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课堂平时小游戏案例一、BINGO游戏先让学生在本子上画九个格,每个格内填写一个听到的汉字,最后当老师念完后,老师选3个汉字念出来,只要学生把这3个汉字填写在一条线上,便可获胜,得到一个BINGO。
该游戏适合汉字,词语的教学。
二、找颜色老师说出某物体名称,然后要求学生说出该物体的颜色,并试着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例如:老师说:树。
学生说:树是绿的。
三、西蒙的命令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西蒙,介绍西蒙的英语名字叫simon。
在听力训练中由他发出命令。
当大家听到“Simon says,'起立'!”大家立即站起来,“Simon says,'坐下'!”大家就坐下。
否则什么也别做。
若谁做错了,就暂时退出游戏,不犯错者为赢。
例如:“Simon says摸摸你的头或把手放在桌子上”。
四、碰地雷在汉语教学中,学生不太愿意跟读,用此法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
在一个词下放一个地雷,这个词是不能读的,如果学生不小心跟读,就是踩到雷了。
大家一起数一二三,发出地雷爆炸的声音,向他砸过去!有趣,气氛也好,学生在玩中也学得扎实!五、此呼彼应教师把生词依次写在黑板上,教授完毕后,拿出相应的卡片。
卡片如果放在正确的单词下面,学生就和老师一起读生词,否则就保持沉默,做错的学生会导致全班班级积分减少。
六、拍皮球这个游戏比较适合数字的教学练习。
(1)学生分两组坐在原位,合上眼,教师为两组打分。
(2)教师拍皮球,学生默数教师拍了几下。
假设教师拍了19下。
(3) 教师突然停下,问一个学生:多少?该学生应该答,19个。
如果他答对了,该组得分,并由该学生接替教师拍球,游戏继续进行,如果他讲错了,就让别的学生纠正。
(4) 哪组学生得分多,就为胜者。
(5) 变化:教师拍球时可以在中间来个停顿。
如先拍4下,停一停,再拍3下,接着问:多少?学生应答“七”或“四加三是七。
”七、各就各位(1) 教师读一段对话对话或课文,也可以读一段自己编的短文。
(2) 让几个学生担任对话课文中的角色(或人或人物)。
(3) 教师先把整段文章念一遍或讲一遍。
(4) 教师在讲述第二遍的时候,每提到一个人或物,扮演该角色的学生就得马上站起来,如教师讲:星期六下午,一群小学生在打扫教室。
看,王海正在擦窗户。
就要起立)(5) 变化:可编排其内容,如在公园。
(6) 作用:培养学生理解短文内容,找出关键词的能力。
八、在教学单词“钢笔”的时候,可以把一支钢笔事先放在某个同学的抽屉中,让其中一个人来找,其他同学可以提示帮助齐声朗读“钢笔”,当寻找者接近目标时,同学们的朗读声就变得响亮;当寻找者远离目标时,同学们的朗读声就变得越来越弱,直到寻找者找到目标为止。
九、砸榔头:(打地鼠)在黑板上贴出几张图片,然后学生拿一个充气榔头,教师说单词,学生听到后,马上跟读,然后将榔头砸在相应的图片上。
十、友谊之圈目的:用英语向别人进行简单的问候、自我介绍及告别。
方法:1. 大家一起面对面围成两个同心圆。
2.一起拍手唱歌或放音乐,两个圈分别朝相反方向移动。
歌曲结束,或老师喊"停!"时,每位同学就与这时正好和自己面对面的同学进行问候对话。
3.当大家安静下来表示都做完以后,重新开始一首歌曲拍手转圈。
4. 游戏的乐趣在于,学生不知道自己下一个将会面对谁,也许是新的同学,也许就是刚才问候过的同学。
十一、抛绣球:练习使用"你叫什么?" "我叫..."以及一些学过的问候语。
道具:沙包方法:1.学生坐在座位上,或者站成一队,老师站在学生前面,背向学生抛球,球离手后转身面对学生。
2. 谁接到球就和老师进行对话练习。
对话结束后,由他取代老师的位置,上前抛球继续游戏。
3. 此方法可扩展到其他需要两个人进行对话练习的语言点。
十二、找帽子练习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的表达。
道具:彩纸做的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帽子各一顶(也可以是这五种颜色的其他物品,如水果、手偶、文具等)。
方法:1.把五件不同颜色的物品放成一排。
给学生几秒钟记住每个颜色物品所放的位置。
2. 点一位学生上来,蒙住她的眼睛,用英语告诉她"蓝色\...."3. 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走向相应颜色的五品,并将它拿起。
拿对的学生得到一个小奖励。
拿错的同学再试一下。
如果还错的话,就换另一位同学。
十三、猜人数熟悉数字1~5的英文表达方法: 1.选出一位同学站在前面,背对其余站成一排的同学。
2.老师暗示后排的其中几位同学,并给他们制订问候语。
3. 接到暗示的同学一起向前面的那位同学问候。
对话结束后,后排的同学一起向前面那位同学提问:多少个? 4. 前面的那位同学根据他听到的声音,判断刚才有几位同学和他打招呼,并说出数字。
判断正确得一枚贴纸或其他奖励。
判断失误继续猜,知道猜对为止。
5.可以让同学们自愿上来做,也可轮流做十四、百宝箱一只大布袋,或一个一面有洞的大箱子,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手偶、文具等,如铅笔、书、钢笔、书包、玩具猫、狗、鸟。
方法:1.把用于联系单词的各种物品放进布袋或纸箱。
2.每次请一位学生上来,让他将手伸进布袋或纸箱摸一样东西,注意不要让他看见里面的物品,但可以让其他学生看见,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3.老师或其他同学一起提问他:那是什么? 伸手摸的同学根据触觉判断,用“是 ... ”来回答。
4. 猜对的同学受奖励。
十五、地雷游戏改编版可以在不同的单词下,画不同的符号,譬如,起立的符号,拍手的符号,闭嘴的符号,转身的符号等等,那么在读到带有符号的生词时,学生就要边读边做出动作。
做错或做慢要受罚。
十六、西部牛仔两个学生手拿生词卡,背对背站着,同数一二三,往前走三步,然后突然转身读出对方手里的单词,谁先读出的一方获胜。
十七、萝卜蹲学完生词之后,例如:香蕉、桔子、苹果。
把生词卡片一一交给要玩游戏的学生,并请他们到前台。
选出一个领玩者,由他开始说“香蕉蹲,香蕉蹲,香蕉蹲完桔子蹲,”并配合蹲的动作要合上节奏,这时桔子就要接着说口令,然后传给下一个人。
十八、老狼老狼几点了很传统的游戏,口令是:老狼老狼几点了?...点了。
可以由教师先当老狼,学生在后面问。
每回答一次时间,学生就要向前走几步,直到快接近教师时,教师可以回答:零点了。
然后忽然转身抓人,被抓到的学生要当老狼。
十九、传话游戏把学生分组,然后小声告诉每组第一名同学一个生词或句子,教师说开始,由第一名学生耳语给后面的学生,依次传递,最先传完的组获胜。
二十、五体投地把学过的五个单词卡片放在地上,五个不同的位置。
然后命令学生把五个身体部位放在相应的单词上,譬如,把左腿放在“苹果”上,把右腿放在“香蕉”上等等。
身体部位分别是头、左右手、左右脚。
二十一、大小声把学过的生词卡片贴到黑板上,或依次排开写上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但规则是教师大声读时,学生小声读,教师小声读时,学生大声读。
这个游戏可以在教师嗓子比较累,学生又不想读生词的情况下实用,效果很好。
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10类课堂游戏一、拍“苍蝇”。
用报纸和硬纸片做成苍蝇拍,学生两人或三人一组,将黑板上生词当作“苍蝇”,听到其他同学念出生词,以最快的速度拍中者胜出。
(对外汉语教学)二、向前进。
两人或三人一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看到老师出示的生词、短语或句子,以最快的速度读对者向前走一步,最先到达终点者胜出。
(对外汉语教学)三、不到长城非好汉。
类似于游戏2,换汤不换药。
黑板上画出由很多台阶组成的长城,每抢答对一个问题,可以向上一台阶,最先登上长城顶峰者胜出。
(对外汉语教学)四、消失的生词。
从数个或一叠生词卡中抽出一两个,让学生说出被抽出的生词。
(要求学生对生词充分熟悉理解后,才能进行)。
(对外汉语教学)五、猜猜猜。
看老师的嘴形、表情、动作,猜出生词。
(如果学生水平较好,可将难度增至短语、句子)。
(对外汉语教学)六、找朋友。
一半学生手持拼音卡,一半学生手持生词卡,在规定时间内生词和拼音要互相找到对方,并站在一起。
(对外汉语教学)七、点名喽!每个学生一张生字卡,卡上生词为学生临时名字,老师念“**”,手持“**”的学生就要高举生词卡,并大声而准确地读出来,其他学生跟读一遍;若被点到名而没反应过来或是读错,则失去生词卡,并罚读三遍老师指定的生词、短语或句子。
(对外汉语教学)八、蹲蹲蹲。
以个人或组为单位,每个单位以生词命名,“**蹲,**蹲,**蹲完☆☆蹲。
”“☆☆蹲,☆☆蹲,☆☆蹲完※※蹲。
”依此类推,一个接一个。
反应不过来或是说错的,回答老师的提问,以示惩罚。
(对外汉语教学)九、团结就是力量。
以组为单位,人手一张字条,上面是一个句子的某部分,在规定的时间内讨论,拼出完整的句子,派一个组员写于黑板上。
(对外汉语教学)十、PK赛。
两队人马站在台前,读得较好那一队可以坐回座位上,读得较不好的继续跟下一队PK。
这里的学生比较懒,谁都不愿意一直站在台前,当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认真读。
(对外汉语教学)第三章第一堂课的一些建议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作为志愿者教师,如何在第一堂课就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消除对汉语课程的困惑甚至恐惧,给学生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给自己一个开门红呢?一、备学生,做到因材施教看年龄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教材,设计活动,准备道具。
懂职业要根据学生的职业特点,了解他们的需求,做到供其所需。
摸程度要摸清学生的真实水平。
选择适合的教材,设计巧妙的引入活动,使用恰当的课堂用语。
记姓名提前拿到学生的名单,把没把握的名字读准。
最好第一堂课就能叫出学生的名字,从而赢得学生的亲近。
做名片提前把学生的名字翻译成中文,做成名片,最好带拼音和解释,还要一式两份,一份摆在课桌上使用,一份带回家供他们在作业本上写中文名字用。
知兴趣要向当地老师请教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谈论的话题,喜欢的影视剧、舞蹈及歌曲,爱吃的饭菜等,以便设计活动做到投其所好。
要知晓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二、备环境,做到因地制宜了解软件和硬件环境是上好第一课的保障。
要充分了解所派驻国家对汉语或其他语言教学的要求,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其中对于学生考勤记录、课堂要求、学分标准和作业给分标准最为重要。
提前一两天去看看你要用的教室,将环境中有可能成为学员兴趣点的知识编入到教案中。
看教室要做到以下三点:知位置准确知道要上课的教室的位置,估算一下从住处到教室的路途要花费的时间。
看布局看看教室的布局是否适合做游戏,是否适合粘贴或悬挂图片、地图等。
站在讲台上试讲几句,感觉一下声音的传播情况,以判断自己在正式上课时要用多大的声音才可以让最后一排听清楚,并决定在上课时是否需要用麦克风。
在黑板或者白板上写几个大小不同的字,然后走到最后一排去,看看自己能看清多大的字,以确定自己在正式上课时要写多大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