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课堂的生词教学

汉语课堂的生词教学

汉语课堂的生词教学
生词教学是汉语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在菲华班一周的见习中,我十分认真地记录和收集了不同老师的教学方法,同时对之进行了对比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可谓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将结合一些具体实例简要谈谈汉语课堂生词教学的过程和方法。

首先,就生词教学的导入问题,不同的老师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从而产生的效果也各异。

比如有的老师采用的方法是,将生词教学的导入渗透在课文的导入中,即在新课的导入中加入课文的生词,让学生先感受生词的相关语境和用法,在这个过程中引起学生对生词词义的思考和认识。

还有的老师是提前布置学生预习生词,然后在课堂上以开火车的形式让每个学生读一个生词,这个方法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和记忆生词的音和形,这也是在汉语课堂上用得比较普遍的方法之一。

大部分的老师都将生词教学放在课文教学之前,也有的老师将二者结合,利用课文来导入生词,比如有一个老师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然后再让学生一起将课文中的生词一一找出来,并且边找边读,同时做上记号,这个方法的趣味性相对前两种要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理解和认识生词的含义和读音。

以上的三种方法各有优点,但是就课堂学生的反应来看,在第一种方法中如果老师的导入不够生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比较难以调动。

相比之下,第二种方法学生的参与性较高,但读生词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没有读的同学容易分心,开小差。

第三种方法在三者中最优,学生的参与性
和积极性也是最高的。

学习生词大致都要经过认读、理解、记忆和运用四个阶段,其中“理解”是关键,它是认读阶段的深化,又是“记忆”和“运用”的基础,学生只有正确认识了生词的词义才能真正掌握这一生词。

因此,词义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在词义的教学中,广泛被运用的方法有直接手段教学法。

它指的是采用直观的教具,广泛运用实物、图画、动作、表情和手势等进行教学。

这种方法直接、具体、生动、形象,记忆效果好。

如第十三课中的生词“书”、“信封”、“邮票”、“门”等,老师就直接采用了实物教学法,即容易理解,又记忆深刻。

而对于一些无法搬进课堂的实物,比如“餐厅”、“动物园”、“的士”、“图书馆”等,就可以直接采用图片教学法。

除了借助这些,老师的动作、表情、手势在生词的教学中也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

比如在学到“掂”、“掏”、“怕”等生词时,一个老师就结合自己的肢体语言进行教学,她在讲解“掂”这一生词时,把粉笔盒放在手心,轻轻地把它掂起来,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掂”的动作,这时候有的学生就会在下面模范,同时口中还读着“掂”的音。

对于“掏”,老师也一样采用了动作教学。

而在讲解“怕”的时候,老师先设置了在看恐怖片的语境,接着老师做出了害怕的表情,通过表情教学,让“怕”这个抽象的字变得具体化、形象化。

可见直观教学法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就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把生词和所指事物相联系,同时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听觉和视觉,这样不仅
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其全面理解和牢固记忆词义,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直接运用汉语进行思维的能力,同时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轻松,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得到很大的调动。

虽然直观教学法的效果甚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生词都可以运用这一方法,这时候就要结合其他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如翻译法、解释法、对比法等。

其中,对比法是一个效果较好、利用率较高的方法。

对比法有同义词对比、近义词对比、反义词对比、类比等。

这些方法可以让生词的含义在对比中充分展现出来,从而便于生词的理解和运用。

比如学到“立刻”的时候,有的老师就在黑板上写出了他们之前学过的同义词“马上”,通过这一熟悉的词辅助新词的理解和记忆。

又如,在讲解“一样”的含义时,可以列举它的近义词“相同”进行教学。

反义词的对比也是经常用到的,比如在教方位词的时候,“东—西、南—北、左—右”等,在对比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有时单纯的对比不足以表达词义,这时候采用类比的方法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一个老师在讲到“很高”的时候,她在黑板上写:那座楼很高。

然后让学生把“很高”换成其他的相同意义的词。

这时候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可高了”,有的说“挺高的”、还有的说“高极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温习了之前学过的词语,同时也顺利地理解了新的词语。

词语的对比可以帮助学生辨别词义的差异,同时在联系中加深了生词的理解和记忆。

在理解了词义之后,进行生词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
老师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造句。

造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正确运用生词的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的引导十分重要,当学生一时造不出句子的时候,老师要及时地提供适当的语境或者是一些提示,帮助学生顺利完整这一实践的过程。

在造句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好的方式、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有的老师采用的是提问的方式,这种比较普遍,但是学生的参与性较低,课堂气氛也不高。

有的老师采用了竞赛的方式,比如将班级同学分为两个小组,然后进行造句比赛,在这种热烈的氛围中,很多学生都积极得进行思考,造出了很多有趣又正确的句子。

由此可见,在生词的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好的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能够进行灵活、生动的教学。

一周的见习,让我亲临汉语教学的课堂,切身体会了汉语教学的趣味性和相对难度性,同时也使我学到了许多教学方面的方法和技巧,可谓收获颇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