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于土地整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于土地整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于土地整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对于土地整理工作的要求也随之提升。

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的前提条件,本文首先对土地整理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讨论,在对此项工作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此项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土地整理土地规划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
土地的整理就是在某一块特定的区域内,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有关要求通过有效的法律、行政、经济等工程技术手段对新增的耕地目标的利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整治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土地的使用效率,并在合理规划、科学布局的基础上对土地的利用结构进行更好的完善,从而提高土地的产出率,改善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条件。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增强,如何在土地的整理过程中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就成为了有关部门和人员研究的重点内容。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土地整理工作就是围绕土地的生态要求对土地的价值和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估的一个过程,可以说,将土地的生态特征作为对其进行开发的基础,不仅为土地的合理规划指明了道路,也为未来的城市生态规划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实践经验。

1 土地整理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1.1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不仅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老龄化加剧、人民群众寿命的延长都在激化着发展与土地之间的矛盾,随着腹地空闲土地的消耗殆尽,城市开始向周边地区发展,对于土地整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是实现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根本条件
做好土地整理工作,不仅能够对那些尚未被开垦的土地进行更好的利用,也能对现有的农村闲散土地、工矿废弃土地、中低产地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修复和改造,通过技术和劳动力的追加使这些土地走向高效利用的道路,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撑。

我国耕地资源并不丰富,加上人口基数大的影响,我国耕地的人均占有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做好土地整理工作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作用。

2 容易对土地整理工作的有效性造成影响的不利因素
2.1 区域差别较为明显
土地的整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作业地区的社会、经济、政策制度、文化习俗、科学技术、就业和人口的影响,一般来说,人地关系紧张的地区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因此土地的使用者会非常注意土地使用效率的提升。

同时,政策鼓励对于土地整理工作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全的情况下,这种影响将会变得更大。

另外,我国尚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国家对于土地的政策改动较为频繁,有效的配置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如果政府一味对其进行干涉,那么就只让供需关系发生扭转,最终成为市场供求关系的扰乱者。

可以说,在这个普遍关注经济效益的今天,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土地整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产生了不同地区间土地利用率和总体经济效益相差过大的问题。

2.2 各类限制因素较多
土地整理工作的涉及面较多,并且由于是露天作业,受气候、地址、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比较突出,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土地质量呈现出了明显的时空变换特征。

就土地本身而言,只要是对其作用的发挥产生积极作用的因素,就可以被称之为适宜性,而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造成限制的因素,则被归入限制性的行列中。

由于整理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进行具体工作时,除了要寻找最为合理的土地类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寻找与使用性能相适应的利用方式。

并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合理选择项目投入和使用,从而达到获取持
续利益的目标。

2.3 主体不明确
除了具体的单位或农户外,土地整理工作也往往会直接与各级政府部门相接触。

从本质上看,对于土地进行整理的目的就是要增收,而不同经济条件下的主体对于增收的理解肯定是会存在差异的,由此而导致的土地整理工作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因注意选择那些收回率高的特定手法,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和市场竞争力。

3 对于做好土地整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做好计划的编制
土地的整理工作设计到法律、经济、工程技术等多个领域,是一项涉及面广,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因此在工作正式开展之前,必须要做好对有关制度和规范的编制、整理工作,并做好周密的工作计划安排,使各项工作都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从而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同时,就是要做好土地整理工作的规划报告,并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以便得到更多的支持。

3.2 加强宣传教育
土地的整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基础工作,因此,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民群众对土地整理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就成为了正式进行有关工作前的一个重要的缓解。

因此,有关部门和人员要对土地整理工作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知道做好土地整理工作虽然是自己分内的工作,但是全社会都有相应的责任,因此要加强宣传,以便使土地的整理工作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

3.3 加强对这一工作的规范
对于土地整理工作的法律约束是整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加强法律约束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土地整理工作的依法进行,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工作参与者的责任意识,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开发工作的合法化发展,从而得到最大化的效益。

另外,为了保卫土地整理工作的成果,有关部门也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范避免发生土地低效利用情况的发生。

4 结语
总的来看,土地的整理工作正在迈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在工作中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进行评价和考虑,从而使土地的整理能够符合多方面的发展要求,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正峰.土地整理的模式与效应[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1.
[2] 鲁春阳,黄天林,顾金领.土地整理项目社会评价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9):99~101.
[3] 王娜,周宝同,岳巧丽,等.犍为县土地整理效益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23~126.
[4] 刘向东,陈溪涛,郭毛选.我国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0(19):10144~10146,10196.。

相关主题