质量,样品的采集是否准确是数据准确可靠性的前提,如何加大样品采集的质量管理应值得认真的研究。

4、结束语
基层环境监测站为我国的环境监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的投入不同,各地的监测站发展也不均衡,只有建立起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在良好的管理基础上,打破局限性,细化管理措施,建立起统一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有利入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郜宗智.浅谈如何提高环境监测的社会公信力[j].中国科技信息,2010(20)
[2]樊津江,张军杰.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及途径[j].河南科技,2007(03)
[3]郭鑫,何理.对环境监测站内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11(20)
[4]李秋霞.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
[5]韦华强.浅析县级环境监测数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1(0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