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学语文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一)姓名单位得分应考教师须知:1.本卷分三个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市县(区)名、校名、姓名、准考证号。3.答题要做到字迹清楚,行款整齐,卷面整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
A.纯应用学科B.理论学科C.应用理论学科D.纯知识学科2.为了疏通学生的思路而设计的搭台阶性质的问题,这种提问形式是()
A.启发式提问B.疏导式提问C.质疑式提问D.探究式提问3.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人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子思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
A.信息传递的过程B.人格构建的过程C.特殊的认识过程D.美感体验的过程
5.把各种感知对象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是()
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
6.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感知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称之为()A.观察力B.记忆力C.想象力D.思维力
7.在一般了解所学内容后,展开充分的联想,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学习方法称为()
A.快速读书法B.提纲挈领法C.联想求异法D.SQ3R学习法
8.教师以默读和朗读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方法是()A.阅读法B.讲授法C.议论法D.练习法
9.优秀的散文总是在描绘客观事物之中融注作者的(),从而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
A.主观想象B.综合评估C.主观情感D.客观分析l0.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整体测试评定的考试是()
A.随时测试B.综合测试C.阶段测试D.选拔测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1、人的素质结构有三个相对独立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体素质。
2、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是由_________、说、_________、写四个要素构
成的。
3、语文教育理论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1903年颁行的《___________》使语文最终从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教育
中分化出来,而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教学大纲》重新认定了语文课的特性,纠正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错误倾向。
6、语文能力即理解、___________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是以___________为核心的。
7、中学语文教育的内容的三个构成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要力求做到___________、好懂、有用。
9、作文指导应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意、___________四个方面入手。
10、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敏捷性、
适应性、灵活性和通俗性。
11、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入境:
2、一体两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如何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2、语文学科的属性有哪些?3、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渗透审美教育”的原则。
2.“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2002年版)规定的阅读
教学目标,它包含哪些具体要求?这条教学目标有什么深刻的教育意义?
3.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请你简述自己作文讲评教学过程,并分析其教学功能。4.以下是学生们对《项链》主题的不同理解,如果你在上课,你将作怎样
的处置?为什么?
①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之上的丑恶面目。②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③表达了作者对人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④揭示了经受挫折能使人变得坚强的道理。⑤告诉人们成败的关键在于自己把握。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C2.B3.A4.A5.C6.D7.C8.A9.Cl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1、品德素质、才智素质2、听、读、3、超前性、人文性、综合性。
4、《奏定学堂章程》5、重道轻文、文道分离6、思维能力7、语文训练、智力发展、情思审美教育。8、精要9、审题、开源、谋篇
10、制约性、瞬逝性、11、人物、情节、环境。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
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
2、一体两翼:是语文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的主要表现主张。一体指的是语文课堂教学这个主体,两翼分别指语文学习环境和语文课外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如何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我们必须从多方面体察时代的需求,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①要根据时代需要,正确对待语文教育观念。凡是对语文教育现代化有用的,就要继承发扬,反之,必须否定、摒弃。
②要根据时代的要求,重新审视现代语文教育观念,从当前语文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更替与完善。
③展望未来,勾画语文教育的走向,构建超前规范性的语文教育观念。2、语文学科的属性有哪些?
①基础工具性②思想教育性③社会实践性④文学性⑤知识性3、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①说明语文科的性质和地位。②规定语文教学的目标。③说明教学内容。④提示教学应当重视的问题⑤规定了基本篇目五、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渗透审美教育”的原则。
(1)美读——让学生领受情感美。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而美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的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直接受到作品感染熏陶。
(2)遵路——让学生体察文思美。就是让学生体品作者写作时的思路布局谋篇,以便开拓文章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匠心、美学趣味。
(3)入境——让学生理解意蕴美。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入境不仅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稳定的情感、意志、性格,并使他们所获得的审美经验进而转化为行为的技能技巧乃至理念、信仰、世界观。(4)悟文——让学生感悟语言美。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品味炼字的贴切和用语的精妙,可以使学生既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又从作家文笔之中吸取语言滋养,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5)勤笔——让学生借鉴文学美。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拿起笔来从作品中借鉴美、模仿美、表现美、创造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课程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德育渗透,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必要举措。
2、3、4略
2019中学语文职称考试模拟试题(二)应考教师须知:1.本卷分三个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请在密封区内填写市县(区)名、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和所申报的职称。3.答题要做到字迹清楚,行款整齐,卷面整洁。4.加*号的试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必做,申报中级职称者不做。第一部分(30分)1.“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对这一理念,你是怎样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实施的?请简要阐述。2.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了哪些“教学建议”?
请你先分条简述这些“教学建议”,再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就某一条教学建议简要说明贯彻情况。第二部分(30分)3.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学生文学作品鉴赏
能力的重要内容。而教师的指导得法,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你是怎样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请举例简要阐说。4.复述、讨论、交流,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下面是听说训练课文《牛顿》
的教学过程设计,你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具有哪些教学功能和意义,请作出简要评析。一、听说训练一:讲述牛顿经历1.整理牛顿一生经历(填表法)2.口述牛顿一生经历
二、听说训练二:复述牛顿故事按原文具体复述——概括要点复述——变换人称复述——想像拓展复述三、听说训练三:分析牛顿成功秘诀分析牛顿的语言,讨论成功的因素。5.(该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必做,申报中级职称者不做)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